寇雪梅 李新霞
1.內蒙古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2.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護理部,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持續的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通常是由于明顯暴露于有毒的顆?;驓怏w情況下導致的氣道和(或)肺泡異常而引起發病[1]。2015年,Wang 等[2]研究統計,我國成年人群中COPD 患者人數高達1 億人,并且COPD 已成為第三大死因疾病[3]。疲勞作為COPD 患者僅次于呼吸困難的最常見并使患者感到痛苦的第二大癥狀,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4-5]。Antoniu 等[6]橫斷面研究顯示,有近60%的COPD 患者被診斷出疲勞癥狀。因此,分析COPD 患者疲勞的相關因素可為臨床改善患者預后治療提供依據。本研究探討穩定期COPD 患者血氧飽和度及CAT 評分與疲勞的相關性,為臨床COPD 患者疲勞癥狀的治療提供參考。
選取2021年2月至8月就診于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門診或病房的240 例穩定期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1 例,女69例;年齡47~90 歲,平均(71.35±8.10 歲)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26 例,初中82 例,高中及以上32 例;職業:工人13例,農民119 例,離/退休67 例,無業39 例,其他2例;婚姻狀況:已婚222 例,喪偶16 例,未婚及離異各1 例;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 元170 例,3000~5000元57 例,>5000 元13 例;患病時長:5年及以下81例,5年以上159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議(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8]分級:GOLDⅠ級30 例,GOLDⅡ級58 例,GOLDⅢ級93 例,GOLDⅣ級59 例。納入標準: ①患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7]中穩定期COPD 的診斷標準;②患者4 周內未處于急性加重期;③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慢性疾病如心、腦、腎、惡性腫瘤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者;②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審批號:WZ(2021035)]。
1.2.1 調查工具 ①一般情況調查表:采用自行編制的調查問卷評估患者人口學特征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家庭收入等,以及疾病學特征如患病時長、GOLD 分級等。②多維疲勞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20):由Smets 等[9]于1995年編制,是用于測量疲勞的綜合性評估量表,該量表自發表以來,已經過多個國家應用與驗證,均證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0-12]。我國苗雨等[13]學者對量表進行漢化并修訂,主要包括體力疲勞、腦力疲勞、動力下降、活動減少四個維度共20 個條目。各條目計分為1~5 分,總分為20~100 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疲勞程度越高。③COPD 評估測試問卷(COPD assessment test,CAT):由Jones 等[14]于2009年編制,用于評價COPD 患者的生活質量。問卷共8 個條目,涉及癥狀、活動能力、心理、睡眠、疲勞等多個方面。各條目計分為0~5分,總分為0~40 分。根據得分將COPD 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為4 個級別: 得分0~10 分為COPD 輕微影響,11~20 分為COPD 中度影響,21~30 分為COPD 嚴重影響,31~40 分為COPD 非常嚴重影響[15]。④血氧飽和度: 在患者30 min 內未吸氧的狀態下采用MD300C指夾式脈搏血氧儀(北京超思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測量患者的血氧飽和度。
1.2.2 資料收集 本研究為橫斷面調查研究。所有資料采集均取得患者或家屬的知情同意,由研究者使用統一指導語講解問卷的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問卷完成后,由研究者本人當場收回并核查。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40 份,回收有效問卷240 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使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法分析血氧飽和度及CAT 評分與MFI-20 評分之間的相關性,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中COPD 患者CAT 量表得分范圍為4~35分,平均得分為(18.10±7.52)分,總體處于中度影響水平(表1)。
表1 COPD 患者CAT 評分分布情況
240 例研究對象MFI-20 量表得分范圍為36~88 分,總分為(65.65±12.23)分,總體處于中度以上疲勞水平,204 例(85.0%)研究對象的疲勞總分≥50 分,各維度得分均處于中度以上疲勞水平。血氧飽和度與MFI-20 評分及各維度評分呈負相關(P<0.05)(表2)。
表2 COPD 患者MFI-20 評分及與血氧飽和度的相關性(n=240)
COPD 患者CAT 評分總分與MFI-20 評分及各維度評分呈正相關(P<0.05),其中CAT 分級中非常嚴重影響與疲勞量表中腦力疲勞維度的相關性、CAT總分與MFI-20 總分、CAT 總分與疲勞量表中體力疲勞維度的相關性最為顯著(表3)。
表3 COPD 患者生活質量與疲勞的相關性(n=240)
本研究通過使用CAT 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顯示COPD 患者的總體生活質量處于中度影響水平,有41.7%的患者承受著COPD 對生活質量的嚴重及非常嚴重影響。這與COPD 病程長、遷延不愈、經濟負擔加重、呼吸困難等多因素相關。COPD 患者呼吸困難、缺氧、慢性咳嗽等癥狀持續存在,嚴重影響患者活動耐力及睡眠質量,社會活動減少及缺少家人陪伴又會加重患者心理負擔,慢性疾病消耗會使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等癥狀,以上因素均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6]。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COPD 患者疲勞總分為(65.65±12.23)分,總體處于中度以上疲勞水平,且有204 例(85.0%)研究對象的疲勞總分≥50 分,由此可見COPD 患者經歷著較為普遍的疲勞癥狀。醫療工作者應該對患者這一常見癥狀引起重視。有研究顯示[17-18],疲勞不僅給COPD 患者帶來身體及心理的極大負擔,也更加明顯地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況。主要與COPD 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有關,患者持續的氣流受限引起肺泡通氣不足致肺功能障礙,呼吸肌持續做功增加,過度耗能,進而引起患者疲勞。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氧飽和度與MFI-20 評分及各維度評分呈負相關,提示COPD 患者血氧飽和度越高,疲勞程度越低,與國外Amann 等[19]研究結果相似。目前指南建議COPD 患者以持續的低流量給氧為主,長期家庭氧療患者每日吸氧大于15 h,應盡可能的延長吸氧時間[20]。因此,醫務人員可在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過程中根據缺氧程度指導患者盡量減少中斷吸氧行為的時間,比如沐浴、會客等。由于長期家庭氧療方案由患者自行在家完成,脫離醫療環境的監督,患者的隨意性強,依從性也會大大降低,故無法保證氧療效果。醫務人員要根據患者吸氧的依從性制定個體化的管理方案,通過加強對COPD 患者臨床治療及家庭氧療管理來改善缺氧癥狀,提高血氧飽和度,進而緩解患者疲勞。
COPD 患者CAT 評分總分與MFI-20 評分及各維度評分呈正相關,即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增加,疲勞程度也會增高。CAT 量表主要評估COPD 患者咳嗽、咳痰、胸悶、爬坡或爬一層樓梯的感覺、活動、外出、信心、睡眠及精力等8 項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今后可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比如:①肺康復訓練[21]。通過運動訓練、呼吸訓練、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等改善患者肺功能,緩解骨骼肌緊張,提高患者活動耐力;②睡眠干預。為患者提供優質睡眠環境,糾正不良作息習慣,再輔助支持性心理護理,如音樂療法、芳香療法、松弛訓練等,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況。因此,通過對COPD 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干預,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疲勞癥狀。本研究的局限性為選取的研究對象為同一所醫院的部分患者,樣本量較小,可能導致分析結果存在一定的偏倚;僅對血氧飽和度與CAT評分和MFI-20 評分之間進行了相關性分析,未來研究可對變量之間進行回歸分析,進一步解釋各因素對COPD 患者疲勞的影響程度;今后還可針對穩定期COPD 患者疲勞的臨床表現制定干預措施,改善患者的疲勞程度,進而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穩定期COPD 患者的生活質量不理想,且存在較為普遍的疲勞癥狀,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與疲勞呈負相關,生活質量與疲勞呈正相關。臨床的需要提高對穩定期COPD 患者疲勞的重視,醫務人員可通過制定個性化的氧療方案改善患者的缺氧癥狀,提高血氧飽和度,并制定全面、優質的護理方案,增加患者健康促進行為,多方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緩解患者的疲勞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