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奎
2022年5月18日,永久中立國芬蘭和瑞典正式遞交加入北約申請。兩國加入北約并非“一時興起”。事實上,兩國與北約一直保持著密切合作。它們是北約機制性伙伴,早在1994年就加入了北約“和平伙伴關系計劃”,又在1997年加入了“歐洲—大西洋伙伴關系委員會”。芬蘭、瑞典定期參與北約組織的部分軍事演習,并在本國設有北約支持的研究和培訓機構。北約極有可能完成冷戰后的第六次擴大,成員國增至32個,覆蓋地理范圍向北推進近80萬平方公里。美國通過主導北約擴大并不斷鞏固地緣政治戰果,將使俄羅斯面臨空前的安全壓力。
芬蘭、瑞典的申請遭到土耳其反對。土耳其根據北約接納新成員必須“一致同意”原則,趁機向北約提出要價:一是芬蘭、瑞典兩國及其他相關西方國家必須放棄對庫爾德工人黨的支持,公開譴責庫爾德工人黨及其分支機構“人民保護部隊”并將其認定為“恐怖組織”,嚴厲打擊庫爾德工人黨及其支持者。二是歐盟須解除對土耳其的武器出口限制。2019年,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開展軍事行動打擊庫爾德武裝,隨后遭到美國和歐洲多國的武器出口限制,其中就包括芬蘭和瑞典。三是美國須解除土耳其因向俄羅斯購買S-400導彈防御系統而受到的制裁,并將土耳其重新納入其F-35戰斗機研制和銷售項目中。土耳其還希望從美國購買一批最新型號的F-16戰斗機以充實自身空軍力量。
土耳其所開出的條件是北約短期內無法滿足的,因為這些矛盾是長期積累、根深蒂固的。但土耳其為了自身利益敢于“揭蓋子”,不怕得罪整個北約,表達了對融入西方進程中長久以來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不滿,給貌似團結的西方陣營撕開了一個口子。土耳其反對芬蘭、瑞典加入北約還源于其反西方的傳統,這種傳統也是東西方矛盾促成的。
土耳其是美歐國家的安全盟友,是歐盟候選國且與歐盟締結了關稅同盟,在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與西方關系緊密。自1963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聯系國至今,土耳其在“入盟”之路上徘徊了近60年,根源在于歐洲在身份政治上難以接納并認同土耳其。此外,美歐一直批判土耳其國內政治存在集權獨裁傾向,對其國內民主和人權狀況橫加干涉。凡此種種,導致土耳其國內反西方情緒高漲且經久不衰,進而促使土耳其保持同俄羅斯的合作。土耳其試圖通過地緣政治平衡以維持影響力和擴大外交空間。

2022年5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晤到訪的芬蘭總統尼尼斯托、瑞典首相安德松,討論芬蘭、瑞典兩國加入北約等問題。圖為拜登在會晤后發表講話。

2022年5月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民眾抗議申請加入北約這一決定。
土耳其同俄羅斯發展關系所獲得的巨大經濟和政治收益,更加堅定了其走平衡外交的信心。俄羅斯是土耳其最重要的能源和糧食供應國以及游客來源國。土耳其1/3以上的天然氣、近4/5的糧食自俄羅斯進口,2021年俄羅斯游客占土耳其接待游客總量的19%。此外,俄羅斯在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為土耳其提供了北約無法給予的支持,如在敘利亞庫爾德問題上的政治支持以及提供先進武器(S-400導彈防御系統)等。
維持平衡政策還能給土耳其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帶來更多好處。土耳其通過不斷發展同俄羅斯的關系可以向美歐提出更高要價,在大國競爭中保持政策彈性。目前,土耳其熱衷于充當俄烏沖突的調解人,不但提升了總統埃爾多安的知名度,也增強了土耳其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這兩方面又反哺國內民意,使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在國內獲得更高支持率。但在美歐要求在反俄問題上“政治正確”的背景下,土耳其的這種做法非比尋常,勢必會產生連鎖反應——在國家利益和“政治正確”面前,土耳其果斷選擇前者,為其他北約成員國做了“示范”。
芬蘭、瑞典如果加入北約,將是俄烏危機以來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變動之一,其不僅會改變東北歐的戰略安全格局,而且會進一步加深北約與俄羅斯的安全困境。幾十年來,即使是在冷戰最緊張的時刻,芬蘭、瑞典都沒有選擇加入北約,此時提出申請反映出俄烏沖突產生的地區安全影響之廣泛,而這種影響又反噬歐洲安全,使其從東部又擴展到北部。
芬蘭、瑞典提出“入約”申請后遭到俄羅斯的強硬回應。俄羅斯警告如在兩國領土上部署北約進攻性武器,俄方將加強針對兩國的軍事防御力量。考慮到“入約”的舉動可能導致安全矛盾擴大化,芬蘭、瑞典明確表示,雖然申請加入北約,但不會建立北約的永久軍事基地以及部署北約武器(特別是核武器)。因此芬蘭、瑞典加入北約后將與其他成員國開展何種程度的安全合作有待觀察。事實上,如果兩國能夠邁過加入北約的門檻,在其本土建立軍事基地和部署武器就會成為更容易的事情。
從長期看,兩國“入約”也會給北約的內部團結帶來挑戰。一方面,土耳其的公開反對雖然難以改變兩國加入北約的大勢,但可能破壞土耳其與許多北約成員國之間的信任,加深雙方的挫敗感,激化北約內部矛盾,進而對北約的決策體系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如果土耳其的要價得到滿足,將會鼓勵其他成員國在面對類似問題時采取相同手段,勢必會離散北約凝聚力。例如,克羅地亞總統米拉諾維奇不失時機地表示,不反對北約擴大,但需要考慮克羅地亞的具體利益,如果想讓克羅地亞支持兩國“入約”,西方必須解決波黑選舉法中對克羅地亞少數族裔的不公平規定問題。可見,北約“北擴”在未來如何處理錯綜復雜的內部矛盾將面臨諸多挑戰。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