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利昂】奧斯汀·托馬斯
歷史上,非洲國家遭到許多西方國家殖民侵略和殘酷剝削,陷入絕望、分裂、部族主義和發展不穩定的泥淖。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蘇丹、乍得、埃塞俄比亞、毛里塔尼亞、利比亞、肯尼亞和烏干達在內的許多非洲國家至今仍承受著殖民貽害。西方國家主導的落后且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進一步扼殺了非洲的高質量發展。
面對西方國家的消極態度,非洲國家決定與基于誠實和尊重原則幫助非洲發展的中國建立關系。人們常常會問,非洲從中非合作中得到了什么?我認為,中國來到非洲有助于將非洲大陸從精神奴役和經濟停滯中解放出來。中國曾在塞拉利昂發展艱難之際幫助建造了全國唯一的國家體育館、第一家糖廠、最大的政府辦公樓,幫助坦桑尼亞和贊比亞修建坦贊鐵路,等等。
中國堅持以合作共贏理念發展對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等領域合作,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尊重非洲國家的文化多樣性,與非洲國家患難與共,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全球性挑戰,維護資源安全和網絡安全。
非中關系在過去20年蓬勃發展,令某些西方國家焦慮感上升。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多次將中國稱為非洲的“經濟掠奪者”。這些聳人聽聞的虛假論調,恰恰證明西方國家因失去對非洲的控制而恐慌。事實勝于雄辯,中國是非洲國家真正的發展伙伴。不可否認,原材料一直是非中貿易的重要部分,但非洲從與中國的原材料貿易中受益良多。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大部分自然資源都掌握在西方投資公司手中,而中國只從非洲購買其發展所需的資源。
今天,成千上萬的非洲人接受中國的技能培訓,通過中非技術轉讓并提升雙方伙伴關系獲得發展非洲經濟的能力,許多非洲國家借此契機走上了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之路。中國是非洲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國,在整個非洲大陸修建公路、鐵路、水壩、發電廠、機場、橋梁和通信鐵塔,為非洲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在塞拉利昂約有五家中國公司,為當地提供了5000多個就業崗位。
西方國家稱中國讓非洲陷入“債務陷阱”,然而一些非洲國家債務水平上升是由包括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在內的多種因素造成的。事實上,大多數非洲國家的債務主要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洲國家。例如,塞拉利昂外債總額約30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債務不到5000萬美元,其余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非洲開發銀行、阿拉伯國家銀行等。與市場平均水平相比,中國對非洲的貸款利率較低、還款期較長。優惠貸款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回報豐厚,對非洲國家經濟能力建設至關重要。與中國貸款不同,西方國家和國際機構一直利用債務束縛非洲,策劃政權更迭并實施制裁,強迫非洲順從其意愿。

2019年9月28日,演員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行的“塞拉利昂國家日”活動中表演。
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在塞內加爾舉行。中非合作論壇以平等、尊重和提高非中人民福祉為宗旨,與非盟《2063年議程》完全契合,成為推動非洲發展的強大引擎。非洲國家期待中國推出力度更大的對非支持計劃,加大對非投資,幫助非洲創造就業、改善經濟。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對中非在經濟增長、氣候變化、教育、交通等領域合作產生深遠影響,也將進一步深化南南合作。
同時,非洲國家也應學習中國的發展經驗。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創造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奇跡。中國的成功源自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源自中國人民的頑強奮斗。如果非洲國家都能樹立改變國家命運的堅定信念,為實現目標不懈奮進,就一定能像中國一樣實現持續發展。
塞拉利昂阿沃克報副主編
奧斯汀·托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