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浩楠
【摘要】 中西方在文明歷史發展中,都有著豐富的文學表現形式,我國傳統戲劇與西方戲劇有著相似性,但是以對話為主要的戲劇發展形式,還需要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到西方戲劇的發展和傳播影響,我國從借鑒到模仿,最后到融合的發展過程中,創作了屬于我國本土化的民族戲劇作品。因此,本文以《雷雨》與《俄狄浦斯王》的話劇作為分析對象,梳理了戲劇發展過程的特點,比較了它們的異同;進一步探討兩部戲劇劇作的相似之處,促進新時期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共識,認識到促進兩國文明和文化交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雷雨》;《俄狄浦斯王》;戲劇鑒賞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20-000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0.002
一、《雷雨》戲劇簡介
(一)《雷雨》簡介
曹禺的第一部劇作《雷雨》,在中國話劇舞臺上出現已經幾十年了。數十年來,人們曾給予它以熱情的贊揚和美好的謳歌,可也受到過嚴酷的指責和無情的批評。其中某些相互對立的觀點不止一次地發生過論爭,引起過作者的不安和修改中的彷徨。不過,《雷雨》頑強地經受住了舞臺的考驗,沒有失去觀眾的欣賞和熱愛。
誠然,《雷雨》的思想和藝術成就足以使其名副其實地被列入世界戲劇藝術的優秀寶庫?!独子辍芳捌渥髡咴谥袊鴳騽≈械某霈F讓人們感到榮幸和自豪。《雷雨》戲劇結構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人物關系的安排、人物命運的相互聯系和制約、人物沖突和思想沖突的深化等方面。人們指責《雷雨》太像一部“戲劇”,說它太巧合,太不真實,這意味著作者做了更多的人為安排,使用了更多的技巧。他們認為這樣的悲劇在現實生活中是“百年一遇”,是難以想象的巧合,問題是,生活中難以發生的事情并非絕對不可能。
偶然性、可能性和可能性始終是戲劇火花的爆發點,也是戲劇沖突的情節要素。《雷雨》的情節和人物之間的關系完全可以是虛構的,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是真的”。然而,這場悲劇所反映的社會意義,戲劇描寫的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的本質,以及道德倫理關系的邪惡本質,卻觸動著靈魂,深刻而感人。悲劇事件并非普遍的,但戲劇中悲劇的社會本質是現實、深刻和典型的。
(二)《雷雨》的戲劇鑒賞
1.表現連續緊湊的戲劇藝術特色
曹禺頗善于把時間上和空間上有普遍聯系的生活現象集中到時間和空間有一定限度的舞臺上來。作品著眼于周、魯兩家三十年來的舊恨新仇,而落筆于“從一個初夏的上午”到“當夜兩點鐘光景的十六小時”之內,地點基本上在周樸園的客廳里。這就必須把人們之間千頭萬緒的關系交織起來,并用很迅速的步調來推進戲劇沖突。
《雷雨》的第一幕“死水微瀾”選擇了周樸園回家,由此拉開了幕布。第二幕“密云不雨”以侍萍的出現,拉開了三十年前的帷幕,點燃了悲劇爆竹的信子。第三幕“山雨欲來風滿樓”仍然以侍萍的“發現”為主軸,繼續展開了周家和魯家錯綜復雜關系的描寫。第四幕“轟雷暴雨”是全劇沖突的最高潮。蘩漪從魯家回來之后,與周樸園發生了一場尖銳的沖突,而周萍拒絕與蘩漪一起出走,又使蘩漪陷入了絕望的境地?!独子辍肥且灾軜銏@和侍萍的沖突為主軸,以他們所派生出來的周家和魯家的沖突為次要線索,組成了一個后浪推前浪的畫面。人物之間既有正面交鋒,又有旁敲側擊,顯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而各個沖突之間又環環相扣,出色地完成了揭示主題思想的任務。
2.戲劇下的矛盾沖突
所謂“戲”,就是矛盾沖突。如果沒有矛盾沖突,也就沒有戲。在《雷雨》第二場的節選部分,主要有兩對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侍萍同周樸園,魯大海同周樸園。這兩對矛盾沖突的發生、發展、激化,推動著劇情的發展,由此而展現出侍萍、魯大海和周樸園各自的人物性格。
周樸園在封建性的家庭里是個活閻王,“他的意見就是法律”,極端的虛偽性、和鎮壓剝削工人的狠毒性是他反動本質的重要內容。
一波未平,一浪又起。周樸園與侍萍的矛盾沖突尚未解決,工人代表三十年前連同侍萍一起被拋棄的周樸園的第二個兒子——魯大海找周樸園談判。于是,劇中的第二個矛盾沖突發生了,又推動了劇情的發展。這場斗爭在侍萍面前激烈地進行著。
魯大海與周樸園之間的矛盾沖突,根本不是什么父子之間的矛盾沖突,而是被壓迫被剝削的工人階級同資本家階級之間一場尖銳、激烈的階級矛盾沖突,是階級斗爭。《雷雨》表現的這一矛盾沖突,大大地增強了作品的思想性和社會意義。
魯大海與周樸園兩人各自的身份是階級對立,前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后者代表資本階級,在周樸園的眼中,魯大海是“罷工鬧得最兇的工人”,由此,看到了魯大海這個工人代表同周樸園進行斗爭的堅定性。魯大海與周樸園的斗爭展開后,周樸園則挑撥魯大海同工人們的團結。魯大海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當場揭露“忽而軟,忽而硬”的軟硬兼施的卑劣手法“是想花錢收買少數不要臉的敗類”。周樸園陰險狠毒,又用電報稿離間工人的罷工斗爭,被魯大海斥為“卑鄙無賴的行為”。由于三個“工人代表”被周樸園的金錢迷住了心竅而出賣了工人階級的利益。這次罷工斗爭失敗了,魯大海也被周樸園開除了。但是,魯大海仍然堅持斗爭,奮力揭露周樸園的滔天罪行:周樸園這個虛偽、狠毒的資本家曾經利用警察“殺了礦上許多工人”,“從前在哈爾濱包修江橋,故意叫堤出險”,“故意淹死了2200名小工”,指出周樸園“發的是絕子絕孫的昧心財”。魯大海無私無畏,表現了工人階級的應有的品質。
魯大海血的控訴,刺痛了周樸園及其兒子周萍的每一根神經,弄得他們無地自容。最后,周萍(三十年前魯大海的胞兄)惱羞成怒,竟毒打魯大海:不僅如此,周樸園又指使仆人一齊毆打魯大海。魯大海流了血,被趕出了周公館。這一場階級斗爭就發生在侍萍的眼前。這分明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階級搏斗。2EFC2801-0F9A-49DC-9D09-47B941EF303A
這項工作已經使這兩對矛盾和沖突白熱化。周樸園的偽善和邪惡丑惡面目被揭露出來,魯大海的奮斗精神得到贊揚,被欺負的女人侍萍的形象得到進一步表現。最后,魯大海和侍萍憤怒地離開了周樸園的家,這暫時解決了兩對矛盾和沖突。
曹禺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塑造工人階級的形象,并對工人階級與資本家的斗爭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這也是作品仍然散發出燦爛思想光芒的地方。對此,應予以充分肯定。
二、《俄狄浦斯王》的戲劇
(一)《俄狄浦斯王》
在索福克勒斯的七部著作中,《俄狄浦斯王》被公認為他最出色的作品,也一直被許多人看作最完美的悲劇,連亞里士多德都在《詩學》中經常提到它,以之為范。“戲劇就這樣產生了,并且繼續下去,一直到臺上的人物也知道了那障礙是什么:當我們看著在人物身上所引起的肉體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應時,這戲劇就一直持續下去;當這種反應消退時,戲也就松弛下去;當反應完全中止時,戲也就完了。這種人物對障礙的反應最強烈的時候是那障礙以另一人的意志的形式出現的,并且兩人的意志力量幾乎是勢均力敵”。他又說一部戲是“一連串的懸念和危機,或者是一系列正在迫近的和已經猛烈展開的沖突,在一系列前后有關聯的、上升的、愈發展愈快的高潮中不斷出現”。
(二)《俄狄浦斯王》戲劇鑒賞
1.深沉如同哲學的戲劇語言
《俄狄浦斯王》戲劇的語言是完美的,作家的語言各有各的優越,如荷馬史詩中雷霆萬鈞般的力度,葉芝詩歌中如詩如畫的優美,艾略特詩歌中如哲學般的深沉。索福克勒斯的語言擁有以上所有的長處,語言考究,深沉,像是一門深邃的哲學,有時人們又感覺像是一首童謠,透過語言的使用,感受到戲劇的記性,像濃烈的火焰烤著受眾的心。語言有時表現樸實無華,但又平靜得像是一碗清水。有時又是充滿緊張氣氛的,令受眾觀看后壓抑得透不過氣來,戲劇語言又像是一首古詩。
2.戲劇表達的深刻思想
《俄狄浦斯王》在描述的思想中,是通過俄狄浦斯的情結進行創立,這個情結創立出自于弗洛伊德,還有另外一個詞,是戀母情結,通過男人與生俱來的對母親的依賴傾向,通過無意識的心思,但同時又對童年帶來一定的影響。在不斷長大中,逐漸明白母親這個角色。這一轉變的過程,讓童年時期的戀母情結過渡到正常的性取向。但是社會倫理中,存在部分人無法擺脫對母親的依賴,這種戀母情結是社會倫理下的一種對立。俄狄浦斯在戲劇中的情結正是通過俄狄浦斯進行命名的,通過殺父后,迎娶了母親,這種違背倫理道德的基本特征。索福克勒斯在戲劇中的思想刻畫中,殺父娶母的并不是俄狄浦斯獨有,甚至會有其他人也有所行為,只是俄狄浦斯用行動去展現內心所想?!抖淼移炙雇酢返谌龍鰬騽≈械脑?,俄狄浦斯懼怕玷污了他母親的床榻,印證了俄狄浦斯之母所說的話,“未來的事情無法看清楚,控制我們的只是偶然,所以為什么要懼怕呢?最好盡可能隨隨便便地生活。不需要害怕玷污母親的歡飲。大部分人曾通過做夢的方式實現過心中所想,但不以為意的人才會悠然自得”。該句話印證了俄狄浦斯情結的精髓:
其一,它是與母親的性關系。
其二,它是沒有意識的,通過在夢中實現心中所想,弗洛伊德認為,夢存在的意義是無意識的,人們內心的一種表達形式,故人們可以通過夢了解內心的無意識。
兩個特點都印證了俄狄浦斯情結的特征。離不開索福克勒斯的發現。透過殺父娶母戲劇描述,道出了戀母心理。
說明了索??死账箤θ祟愳`魂深處的拷問,嚴謹的洞悉。在歷經時代變遷后,當弗洛伊德說出了人類的戀母情結時,確受到了很多人的語言謾罵、攻擊等。但隨著時光流逝,人類對自身的認知逐漸深刻,這種思想才逐漸被認可。然而,在幾千年之前,索福克勒斯就揭示了人類靈魂深處的真理。
三、《雷雨》與《俄狄浦斯王》的異同
可以發現,《俄狄浦斯王》和《雷雨》的主題有著明顯的相似性。兩位劇作家通過對眾多人物不幸命運的描寫以及悲劇人物與其命運的絕望掙扎,使讀者和觀眾感受到了人類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同時,它也反映了兩位劇作家對人和宇宙的思考。他們認為“人”會被超越人的某種能力所壓制和支配,無論什么神秘力量、時間、命運等“自然法則”都會直接或間接地阻礙人的追求和欲望。此外,在《雷雨》和《俄狄浦斯王》中,曹禺和索??死账龟P注人物的內心世界,強調人物的內心世界比物質條件更重要,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綜上所述,《雷雨》和《俄狄浦斯王》都具有戲劇文學必須具備的戲劇因素“時間、地點、人物、對話和沖突”。由于不同國家的生活環境、政治社會條件、歷史宗教背景不同,兩位劇作家觀察生活的角度和深度也不同,社會生活也不同,因此作品的主題、沖突、人物塑造和表達方式也不同。
四、鑒賞戲劇的方法
鑒賞戲劇,從根本上來說,主要通過戲劇情節、戲劇語言和戲劇人物來鑒賞。
鑒賞戲劇情節為首。鑒賞戲劇情節主要是通過認真研讀劇本,了解劇情,這是鑒賞的根本。因為只有認真研究過劇本,才能從故事主要情節中,了解故事背景、目的、主要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它是戲劇的大方向。就如在賞析一篇文章一樣,情節內容是血和肉,語言、人物都是它外在表現形式。
鑒賞戲劇語言為頸。鑒賞戲劇語言主要有兩種具體的形式,舞臺說明和人物語言。舞臺說明簡言之是一種描述性的語言,主要是在人物心理活動、推進故事情節發展、梳理人物關系聯系層面下功夫,目的在于推動戲劇產生沖突,全方位展現情節,在戲劇表演中至關重要,不能舍棄。人物語言也就是臺詞,由對話、旁白、獨白等形式組合而成,通過表現人物的心理、行為、動作活動,展現出錯綜復雜的戲劇沖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呈現給觀眾戲劇的主要內容;舞臺說明和人物語言對戲劇的表現力都很重要,但兩者相比較的話,舞臺說明時輔助和補充作用,而人物語言是主要的正面的推動劇情發展方式。所以,鑒賞戲劇的過程中,關注賞析最多的是人物語言的發展變化,通過語言表達去體會編劇想要傳達的情感、精神和編寫目的。臺詞和舞臺說明就是這么奇妙,學會鑒賞,就能跨越時空,與人物對話。2EFC2801-0F9A-49DC-9D09-47B941EF303A
鑒賞戲劇人物為尾。在鑒賞戲劇人物這一過程中,最主要鑒賞的是戲劇中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戲劇作品中,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不同,同樣的一部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同人物展現的性格也千姿百態,各有千秋。編劇在塑造人物角色過程中也適當加入了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和結局設定,足以讓觀眾拍手叫好,直呼真實;人物性格上的變化是劇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步,通過將整個過程中的細枝末節改變進行鑒賞,能讓人獲取到全面立體、鮮活明晰的人物形象,讓人一看就印象深刻。人物形象的鑒賞,讓人走進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對戲劇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認識。
五、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曹禺和索??死账沟纳鐣尘昂臀幕煌麄冊趯W習西方戲劇的基礎上,結合了各自的民族傳統文化和思想,以反映各自的文化和社會。雖然這兩部劇的主題和風格不同,但都注重對人生的哲學思考?!独子辍放c《俄狄浦斯王》的戲劇描述,都是圍繞不同角度闡述了人與人之間、表達了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們對中西方現代戲劇的意義不僅在于它們的戲劇創作標志和促進了兩國現代戲劇的成熟和發展,同時,他們也掌握了西方戲劇的特點,并將其與本國的社會狀況和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大融合”的戲劇境界。同時,兩位劇作家富有想象力,敢于創造超越當時社會思想的實驗性創作,無疑為中西方現代戲劇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參考文獻:
[1]楊天姣.對比分析《雷雨》與《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劇命運[J].西部皮革,2017,39(02):212.
[2]周旋.《雷雨》與《俄狄浦斯王》[J].外國文學研究,1988,(02):117-122.
[3]王福和.《雷雨》的希臘悲劇血統——兼與《俄狄浦斯王》比較[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02,(03):38-42.
[4]毛凌瀅.論《雷雨》與《俄狄浦斯王》中的亂倫母題及倫理命運觀[A].“湖北作家與外國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武漢:外國文學研究編輯部,武漢: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5.
[5]王一玫.略論《俄狄浦斯王》對《雷雨》的影響[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4(03):38-41.
[6]周志艷.古希臘悲劇的命題及其對后世的影響——《俄狄浦斯王》與《雷雨》之比較[J].戲劇文學,2007,(04):73-75.
[7]鄭麗娜.《雷雨》與《俄狄浦斯王》兩劇的悲劇主題和“情結”[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6,(06):98-99.
[8]景曉君.從《雷雨》對《俄狄浦斯王》的繼承與發展看《雷雨》的藝術魅力[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5,(02):63-65.2EFC2801-0F9A-49DC-9D09-47B941EF3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