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勃



[摘要] 目的 探討高中女生的月經異常情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為制訂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與開展更好的高中女生生殖健康服務提供依據。方法? 選擇2019—2020年在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科就診的818例15~19歲高中女生,回顧性分析其臨床基本資料及月經情況,對調查數據采用卡方檢驗、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818例高中女生中,月經異常率為66.14%。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級、緊張焦慮壓力大、體質量指數異常與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的發生具有相關性(χ2分別為12.849、11.082、7.72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緊張焦慮壓力大、體質量指數異常是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率高,加強心理疏導及體重管理,可以減少月經異常的發生,形成“家-校-醫”閉合路徑,可改善高中女生生殖及心理健康。
[關鍵詞] 高中生;學生;女性;月經失調
[中圖分類號] R711.51?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2)12-015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nstrual abnormalities of high school girl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formulating targeted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better carrying out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for high school girls. Methods A total of 818 high school girls aged 15-19 years old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of 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19 to 2020 were selected. Their basic clinical data and menstrual condition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hi-square test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s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Results Among the 818 high school girls who went to see a doctor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of two years, the menstrual abnormality rate was 66.14%.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grade, anxiety and stress as well as abnormal body mass index were correlated with menstrual abnormalities in high school girls (χ2 were 12.849, 11.082, 7.720, respectively, 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tress and anxiety as well as abnormal BMI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menstrual abnormalities in high school girls. Conclusion High school girls have a high rate of menstrual abnormalities. 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weight management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nstrual abnormalities. Forming a closed path of “home-school-doctor” can improve the reproductive and mental health of high school girls.
[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Students; Women; Menstrual disorders
高中是學習競爭壓力劇增的階段,生理及心理壓力劇烈變化,而高中生性激素分泌功能穩定性較差、生殖功能成熟度較低[1],極易受內、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月經異常。而月經異常對高中生生理及心理都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從而影響其生活及學習。目前對于青春期女生月經初潮的影響因素研究較多,而對于青春期女生整體的月經異常情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還非常不足,相關文獻資料亟待補充。本研究通過對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就診的高中女生月經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分析作為青春期主力軍的高中女生月經異常情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為制訂切實可行的干預政策、促進高中女生生殖及心理健康提供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9—2020年在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科就診的高中女生818例,從中篩查出入學以后出現月經異常者541例,年齡15~19歲,平均(17.18±1.70)歲。納入標準:①高中女生;②月經來潮≥2年。排除標準:①婦科B超確診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者;②有其他重大全身性疾病者;③近期服用影響月經周期的藥物者。本研究經筆者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①一般資料及月經相關狀況包括身高、體重、年級、生源地、熬夜、遭遇負向生活事件、近1個月體重變化、月經周期、經期、經量、痛經等經期相關癥狀。通過電話回顧性填寫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高中女生的緊張焦慮程度。
②計算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BMI(kg/m2)=體重(kg)/身高2(m2)。根據2000年WHO亞洲成年人體質量指數[2],進行體重分組:體質量過低:BMI<18.5 kg/m2;正常:18.5 kg/m2≤BMI<23.0 kg/m2;超重:BMI≥23.0 kg/m2。
1.3 評價指標
①月經周期頻率:月經頻發(<21 d),月經稀發(>35 d);②月經周期規律性(即近1年的周期變化):不規律月經(≥7 d);③經期長度:閉經(≥6個月無月經),經期延長(>7 d),經期過短(<3 d);④經期出血量:月經過多(>80 ml),月經過少(<5 ml)。符合以上任意1項即認為存在月經異常[3]。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利用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中女生月經異常情況
818 例高中女生中,月經異常者占比66.14%(541/818),月經異常的具體情況按占比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分別為月經周期、月經周期規律性、經期、經量。見表1。
2.2 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的單因素分析
年級、緊張焦慮壓力大、體質量指數異常是影響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的主要因素(P<0.05)。見表2。
2.3 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的多因素分析
控制單因素分析中與月經異常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顯示緊張焦慮壓力大、體重指數異常的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的風險增加(P<0.05)。見表3。
3 討論
青春期是個體發展的重要轉折期,高中階段屬于青春晚期,同時學習緊張、競爭壓力大,身心健康狀況應重點關注。月經情況是青春期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月經異常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可對生活及學習多方面造成負面影響。相關研究表明[4],月經異常嚴重影響高中生的生長發育,同時也對心理健康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與情緒障礙關系密切。隨著初潮年齡的提前,青春期月經異常發生的年齡也越來越小,月經異常已經成為青春期門診常見的婦科疾病[5]。所以,重視高中女生的月經異常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干預措施,改善月經,對維護高中女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意義重大。
本研究顯示院內就診的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發生率為66.14%。這與潘保芬等[6]及苑曉微等[7]報道的70.28%和60%的結果基本一致。出現青春期月經異常意味著青春期女性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激素之間的反應調整尚未成熟,并受到外界、生理及心理等因素的刺激[8]。研究提示當受到精神、環境、營養、代謝、情感及氣候等影響時,性腺軸功能調節或靶細胞效應會出現異常,從而導致月經異常[9]。本研究表明,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率較高,月經異常的臨床表現多樣,月經周期、周期規律性、經期及經量均可出現異常表現。各項異常表現占比差距無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對月經異常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中,單因素分析提示,年級、緊張焦慮壓力大、體質量指數異常是影響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緊張焦慮壓力大、體質量指數異常的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的風險明顯偏高。
既往研究也提示,緊張、焦慮的女生發生青春期月經不調的風險是無緊張、焦慮女生的2.720倍[10]。同時,月經異常者也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癥狀[11]。王婷等[12]也證實,近6個月月經不規律是焦慮/抑郁癥狀出現的危險因素。Yu等[13]也發現,月經異常與心理健康問題存在密切聯系,月經異常可造成高壓力、抑郁甚至自殺行為,同時抑郁等心理因素也會促進月經失調的發生,二者相互影響,彼此惡化,形成互相影響的閉合環路。
本研究提示體質量指數的異常也是影響月經的重要因素。其中體質量指數<18.5 kg/m2者占月經異??倲档?2.18%,此結果與董秀鳳等[14]的研究結果24.91%基本一致。當下很多青春期女生盲目地減肥,不規律、不健康飲食甚至過度節食,導致營養不良、貧血、代謝紊亂等時有發生。甚至在就診的高中女生中有很多女生過分控制體重,造成嚴重的神經性厭食癥。這將嚴重影響其內分泌及生殖健康,造成月經異常,常表現為經量少、月經周期延長甚至閉經。青少年進食障礙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經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15-16]。
同時多數研究均發現,當體質量指數>25 kg/m2時,隨著體重指數的增加,異常月經周期的發生率逐漸增高[17]。有數據顯示,中國青少年的肥胖率在不斷上漲,且增長速率全球領先[18]。肥胖導致的激素變化不僅體現為月經的異常,更嚴重的后果是潛在的生殖健康損害、子宮內膜癌、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嚴重異常病變。中國多囊卵巢患者中肥胖的患病率為34.09%,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女性存在更為嚴重的內分泌激素紊亂和代謝功能異常,包括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慢性炎癥反應等。喬杰等[19]的研究指出,減重手術可有效降低肥胖型PCOS患者月經異常的發生率,改善高雄激素臨床表現及高雄激素血癥,降低患者體重指數及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壓的患病率。故積極引導體質量過低或超標女生改善生活方式,注重并科學管理體重,將明顯改善高中女生月經異常的情況。
可以針對上述月經異常的主要影響因素采取切實可行的干預措施。例如可以形成”家-校-醫”三位一體的良性循環體系。家長配合生活上合理膳食,管理體重,同時放平心態,注重心理變化的觀察及有效交流。學校則應增設心理輔導專職崗位,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課程,設立單獨心理咨詢時間和空間,對高中女生進行生理與心理的特殊化、全方位輔導,學校健康教育對提高學生健康知識、形成健康行為具有重要作用[20]。同時家委會可考慮由具有相關經驗的家長擔任高中女生生殖健康的相關管理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到正規醫院就診,得到及時、全方位的救治。社區醫院及相關???,在治療過程中更應注重心理疏導,其次才是藥物等治療手段的干預,并開展月經等生殖健康知識進校園等多種樣式的科普宣教,使廣大高中女生得到良好的生殖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
綜上所述,月經異常在高中女生中發生率高,嚴重影響其生理及心理健康,根據影響因素分析,注重營養均衡及體重的管理、疏導其緊張焦慮的情緒、降低學習生活的壓力勢在必行。可以形成“家-校-醫”多層面的、多樣式的干預理念并采取相關措施,將有利于改善廣大高中女生的生殖健康。
[參考文獻]
[1]? ?鄧雪冰,譚紫薇,袁苗,等.株洲市高職高專大學生月經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3):178-180.
[2]? ?WHO Western Pacific Regional Office,IOTF,IASO. The Asia-Pacific perspective: Redefining obesity and its treatment[M].Sydney:Health Communications Australia,2000.
[3]?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40(4):391-400.
[4]? ?王婷,周艷輝,羅陽.湖南省青春期女性焦慮、抑郁現狀調查及其影響因子的預測[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9, 23(8):971-976.
[5]? ?苑曉微,鄧繼紅,張雯.青春期常見婦科疾病的診治進展[J].中國性科學,2018,27(9):153-156.
[6]? ?潘保芬,梁皎,文潔培,等.1235例中職女生月經失調相關因素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20,37(8):1562-1565.
[7]? ?苑曉微,劉國華,張雯,等.3000例青春期門診婦科疾病患者疾病特征的調查分析[J].中國性科學,2020,29(4):57-59.
[8]? ?張素寧.雌孕激素聯合療法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國婦幼保健,2017,(19):4683-4685.
[9]? ?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8-29.
[10]? 王迪佳.青春期月經不調的危險因素及其與中醫證型的相關性研究[D].福州:福建中醫藥大學,2019.
[11] Sveinsdottir HM. Objectificat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 questionnaire study[J].J Clin Nurs,2018, 27(3-4):e503-e513.
[12]? 王婷,周艷輝,羅陽.湖南省青春期女性焦慮、抑郁現狀調查及其影響因子的預測[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9, 23(8):971-976.
[13]? Yu M,Han K,Nam G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menstrual cycle irregularity among adolescent Korean girls[J].J Affect Disord,2017,3(210):43-48.
[14]? 董秀鳳,才秀芬.289名女大學生月經異常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校醫,2016,30(10):742-744.
[15]? Thomas JJ,Lee S,Becker AE. Updates in the epidemiology of eating disorder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J].Curr Opin Psychiatry,2016,29(6):354-362.
[16]? Schmidt U,Adan R,Bhm I,et al. Eating disorders: The big issue[J].Lanc Psychiatry,2016,3(4):313-315.
[17]? 周心宇,楊欣.肥胖與月經異常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8,53(8):581-584.
[18]? 陳貽珊,張一民,孔振興,等.我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現狀調查[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21(9):866-869,878.
[19]? 喬杰,齊新宇,徐雅蘭,等.關注影響女性健康的重要生殖內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20,36(1):1-9.
[20]? 劉志業,呂書紅.5省初中學生自報健康狀況及健康相關認知行為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9,35(5):427-432.
(收稿日期: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