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古代禮義思想的教化意義

2022-06-22 00:42:01韓麗華
今古文創 2022年20期
關鍵詞:規范法律

【摘要】 當今社會需要創造性地復興、傳承中國古代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義忠恕的禮義思想。中國古代的禮,是以制定規則確定的禮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是道德的規范化。禮與義相結合,作為一種道義,就是禮義。禮義思想的作用在于通過調節人的行為使之符合規范來實現人際關系和睦。中國古代的禮義思想具有規則約束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關鍵詞】 禮義;道德;規范;教化;法律

【中圖分類號】B2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20-0056-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0.016

中國古代的禮義思想包含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仁義忠恕的做人法則。中國古代的“禮”是社會典章制度和做人處事的基本道德規則,它具有維系人們之間和諧關系的作用。禮義思想的作用在于使人們加強自我修養,使人們之間和睦相處,通過節制人的行為使之符合規范來實現人際關系和睦。先王以孝悌之禮、人倫規范教化人民,使人民接受人倫禮義教育。中國古代的禮義思想具有道德教化和規則約束的作用。

一、禮義思想的含義與起源

禮的含義,一方面,禮表示莊重、尊敬、厚待,具有道德和道德規范的含義。禮作為一種道義,就是禮義,是道德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禮也指等級社會的典章制度,規定社會行為的規范、傳統習慣,即儀禮或禮儀,是一種典章制度。禮作為一種儀禮,就是禮儀,是社會行為的規范化、制度化,是以禮法規范對人的行為加以約束的社會規則。社會行為規范作為一種制度明確頒布實施形成禮制。禮制,為禮儀的制度化。在中國古代,禮制,是維持社會人際關系的基本制度。禮治,是以禮治國。在中國古代,除了法治,禮治是治國的重要手段。當然中國古代的法治糅合了禮治的內容,不同于現代意義上的法治。中國古代的禮具有道德的含義,禮治具有德治的性質。禮治是處于德治和法治之間具有德治和法治二重作用的一治國方略。禮作為一種道德和道德規范,通常與“義”相結合。義,為公正、合宜、正義。《禮記·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禮與義結合,就是表示道德上的適宜、正義、公正、合理。本文中的禮義思想是將禮與義的思想融合在一起論述的。

按中國古人的觀念,治理國家,需德治、法治兼備,但是要以德治為主,法治為輔。《群書治要卷五·袁子正書·禮政》云:“治國之大體有四:一曰仁義,二曰禮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罰。四本者具,則帝王之功立矣。所謂仁者,愛人者也。愛人,父母之行也,為民父母,故能興天下之利也。所謂義者,能辨物理者也。物得理,故能除天下之害也。興利除害者,則賢人之業也。”[1]治國須有仁義、禮制、法令、刑罰兼備。仁義、禮制為德治,為治國之本。法令、刑罰為法治,為治國之末。但此四者不可缺失,德治法治對治國同樣重要。

中國古代先王尤其注重德治和禮治。對人民進行道德和禮義的教育,其效果遠遠優于單純以刑罰治政。禮義廉恥教育是治國之本。《管子·牧民》云:“禮義廉恥,是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2]405治國理政需要法治,還需要禮治。施行禮治,就要崇禮,要以“和”為本。“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禮的作用,就是以和根本。雖然禮的作用以和為貴,但是不能僅僅為了和諧而和諧,還要對禮加以節制。《論語·學而》云:“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3]5338僅以刑罰來統治人民,人民就會只是設法不犯刑罰,而缺少羞恥心。而真正使人民懂得人倫道德,自覺守法,還需要禮義和道德教育、規范人民。《論語·為政》云:“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3]禮義是以是道德規范制約人們的行為,治國需要法律,但是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治國還需要禮義規則約束人民的行為。

禮具有調節人際關系維持社會道德的作用。禮制的制定,除了維護社會等級制度等目的,更重要的是約束人的行為維護社會關系。荀子對禮的起源做了解釋。荀子認為,人生活在社會群體中,必須遵循道德規范才能和諧共處。“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故無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4](《荀子·富國篇》)禮就是以道德規范的形式展現出來。荀子認為禮義有利于解決爭端,使社會和諧穩定。荀子闡釋禮義的起源是從他的性惡論角度出發的。他認為禮義起源于人們之間因物欲引發的爭執。“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4](《荀子·禮論篇》)人生而有欲望,為滿足欲望則人就有所需求,需求不遵守規則就引起爭執,爭則亂。先王為了制止人民追逐物欲引起的爭執,制定了禮儀規則以規范人們的行為。“勢位齊,而欲惡同,物不能澹則必爭;爭則必亂,亂則窮矣。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貧富貴賤之等,足以相兼臨者,是養天下之本也。”[4](《荀子·王制篇》)不能做到淡泊,執著于物欲則出現爭執,爭則亂。圣明先王不希望其亂,所以制定禮義規范人們的行為,以禮義作為治國之本。可見禮義對于教化民眾治理國家非常重要。

二、中國古代禮義思想的教化作用

禮可以使人仁善。孔子很重視禮的教化作用。他講,克己復禮,則天下都歸附仁者。為仁是靠自己的實際行動,而不是靠別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 [3](《論語·顏淵》)若能做到克己復禮,天下就和平了。荀子也很重視禮的教化作用。他認為,“禮之理不可以詐偽而欺之,如繩墨不可以曲直而欺之,規矩不可以方圓而欺之。”荀子說:“禮之理誠深矣,‘堅白’、‘同異’之察入焉而溺;其理誠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說入焉而喪;其理誠高矣,暴慢恣孳輕俗以為高之屬入焉而隊。故繩墨誠陳矣,則不可欺以曲直;衡誠縣矣,則不可欺以輕重;規矩誠設矣,則不可欺以方圓;君子審于禮,則不可欺以詐偽。”[4](《荀子·禮論》)禮為規范節制人的行為的調節器具,其公正的規范作用使人們遵守規則,不至于欺詐蒙混。

治國治軍也需要禮義思想。禮義的作用大至有助于贏得戰爭,小至有利于守護國家安全。“凡制國治軍,必設之以禮,厲之以義。在大足以戰,在小足以守矣。然戰勝易,守勝難。是故以勝得天下者稀,以亡者眾。”[1](《群書治要卷三十五·文子》)禮義對治國治軍也有如此大的作用。可見禮義是治國之本。

中國古人非常重視禮樂的教化作用,往往將禮與音樂結合起來用以治國安邦。圣王制定禮樂教化人民,使人民遵守禮樂。禮樂使人行為有節制、有度,自覺節制嗜欲回歸仁善之道。守仁善才能守禮樂。孔子認為,人若不仁,則無以行禮樂。孔子要求人一切行為都要符合禮。守禮才能不爭,社會才能和諧。“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3](《論語·八佾》)孔子以禮樂教化為修身齊家與治國平天下的手段。禮樂教化對于節制人民、修身治國有重要作用。禮的作用在于使人和睦,禮是通過節制人的行為使之符合規范來實現和睦的。禮樂可以使人忘掉貪欲回歸性命之道,有利于人的人格境界提升。中國古人把禮和樂相結合用以教化人民。禮樂可以規范人的行為,使之保持中和之道。圣人制訂了禮儀規范以節制人的行為,以使人們之間相處和諧。人心本向善,禮樂教育可以使人心向善,回歸清凈純善的本性。人的視聽言行,循禮法而動,無僭越之舉,則人的行為為仁,符合道。道,至誠不止息,虛靜、明朗,可以照天地,這是盡性命之道。人的行為與禮樂相應,則不會肆意僭越。這樣人被外界誘惑產生的妄念自然消退,人性就會回歸本善的本性,這就達到了人際關系和諧的目的。

先王順應自然、順應民心而制定婚姻之禮儀、雅頌之音樂,以禮樂教化人民,教人民守男女之禮,享音樂之禮。“因其喜朋友,而教之以悌,故長幼有序。然后修朝聘,以明貴賤。鄉飲習射,以明長幼。時搜振旅,以習用兵。搜,簡車馬也。入學庠序,以修人倫。此皆人所有于性,而圣人所匠成也。”[1]《群書治要卷四十一·淮南子》)先王制定庠序之禮,使人民接受人倫教育。由于先王遵循自然秩序、人倫規范制定孝悌、庠序之禮使人民懂得做人規范,所以人民懂得人倫大節、長幼有序。所以中國古代的禮義具有道德教化和法則約束的作用。天地四時的運作,順應萬物,遵循自然規律。先王制定禮儀,也是順應民心,是根據人民百姓的喜好而作。“天地四時,非生萬物者。神明接,陰陽和,而萬物生之。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滌蕩之。故因則大,化則細矣。能因循則大矣,化而欲作則小。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為之節文者也。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禮,故男女有班。因其好音,而正雅頌之聲,故風俗不流。因其寧室家,樂妻子,教之以孝。故父子有親。”[1](《群書治要·淮南子》)圣王根據人民不同的習性,制定相應的禮法以順應和節制人們的行為,對人民實行教化。

三、中國古代禮義與道德、法律的關系

道德是約束人們行為的社會倫理。禮作為一種道德和社會規范,是以制定規則確定的道德,是道德的規范化,它介于道德和法律之間,為道德規范。道德規范有自然形成的,有人為規定的。禮是一種先王制定的維系社會和諧的典章制度和約束人們行為的道德規范。禮與義相結合,表示禮節和正義。道德是靠社會輿論的力量和人們的自覺遵守來維系。禮是靠人們自覺遵守或是用禮儀規范強制約束人們的行為。法是以法律條文對人們行為的強制約束的規范。法律是以國家強制力來維系。

沒有法律,單靠禮義、道德不能治理好國家。但是,法律需要禮義和道德作基礎,沒有道德和禮義,人民不知善惡廉恥,則不能很好地守法。“民無廉恥,不可治也。非修禮義,廉恥不立。民不知禮義,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廢丑,不向禮義,無法不可以為治也。不知禮義不可以行法。”[1](《群書治要卷三十五·文子》)刑罰能處置不孝、盜竊者,卻不能使人懂得孝悌、廉潔。孔子、墨子之弟子的孝悌、廉潔就是禮義教化的結果。而法律做不到這樣。“法能殺不孝者,而不能使人為孔墨之行。法能刑竊盜者,而不能使人為伯夷之廉。孔子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化之所致也。” [1] (《群書治要·淮南子》孔子、墨子之禮義教化的作用是法律不能做到的。

治國理政需要法律,更需要禮義和道德。因為刑罰的作用是有限的。刑罰只是起警示作用,刑罰之外存在很多不犯法但是不道德的事情。所以治國理政除了實行法治,還需要德治和禮治。禮義屬于道德的范疇。開明執政者善于以厚德、明刑教育人民。人民教育好了,就會主動向善。“恃門戶之閉以禁盜者,不如明其刑也。明其刑不如厚其德也。故有教禁,有刑禁,有物禁,圣人者兼而用之, 故民知恥而無過行也。” [1]668(《群書治要卷五十·袁子正書·厚德》)開明的執政者懂得教育人民修德極其重要。法治刑罰固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治刑罰的作用有限。以禮義思想教化人民,則人民懂得主動向善,做事符合禮義規范。所以,應該法治和德治并重,而德治更要為先。治國需禮義為先,以禮義教育約束人民自覺修養人格,遵守法律。要禮義教育為先,實施法律應該在實行禮義教育之后。“夫仁義禮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罰者,治之末也。無本者不立,無末者不成。”[1] 664(《群書治要·袁子正書·禮政》)仁義禮制是治國之本,法令刑罰是治國之末。刑罰的作用在于懲戒犯罪,使人民不敢肆意作惡而犯法。禮義的作用在于教化人民遵守道德規范不作惡不犯法,在細微的小事上也符合人倫道德。“是故導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恥。導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茍免。是治之貴賤者也。先仁而后法,先教而后刑,是治之先后者也。”(《群書治要·袁子正書·禮政》)[1]664治國要注重以道德和禮義教育人民,使人民有羞恥心,自覺向善。而以法令刑罰治國,人民僅是懂得不犯法而免于刑罰,并沒有羞恥心主動向善。所以治國要德治和法治并用,先德治后法治。先教育人民懂得仁義禮制,而后實行法治刑罰。所以治國措施要有先后。德治為治國之本,法治為治國之末。

僅僅以刑罰警示老百姓使之不敢犯法,這不是根本的。德治才是根本的。對人民有效的教育是教育人民懂得禮義廉恥,從而做到自覺修德,自我約束,做事遵守禮義之道,而不是僅僅做到不犯法。“明者知制之在于本,故退而修德,為男女之禮,妃匹之合,則不淫矣。為廉恥之教,知足之分,則不盜矣。以賢制爵,令民德厚矣。故圣人貴恒,恒者德之固也。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未有不恒而可以成,無德而可以持久者也。”[1] 668(《群書治要·袁子正書·厚德》)以禮義道德教育人民,則人民懂得自覺自我約束而不違法。這樣的德治才是根本。刑罰可以震懾人民使之不敢作惡,但做不到從根本上滅掉人民的惡念。即使死刑也難以從根本上制止犯罪。“不能止民惡心,而欲以刀鋸禁其外,雖日刑人于市,不能制也。明者知制之在于本。”[1](《群書治要·袁子正書·厚德》)所以開明執政者懂得以禮義教化人民,端正民心,這是根本。

四、中國古代以禮義思想實行教化的途徑

(一)遵循先王之道

圣明執政者為政必定遵循先王之道,若在高位而不遵循先王之道,就不是明智執政者。先王之道為禮義的標準。“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圓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目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既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5](《孟子·離婁》)遵循先王之道以治國,如以規矩準繩以成方圓。

遵循孝悌之道,安守禮樂教化,這樣才會國泰民安。“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6]《孝經廣要道章第十二》教給人民孝悌之道,則家和國興。

(二)修身齊家,推己及人至治國平天下

遵守禮儀,則君仁臣敬,父慈子孝,虔敬誠信。“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7](《禮記·大學》)孝悌,可以侍奉君長。慈善,可以使喚人民。“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7](《禮記·大學》)君子做到修身齊家,則可以治國平天下。

敬老愛幼,孝悌慈善,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則天下和諧。君子掌握了絜矩之道,則國家有治。“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挈矩之道。”[7](《禮記·大學》)挈矩之道就是禮義之道。

禮樂教化對于節制人的行為使之有度,對于修身治國有重要作用。孔子及其弟子非常重視和提倡禮樂的教化 。孔子主張以禮樂教化為修身齊家與治國平天下的手段。孔子認為,人若能廣博地學習文化經典,又能以禮節制自己的言行,則能做到不會離經叛道了。“子曰: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3](《論語·顏淵》)禮儀具有節制人的行為和教化的作用,圣人制定禮以節制人的行為,作樂以附和禮儀,目的就是為了利用禮樂節制人的行為使之符合善的標準。若要復性向善,除了個體自己內在的心性修行努力,還要有禮樂的外在規范作用。

(三)道德、禮義、法律結合治國

禮是道德規范的具體制度化。執政首要的是以德執政。以道德教導人民,以禮義之道約束人民,道德和禮義結合執政,則國家有治。“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然則德之為政大矣,而禮次之也。夫德禮也者,其導民之具歟。太上養化,使民日遷善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治之上也。其次使民交讓處勞而不怨,此治之次也。其下正法,使民利賞而歡善,畏刑而不敢為非,此治之下也。”[1](《群書治要卷四十八·體論》)以德執政是上策,以禮執政次之,以法治民是不得已的下策。

善于治理人民的,能很好地把德治和禮治結合起來。這樣利于贏得民心,少用施以刑法就能治理好國家。“夫善御民者,其猶御馬乎。正其銜勒,齊其轡策,均馬力,和馬心,故能不勞而極千里。善御民者,壹其德禮,正其百官,齊民力,和民心,是故令不再而民從,刑不用而天下化治。”[1](《群書治要·體論》)以德禮正民心,不施用法律治理就能治理好。“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3](《論語·顏淵》)人民能做到如此守禮,則國家有治。

中國古人治國以德、禮、法結合,重視禮教。善于治理人民的,能夠很好地根據百姓作為的罪惡程度而施以不同的懲罰方式。罪過小的,盡量使其向善而赦免罪過。罪過大的,要追究其作惡的原因,用仁德感化他。“所貴圣人者,非貴其隨罪而作刑也,貴其隨亂之所生也。是以至人之為治也,民有小罪,必求其善,以赦其過;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輔化。是故上下親而不離,道化流而不蕰。”[1](《群書治要卷三十五·文子》)德禮法結合治國,以仁善為根本,教育人民修德向善為根本,這樣治理國家則會國家有治。

中國古人重視以禮義教化結合道德、法律治國,以此保證國泰民安。中國古代的禮義思想對現代社會道德教化和社會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和教育意義。禮義教化有助于對人民進行去惡向善的人格修養教育,有助于國家長治久安。中國古人以圣人制定的禮義之道為處事和修行向善的依據,并且把個人的道德修養與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國家大業聯系起來。執政者以禮義為修身治國之本,以禮義教化人民進行德性修養,這樣有利于實現家和國興。

參考文獻:

[1](唐)魏征,褚遂良,虞世南等編.群書治要[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

[2](清)戴望撰,國學整理社編.諸子集成(第五冊)管子校正[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清)阮元.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第五冊(清嘉慶刊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9.

[4](戰國)荀子著,(清)王先謙注,國學整理社編.諸子集成(第二冊)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06.

[5](清)阮元.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第五冊(清嘉慶刊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9.

[6](清)阮元.孝經注疏/十三經注疏第五冊(清嘉慶刊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9.

[7](清)阮元.禮記正義·大學/十三經注疏第三冊(清嘉慶刊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9.

作者簡介:

韓麗華,女,漢族,山東鄒平人,哲學博士,副教授,泰山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哲學、中國傳統文化。

猜你喜歡
規范法律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PDCA法在除顫儀規范操作中的應用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va视频| 97在线碰|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婷婷亚洲天堂| 一级福利视频| 天天激情综合|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第五页|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中文成人在线|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香蕉|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日本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婷婷六月在线|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片网址| 青青国产视频|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国产黄色免费看|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国产成人三级|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91娇喘视频| 91色在线视频| 成人在线综合| 2021国产在线视频|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亚洲天堂啪啪|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国产成人欧美|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亚洲视频四区|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欧美a在线看| 美女免费黄网站|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噜噜噜综合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