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影

科學規劃,精細統籌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為確保線上教學順利進行,學校做到了“三個注重”:一是注重組織領導,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了由教學校長曹毓杰任組長的網上教學領導小組,并結合實際擬訂了線上教學方案,從授課教師的選拔到授課內容的確定,從上課軟件的選取到網絡技術的支持準備都做了精心布置,實現了“一校一案、分層分段”的總體目標;二是注重教學準備,學校發動教師集思廣益,積極建言獻策,經系統梳理歸納后,研究制訂了網絡教學策略,對授課前各環節準備的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明確了責任分工和時間節點;三是注重家校共育,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世紀小學致全體師生及家長的一封信》,從學生作息時間、課程課時安排、學習方式、教師要求、家長要求五個方面為師生提供了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學習指南。
有“備”而來,精心準備
為確保線上教學質量,學校由網上教學團隊牽頭,組織各年級的教師分科建群,進行集體教研、線上備課,圍繞第一周的教學內容進行研討,并逐一指導教師做好線上直播設備調試。學校向全體教師提出了“網課三精”的號召,即:課程準備精心、課件制作精美、教學內容精準。學校還組織各學科組認真參加市、區、校三級集體備課,合理安排線上直播資源的開發。同時要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單后拍照上傳到“人人通”空間,教師在線批改并及時給予反饋。
暖心聚力,精彩同行
為避免學生因疫情影響產生焦慮厭學情緒,網上教學領導小組結合教學情況深入調研,及時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和完善,通過舉辦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的教育活動,為學生居家學習生活增添色彩。
課程設置求“精” 學校實施“2+1+1+1”課程框架,即每天實施2個學科課程+1個主題教育課程+1個體育鍛煉課程+1個綜合實踐課程框架。除了學科課程,學校還制訂了可行、有效、豐富的“國家課程+特色校本課程”的線上教學方案,涉及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心理健康、實踐活動等學科。另外,學校還有計劃地開展經典閱讀、親子交流、室內體育鍛煉、生活教育、勞動教育等寓教于樂的活動,增進親子關系,豐富學習內容。鼓勵學生將生活小事,如烹飪、繪畫、閱讀、養植、做實驗等制成“愿望清單”,按照優先次序勾選出在家就可以實現的愿望,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
學生到課求“全” 為確保學生能夠全員按時參與到網上授課當中,學校組織專人對全校1000多個家庭線上學習的電子設備使用、有無家人陪伴等情況進行了摸底排查。針對無人陪伴、無電子設備的學生,學校要求教師通過與家長電話溝通,采取主動提醒、提前發放學習資源包等方式,把每節課“送”到學生家里,保證居家學生100%能學習、會學習。學校教師堅持每晚6:00—8:00在線答疑,完成在線作業批改。在堅持線上教學“日日清”原則的基礎上,學校還利用釘釘視頻會議進行線上測試,反饋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并及時進行優秀作業展評。
素質教育求“實” 結合疫情防控和教學內容,學校各學科設計出了獨具特色的實踐課,開發了自主學習課程超市,包括學科課程、拓展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習慣養成課程和成長課程。此外,每天中午,各班班主任都會組織學生進行特色活動,通過讀書分享會、線上互動娛樂活動等豐富學生們枯燥的居家學習生活。在教師們的帶動下,學生們每天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學習,課堂上積極反饋,課后作業也能認真完成。
長遠謀劃,網潤桃李
學校的線上教學活動整體運行平穩,但在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由于疫情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有的學生的學習狀況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網絡空間不足,導致很多教師和家長無法登錄或登錄緩慢;等等。以上問題都需要在下一步的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予以研究解決。
接下來,學校將開展骨干教師的“示范課”和青年教師的“生長課”匯報活動。每周安排兩個學科,進行線上教學展示、分享、交流,讓線上教學不僅成為學生學習的平臺,而且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實現師生的線上同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