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于海軍 □ 朱艷
位于燕山腹地的河北省承德市旅游資源豐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毗鄰京津的獨特區位優勢,使得承德發展民宿經濟具有獨特優勢。
近年來,當地順勢而為,把發展民宿經濟作為鄉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為鄉村振興增添活力。
出游住民宿、旅游去鄉村,近些年已成為旅游消費新時尚。
在青山綠水、白墻紅瓦、花草藤蔓間,呼朋引伴,漫步河邊欣賞別樣風景,自己動手做幾個小菜,安靜閑適的田園慢生活令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承德市承德縣借助鄉村振興有利時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民宿,成了市民和游客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在八家鄉深水河村,村里將鄉村閑置農宅統一收租,把現有30戶閑置農宅,根據房屋建筑條件,選出20戶進行整體改造與度假化利用,打造懷舊特色鄉村旅游民宿村,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別具特色的鄉村民宿如今已成深水河村一塊金字招牌。
在打造9 個民宿產業示范村和一個民宿示范景區示范點的基礎上,承德縣突出民宿業與產業基礎、自然景觀、文化康養等結合。如今的鄉村,農田是景點,農民是管家,特色民宿和美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從城市來到鄉村,感受別樣鄉土氣息。
承德市興隆縣依托優良生態環境和良好區位優勢,對閑置農宅和農家院進行升級改造,風格多樣的山居小屋等特色民宿吸引了八方來客。
在掛蘭峪鎮二甸子村,當地婦女作為民宿工作人員,不用外出打工,可以就近照顧老人和孩子,每月收入有3000元,這讓她們很有獲得感。
興隆縣天子山景區是京津周邊難得的綠色氧吧。2019年,興隆縣依托景區,在駐村工作隊的協調幫助下,興隆縣天子山旅游公司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500多萬元建設“天子山居”。青磚黛瓦、雕梁畫棟、古韻悠悠,處處彰顯“新山水、新中式”風格,成為網紅打卡地。
二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韋愛江表示,“天子山居”投入運營以來,聘用10多個村民前來務工,村集體每年有了近30萬元的固定收益。隨著游客越來越多,村里的土特產品也不愁銷路。
為推動民宿經濟發展,承德進一步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用。承德全市948個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通力合作,推動民宿規模化、特色化發展。
今年2月,承德市委組織部、承德市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承德市駐村工作隊全力助推發展民宿經濟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引領產業發展幫辦實事的作用,以幫扶村為重點,打造標桿,試點示范,堅持以農民為主體,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加快民宿經濟發展步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強市、魅力承德”目標奠定基礎。
鄉村民宿正成為撬動鄉村旅游的新支點。圖為興隆縣眼石村一處鄉村民宿。圖/于海軍
為了加強項目謀劃、合力助推幫扶村民宿經濟發展,全市948個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主動跑辦,爭取各級財政資金、金融幫扶資金支持,廣泛招商引資加大社會資本投入,將具備改造民宿條件的駐地或本村適宜發展民宿的房屋,采取租賃民宅、鼓勵返鄉創業、村民自營、委托經營等多種方式,打造成特色民宿,納入“承德民宿”統一掛牌,推動民宿規模化發展。
2021年,累計投入銜接資金和整合資金9639萬元,為打造富有地域特征和民俗特色的高端民宿奠定發展基礎。
為了打造承德民宿正規軍,當地制定了《承德民宿文明公約》,約束民宿規范發展。駐村工作隊協助幫扶村規范發展民宿經濟,實行統一標準、統一推廣、統一管理,引領承德民宿向規范化、品質化、特色化發展。
以948個幫扶村為重點,承德謀劃包裝一批民宿招商項目,各駐村工作隊協助引入經營理念新、管理水平高的運營團隊,引進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提高民宿品質和檔次,提升民宿經濟發展綜合效益。同時,各縣(市、區)黨委組織部門將駐村工作隊發展民宿工作情況納入年度目標綜合考核評價體系,作為考核結果評定的重要參考。
民宿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加了農村就業崗位,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重振了特色文化,已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和集聚各種資源要素的新業態。
有人將鄉村民宿分為4 種形式:賞景度假型,將自然景點或人造景點與民宿自然結合;藝術體驗型,如雕刻、天燈制作等傳統手藝與民居相結合;農村體驗型,將農業體驗項目與住宿相結合;復古經營型,多出現于古鎮、老宅之中,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
業內專家指出,不管哪一種形式,民宿經濟依托的當地人文底蘊不可忽視,每一村、每一地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這是一個地方發展民宿經濟的根和魂。
讓民宿經濟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既要參考借鑒,還要創新。優秀的設計、特色的主題、出色的運營團隊和營銷團隊,以及吸引人才返鄉創業、發揮鄉賢推介宣傳等,都是可資借鑒的做法。
鄉村民宿的發展,契合了現代人遠離喧囂、親近自然、寄托鄉愁的美好追求,具有撬動鄉村旅游的支點作用。發展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民宿經濟大有作為。
承德通過打造特色民宿及民宿商品,促進駐地農產品、手工產品及特色文化商品化,全市脫貧村各類型民宿共計280家,房間5116間、床位9757個,帶動9600多脫貧人口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