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娜
【摘要】職高英語教學與高考改革有緊密的聯系。本文通過分析職高英語教學現狀,結合北京高考英語改革,提出職高英語教學改革應從加強英語第二課堂活動,構建以就業、求學雙導向的模塊化教學內容體系,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加強學生情景化英語口語和聽力訓練,教學正確引導,探究職高英語教學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高考改革;職高英語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2013年12月,教育局網站披露了高考改革的總體方向“最早從2017年高考起,文理不分科,英語科目不再進行高考統考,而在平時進行考試,一年兩考或多考,取成績最好的一次提供給高校作為錄取的參考依據。”高考招生時,不同的學校會對學生的英語提出不同的等級要求。英語減分的消息,在職高學生中引起很大波動。面對高考改革,職高英語教學應該做哪些相應的轉變,應該如何把握英語學習在教學中的地位和分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新高考課改,這將是職高英語教學面臨的一大難題。本文通過分析職高英語教學現狀,結合北京高考英語改革對職高英語的影響,探究職高英語教學改革發展的策略。
一、職高英語的教學現狀考察
1.以課堂教學為主,缺乏實踐訓練情景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環境的營造是師生教學互動的一個重要基礎。目前,職高英語教學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學生缺乏應有的語言實踐訓練環境。一方面學生缺乏實踐訓練的空間,學校沒有配套的硬件設備,例如英語餐餐館、英語便利店、外貿英語談判室等模擬場合,學生缺少真實或仿真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各類用于實踐訓練的英語社團活動不夠豐富,教學方式不夠靈活,趣味性較差,專業性不強,不具有普遍性和針對性,無法滿足不同英語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
2.以教師為中心,教學形式單一
在職高英語教學中,教師容易忽視職高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偏重于應試教育,缺乏現代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系統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忽視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課堂互動性不足;而另一方面,職高英語教師大部分是英語專業出身,基本上是學科模式下培養出來的,直接從校門到校門,缺乏企業行業的實踐背景,對學生未來的就業崗位和實際英語需求了解不多,以完成教材規定的教學任務為主,很少結合專業需求和就業需求來拓展教學內容。
3.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積極性不高
職高學生入學時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以筆者所在的鄞州職教中心機電部為例,以男生居多,學生入學時的英語底子薄,有的學生發音口齒不清,交流困難;加上部分學生在思想上不重視英語學習,認為進入職高主要是學習專業技術,英語學習無關緊要,缺乏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二、高考改革對職高英語教學的影響
1.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和難度降低
盡管教育部對高考的總體改革方案尚未正式出臺,但根據北京市教委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英語學科在高考總分中的權重下降。由原來的150分降至100分;同時,英語試卷難度降低。英語學科考查限于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體現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英語聽力在全卷中的比重增加。聽力比重由原來全卷的1/5上升至近1/3。
2.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得到重視
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強調英語學科試卷的命制要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這項規定與課標的精神是相一致。語言應用的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它們是語言教學綜合能力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實際教學中,聽說讀寫既是語言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語言技能的標準以學生在某個級別能做為主要內容。此外,高考改革方案還對英語試卷的命題作了相應指示:英語學科將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性,體現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3.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得到提升
按照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這一決定無疑賦予了職高學生某種程度上規劃學業的自由例如,學生可以選擇在高中三年按部就班學習,或在高一的時候通過高中英語的社會化考試,之后兩年不再學習英語,而將其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其他學科的學習;還可以選擇在高一通過了高中英語的社會化考試后,繼續要求學習英語,以使自己能夠保持并提高英語水平等。學生的自由規劃使職高英語教師就面臨著如何應對學生選擇的挑戰。
三、職高英語教學改革的策略
通過高考改革方案對職高英語教學影響的分析,針對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困難,以及學生 對英語學習的認識和意見,筆者認為要提高職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應用能力,應對當前職高英語教學進行改革,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課內外教學相結合,開展英語第二課堂活動
單一的職高英語課堂教學已滿足不了的學生英語學習的需求,對學生的英語教學要轉變為以學習興趣培養和學習方法引導為主的教學,實現課內外教學相結合,充分開展英語第二課堂活動。例如定期的英語角活動、組織參加各類英語競賽、開展英語話劇表演、欣賞英語電影、學唱英語歌曲、開展各類英語學習的培訓課程等。
2.教學以培養應用能力為主,構建以就業、求學雙導向的模塊化教學內容
職高教教學應以就業為導向,在職高英語教學改革中應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模塊化教學內容體系,即英語基礎知識整理和鞏固模塊、求職就業模塊、求學考試英語模塊。英語基礎知識整理和鞏固模塊,主要是對學生已有的英語知識進行整理和鞏固,加強應用能力培養,為就業和求職甚至專門用途英語的學習做好鋪墊;求職就業模塊,重點培養學生在就業和求職方面的口頭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使其具備必要的職場英語能力,以增強就業砝碼;考試培訓英語模塊,結合社會化考試的需求,針對社會化的等級考試,為學生升學做好準備。
3.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加強學生情景化英語口語和聽力訓練
職高英語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不同專業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加強教學互動性。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以及未來的崗位需求實施任務教學,采用任務引領、頭腦風暴、思維導圖等教學法。還應該結合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積極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比如口語鍛煉、聽力練習、操作手冊英語鍛煉,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綜合發展,形成綜合職業能力,以適應職場發展的需要。
總而言之,高考改革方案實施之后,英語教師肯定要對自己的職業心態和課堂教學作出相應的調整調整的依據是課程標準英語教學要突出語言的實際運用,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仍然要堅持語言學習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從而真正落實英語學科的使命,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施亞嬌.英語教學如何適應高等職業教育[J].華章.2011(22)
[2]張淑欣,劉一平.談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模式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07(15)
[3]孫睿超.高職英語教學現狀與改革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9(06)
[4]白楊.職業英語教學改革[J].社科縱橫.2010(10)
[5]馬瑞賢,宋敏.論高等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10(03)
[6]胡新芳.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獲得考試高分——職高英語教學改革之我見[J].考試周刊.20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