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華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意味著我們今天的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現在和未來的發展。“心語日記”的運用讓學生擁有一顆善于發現問題的心,一種充滿童趣的表達,一股不斷創新的激情,一份家國情懷的責任擔當,使我們的數學教學擁有一個更為廣闊的天空。教學實踐證明,“心語日記”這種新型的數學學習方法架起了數學與生活的橋梁,使之成為“教”與“學”的紐帶,是新理念下的一種新型數學作業,它順應了新課程理念的要求,為數學教學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邁出了一條教改新路,也為落實新時期“雙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綻放出一道亮麗的光彩。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學生認為數學枯燥、難學,甚至產生畏學、厭學等情緒。怎樣緩解這一情緒,讓學生喜歡數學并愛上數學呢?我們想到了“心語日記”,《“心語日記”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先后成為如東縣微型課題、南通市教研課題研究,現又申報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鄉村教師專項)。在歷時近10年的實證研究中,我們付諸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我校“心語日記”的實證研究談點做法及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一、善于觀察——柳暗花明又一村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要給學生一雙能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數學教育大師波利亞曾有精辟的論述:“作為一門經驗的科學,數學活動不但充滿了觀察、猜想、嘗試與實驗,而且是可錯的、具有不確定性的人類創造物。”其實,觀察是學好數學的必備能力之一。敏銳的觀察能使學生盡快抓住問題的本質,產生聯想,發現奧秘,使學習活動呈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也為“心語日記”的應用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心語日記”一:看似差不多,可卻差太多
這天放晚學前,小紅看了一下老師今天布置的數學作業,對一旁的小明說:“今天老師布置的作業真簡單,給我一分鐘就搞定了。”小明一邊聽一邊打開作業本仔細觀察,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道題上,對小紅說:“這道題挺容易錯的,我們在解題時得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才行。”小紅一聽,很不服氣地說:“我看你是羨慕我聰明,所以才這樣說,明天咱們就看看誰做得對。”小明也不甘示弱:“好!”
第二天的數學課上,老師說:“同學們,誰來說一說昨天作業中的第3題的解法。老師話音剛落,小明站起來說:“老師,第3題中的第(1)小題,一根鐵絲長20米,剪去五分之四,還剩多少米?第(2)小題,鐵絲長20米,剪去五分之四米,還剩多少米?我在解題時,發現了這兩小題有不同之處,第(1)小題是“剪去了五分之四”,而第(2)小題是“剪去五分之四米”,相差一個“米”字,所以,它們的解法和答案也截然不同。聽完小明的回答,我站起來補充說:“對,這兩個小題看似差不多,只相差一個‘米字,但大不相同,有著天壤之別,同學們在解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反復比較,弄清題意后再解答,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和速度。”
聽了小明和我的解答,大家鼓掌稱贊。此時的小紅才恍然大悟,感嘆道:“數學真是充滿神秘,有時看似差不多,可卻差太多。我們在解題時一定要認真讀題、仔細觀察,千萬不能粗心大意,這樣,我們的數學才能學得更扎實。”
從這則“心語日記”中,我們不難看出,認真觀察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只有勤于觀察,才能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為“心語日記”提供源頭活水。有了源頭活水,“心語日記”才能熠熠生輝。
二、言為心聲——一泓清水出芙蓉
數學是一種語言,它是人們交流的工具,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把數學當作一門特殊的語言來研究,要確立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觀念。“心語日記”的應用研究突顯了數學語言這一功能,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
(一)經歷了,才有瞬間心靈的感悟
“心語日記”二:怎樣租船最省錢
當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一單元后,在一次練習課上老師出了這樣一道題:“某班有46名同學去劃船,每條大船可以坐6人,租金10元;每條小船可以坐4人,租金8元。如果你是領隊,怎樣租船最省錢?最少要花多少元?(每條船必須坐滿)
看了題目,大家議論開了……
數學課代表小陶站起來說:“先租大船1條,租金10元,還有40人只需要租小船10條,租金80元,一共需要租金90元;先租大船7條,租金70元,還有4人只需要租小船1條,租金8元,一共需要租金78元。”“用最后一種方法租船,花的錢是最少的。”數學王子小繆接著說。大家聽了他的發言,都豎起了大拇指,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接著,老師又說:“我們怎樣才能既對又快地找到一種最省錢的方法呢?”聽了老師的話,大家再一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時我舉起了小手,老師讓我來回答:“我是這樣想的,先要看清題目里的條件,再按題目要求,有條理地去解答。先租大船,從最多的想起,但要注意剩下的人數要正好是4的倍數,這樣才能保證每條大(小)船都坐滿,這樣就能較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答案;我們也可以用列表的方法來解答這道題,列表不僅簡單、方便,也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聽了我的述說,老師不停地點頭,此時此刻,教室里再一次響起熱烈的掌聲,比剛才的掌聲更響亮了,我高興的勁兒就甭提了。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科學家的探索過程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我們的學生在數學上是否有所發現、有所體驗,就在于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是否思考,是否經過自己本身的積極探究,從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只有經歷過了,才能產生心靈的感悟,才會有感而發。
(二)理解了,才有瞬間心靈的閃動
“心語日記”三:鋪地磚的學問
要搬家了,爸爸想在新房客廳里鋪上地磚,他就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我。
我很樂意地接受了任務。心想,最近我們剛做過這樣的題目,這點小兒科還想難倒我嗎?要能精確算出所需地磚的塊數,我們先要知道新房客廳的形狀和大小,再根據地磚的規格算出所需塊數,所以,要處理好以下3個問題:7EB57FF5-11B4-4455-A3F7-2392F283D939
1.客廳有多大?
2.客廳要鋪什么規格的地磚?
3.買多少塊這樣的地磚?
計劃好了,就可以行動啦!
……
經過一番思考后,我把自己的設計方案交給了爸爸,以為爸爸看了一定會對我夸獎一番。可是爸爸看著我的設計稿微微一笑:“兒子,雖然你的設計還可以,但鋪到最后,拼接太多,影響美觀。”
“對哦,我怎么沒想到呢?”
根據爸爸的要求,我重新設計,反復思考,最終贏得爸爸的稱贊。
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數學知識,我要感謝爸爸,他讓我明白:知識的運用要和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要善于分析,認真思考,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只有理解了,我們的探究才會合情、合理。
學生用數學思想、方法來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方式來體驗數學、理解數學,不斷獲得新知。通過計算地磚的塊數,既能讓學生體驗最真實的數學知識和探究性的數學問題,又能記錄下孩子們瞬間的心靈閃動,彰顯“心語日記”應用的價值,讓更多的學生走進“心語日記”。
(三)反思了,才有瞬間心靈的飛躍
“心語日記”四:打“×”也是一種進步
吃過晚飯,媽媽說:“鵬鵬,把你數學作業拿給媽媽看看。”
媽媽翻了一遍我的作業本,生氣地說:“你怎么搞的,打‘×的比過去多了呢?
這叫我怎么回答呢?想了想,我把自己的心里話全告訴了媽媽:“媽媽,為什么我作業本上以前很少有‘×,但測驗、考試的成績卻常常不理想呢?就是因為我以前不獨立完成作業,所以一到考試,就考不好。現在,我開始獨立完成作業了,所以‘×就變多了啊。”
“你是怎么認識到自己這個問題的?”媽媽高興地說道。
我繼續說……
聽完我的話,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媽媽你放心,今后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學習,讓作業本上的‘×消失。”我高興地對媽媽說。
從《打“×”也是一種進步》中可以看出,學生還是能比較理智地面對自己學習的情感、態度和方法,在反思中不斷進取。把“心語日記”當成一種自我反思的載體,我想,只要堅持長期培養和訓練,學生在考慮問題時就會起點高、思路廣、成長快,對數學本質的理解就會由量的積累發展到質的飛躍,從而在“心語日記”中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和健康的人格。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從這三則“心語日記”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對學習過程的反省并不容易,但只要我們朝著這一方向不斷邁進,就一定會迎來一縷縷明媚的陽光。讓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鼓勵并支持學生自由地表達,讓“心語日記”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增添新的色彩。
三、巧妙運用——忽見千帆隱映來
“讓學生在做中學”,這是數學課程標準所提倡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為了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學習是為了運用。”能靈活地運用,才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心語日記”的應用,讓學生跳出“書本和教室”的小圈子,面對生活里的現實問題,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體會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再通過“心語日記”的運用,讓學生在思想上得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心語日記”五: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一天,我在家里看一本課外讀物,突然發現這本書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人的兩臂與自己的身高有什么關系呢?”我腦筋一轉,隨口就說:“難道人的兩臂伸直的長度等于自己身高的一半?”我又繼續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來。突然,我腦子里靈光一閃,想起了平時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做一些實驗,只有進行實驗,才能較快地找到答案。
于是,我叫來媽媽幫忙,讓她先量我兩個手臂伸直的長度,再量身高。
通過這個實驗使我明白,人兩臂伸直的長度等于自己的身高。今后再量身高時,就可以用此方法了,只需量出自己兩手臂伸直的長度就可以了,多方便啊。
“心語日記”六:節約得從小事做起
一天,爸爸在馬桶抽水箱里放了一瓶水,我疑惑地看著他,并問他:“爸爸,這是干嗎呢?”爸爸笑了笑說:“每次沖馬桶可以節省150毫升水,假如每人一天沖2次,我們家5口人一天要節省多少升水?”“哦!”原來是這個意思呀。我立馬列起了算式:150×2×5=1500(毫升),1500毫升=1.5升。看不出來,一只小小的飲料瓶,一天竟可以省下這么多水。“真棒!一升水3元錢,那我們一年又能節約多少錢呢?”爸爸繼續追問道。我略加思索:一年=365天,1.5×3=4.5(元),4.5×365=1642.5(元)。爸爸欣慰地笑了:“咱家的小子計算還不賴嘛!你看一年能省這么多,日積月累,幾十年后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喲”。我很驚訝:“這么多錢!”節約得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在生活中,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我們在深刻領悟勤儉節約的意義和價值的同時,更要付諸實踐、見諸行動,讓勤儉節約成為人們的自覺追求,代代相傳。
這兩則“心語日記”讓我們領悟到數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在我們的生活里隨處可見。將課堂中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又從生活實踐中彌補課堂內學不到的數學知識,這才能真正提高和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這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數學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只要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心語日記”的作用,學生的核心素養才會“不盡長江滾滾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才會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心語日記”的應用研究也必將給學生的成長烙上“生命的底色”!
總之,我們今天的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現在和未來的發展。“心語日記”的應用研究刷新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它是對數學學習的一種提升,但又跨越數學學習的高度,是個體心靈感悟的流露;它讓學生擁有了一顆善于發現問題的心,一種充滿童趣的表達,一股不斷創新的激情,一份家國情懷的責任擔當,使我們的數學教學擁有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天空。研究表明,“心語日記”這種新型的數學學習方法架起了數學與生活的橋梁,使之成為“教”與“學”的紐帶,是新理念下的一種新型的數學形式,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它順應了新課程理念的要求,為數學教學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蹚出了一條教改新路,也為落實新時期“雙減”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綻放出一道亮麗的光彩!7EB57FF5-11B4-4455-A3F7-2392F283D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