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明
摘 要: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今天,外語授課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英語作為國際重要的溝通工具,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們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時代下,我國中學英語授課應該著重于英語知識的實踐運用,激發(fā)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提升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現(xiàn)階段如何改善中學英語的授課狀況、提升英語授課質量,是許多中學英語老師急需處理的問題。文章就如何提高中學英語講堂授課的有效性進行探索,從導致英語授課效率低下的因素出發(fā)提出措施,希望能為中學英語授課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措施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下,英語講堂授課的質量影響著英語學習的成效。英語講堂授課的品質不但決定了學生在老師講授時對英語知識的接收程度,還會影響到他們的課外學習和知識應用,更甚者會決定學生在英語學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在英語授課效率低下的情況下,會使他們感到厭倦。所以,在當前的中學英語授課中,提高英語授課的效率是一個重要而又困難的問題。
一、現(xiàn)階段導致初中英語講堂授課效率較低的因素
(一)老師缺少在授課時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我們國家以往老師和學生關系中,老師通常要求學生絕對性遵從其下達的每一項任務,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擁有決定性的權利。在講堂上,老師差不多完全掌握了授課時的話語權和行動權,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在講堂中的位置。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少,而教師也沒有針對相應的問題開展合作探討,導致學生不能完全自主地學習,最終會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一些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過多地用母語組織教學,并無法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導致學生學習能力提升較慢。在這種情況下,不良的學習氛圍,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其次,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仍舊采用老辦法著重句子和文段翻譯,并未根據(jù)英語特點來進行創(chuàng)新,導英語課上成語文課了,教學效果不佳。
(三)分組學習安排不合理
在授課過程中,安排學生分組學習是最常用的一種授課方法,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在利用此種方法時并無法很好的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安排分組學習。比如,每個組的總體學習水平相差較大,部分組可能差生較多,在進行學習討論時,并無法自主解決問題,這樣會一定程度上加大班級內部的學習差距,更不利于后期的教學。
二、提升初中英語講堂授課有效性的措施
(一)老師合理設置授課目標,科學備課
合理設置授課目標,促進授課活動的開展,對提高中學英語講堂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在備課時,老師要清楚地了解這章節(jié)要講什么,要采取什么樣的講授方法,要取得怎樣的授課效果。老師在設立授課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和心理特征,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采用不一樣的授課方式。舉例來說,在九年級Unit 12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一課中,老師會在完成課文的基礎上,向學生講解語法結構和例句。老師要在課堂上清楚地教授學生過去完成時的使用方法,并要求學生熟悉應用:她走之前在這里帶來三天。She had stayed here for there days before she lift.她說她10歲開始就住在這。She said that she had lived here since she was ten.通過講解例句,讓學生了解現(xiàn)在完成時與過去完成時的不同之處。一些英語老師對授課任務的定位不夠清晰,在講解語法的過程中過于注重對例句的朗讀和記憶,對學生展開重復的講堂口語訓練。這就造成了學生對過去完成時應用方法的理解不足,從而影響了英語授課的效率。
(二)授課中引入情感教學,構建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
自由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對講堂授課效率的高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寬松愉快的授課氣氛可以使老師發(fā)現(xiàn)教學的趣味,并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熱情。例如“Nice to meet you, classmates!”,在上課之前,老師常常用到這句話和同學們問好。再如,老師帶有愉悅的情緒說“Hi,everyone,let’s enter formal learning.”,這種歡快的情緒會使上課的時候氣氛格外的融洽。此外,與同學們進行日常生活的溝通,可以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營造輕松的授課環(huán)境,促進授課和授課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自主積極參與講堂授課
在授課之前,老師要準備好充足的材料,利用合適、具有趣味的例句,來烘托講堂的氛圍,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引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能夠主動地把自己的目光投入到教學中去。例如,很多班級均存在偏科的學生,可能這名學生別的科目成績都非常好,唯有英語是他的弱項。老師可以通過對該學生日常學習狀態(tài)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其對英語的學習沒有絲毫的興趣和自信心。因此,老師能夠從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興趣開始,在授課時組織和策劃一些有趣味的、建議的講堂活動,使他們參與到授課中來,或者讓學生回答比較容易的題目,或者在小劇場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下,學生漸漸地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學習興趣的培育就是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喜愛,而良好的授課方式是培育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四)老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升自身授課能力
在中學英語授課中,中學英語老師扮演著“導游”的角色,學生的一切知識都來源于老師。因此,能否提高中學英語授課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由老師的授課水平?jīng)Q定。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持續(xù)地反省和改進授課方式,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科目素養(yǎng)。而新時代的老師們即便勇于創(chuàng)新,卻因為授課經(jīng)驗不足,在提高授課質量方面常常收獲較少。故而不同時代的老師們要互相學習,在舉辦授課活動時,要對自身的授課方法和觀念進行歸納和反思,并對中學英語講堂進行深度地探索,以提高英語課的授課品質,推動學生全方位成長。
三、結束語
綜上,在英語授課過程中,老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隨時代持續(xù)優(yōu)化授課理念,運用高效的授課手段與講堂活動,促進學生英語素質的提升,保障英語授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林光.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96.
[2]梁梅英.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A].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
[3]李亞萍.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探索[A].教師教育論壇(第一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