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金柱
摘 要: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勞動素養教育得到了關注,需要在課程教學當中進行有效滲透,讓學生認清勞動的價值,豐富學生勞動知識和技能積累,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勞動活動當中得到有效升華。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少不了良好的勞動素養,在這一過程中,應該深化學生對勞動的認知,依托學生感興趣的綜合實踐活動,實現勞動育人目標。
關鍵詞:主題活動;初中生;勞動素養;實踐方法
勞動素養是初中生的必備基礎素養,是以勞育人理念落實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要對學生的勞動素養進行發展,應該依托各種各樣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進行。其中主題活動具備明確的主題,可以提高勞動素養培育的針對性,指引課程活動開展的方向,提高教師主題活動指導的科學性,增強學生參與主題活動的熱情,從而順利達成培養初中生勞動素養的實踐目標。
一、立足身邊勞動主題活動,培育勞動意識
對學生的勞動素養進行培養應該從基礎抓起,從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和積極參與勞動的良好習慣著手,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參與各種勞動活動,在良好勞動意識的指導之下完善勞動素養。事實上勞動就在我們的身邊,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各種各樣的勞動契機,能夠給學生熟悉感,也可以增強學生參與勞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組織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把身邊的勞動作為主題內容,尋找生活當中存在的各種勞動資源和勞動教育契機,然后讓學生在這樣的主題活動當中展示與發展,自己督促學生自主勞動,形成勞動習慣,從根本上喚醒學生的勞動意識。比如教師可以設計家庭勞動主題活動,指導學生對家庭勞動活動進行歸納總結,然后和學生共同討論確定家庭勞動活動的具體任務,讓學生的獨立生活與勞動能力得到發展。比如在學生的共同討論,同時又綜合考慮了學生特點以及勞動素養培育要求之后,確定了學習烹飪生活技能的主題活動。教師給學生充分的表現空間,讓學生到家中和父母學做一道簡單的家常菜,并對其中的烹飪生活技能進行學習和總結,感受到勞動和生活的密切關系,讓學生的勞動情懷在勞動主題活動當中得到升華。
二、立足社區勞動主題活動,增強服務能力
學校的教育空間比較有限,包括的教育資源也不是無限的,想要拓展學生勞動素養,培育的空間與路徑,除了要重視學校與家庭的支持之外,還必須對社區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社區勞動是對常規勞動活動的一種補充和延伸,考驗了服務能力,對于初中生勞動素養的提高來說非常重要。在設計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以往的勞動活動當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把社區勞動主題活動引入其中,挖掘和利用社區資源,讓學生的服務水平得到全面增長。教師可以給學生拓展勞動平臺,鼓勵學生踴躍投入社區義務勞動,參與社會志愿者服務等活動,讓學生的勞動能力特別是服務能力得到全面增長。到了寒暑假時,教師可以組織主題志愿者活動,并引導學生在勞動體驗當中完成志愿者勞動服務記錄表,記錄自己的整個勞動活動以及自身體驗,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志愿服務類項目類別多種多樣,比如垃圾分類宣傳、交通指揮、圖書館管理等等。初中生可以通過參與社區勞動主題活動增進對社區服務職能的了解,也能夠讓學生的服務意識以及服務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三、立足體力勞動主題活動,培養勞動能力
體力勞動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勞動形式,這種活動的主要特征就是需要學生在活動當中付出體力,也考驗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需要學生具備很強的耐力,真正意義上付諸實踐行動,通過體力勞動獲得真實而又深刻的勞動體驗,并在這一過程當中磨練自己的勞動能力。體力勞動是培養學生勞動素養的重要途徑,能夠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勞動收獲肯定自己的勞動創造。在設計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體力勞動主題給學生提供得到真實勞動體驗的資源和機會,但是也要控制好體力勞動的量與度,否則不僅無法優化學生的勞動體驗,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甚至是讓學生在勞動當中受到一定傷害。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學校資源開辟出生物花園,然后把一塊園地的管理責任交到班中學生的手中,讓學生自主種植水果蔬菜,并對這些植物進行全程照料與管理。在這樣的活動當中,學生不僅可以在勞作當中提高自己的勞動能力,還可以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做好觀察記錄,讓學生的意志力得到磨練。在體力勞動主題活動的設置當中,教師應該把控好勞動量,避免過猶不及,而且要在這一過程中注意詢問學生的感受,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支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主題活動當中得到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綜上所述,新時代勞動素養教育的重點是培育青少年良好的勞動態度以及較強的勞動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動手實踐是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重要來源,可以讓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勞動活動當中集中注意力,提高反應靈敏度,增強思維通達性與記憶力。主題活動是一種具備吸引力,能夠讓學生始終明確學習方向的教學活動,勞動主題活動能夠帶動學生勞動素養的發展,讓學生在綜合實踐當中獲取豐富的經驗,收獲各方面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鮑國富. 初中語文教學融合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探索[J]. 海峽教育研究,2020,(03):68-71.
[2]湯祖軍,劉文婷. 寓勞動教育與初中物理教學[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18):1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