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佳敏


【摘要】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通過對地理錯題集的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指導學生學會歸納分析,條理化、系統化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地理錯題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自主學習的意義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知識的建構過程,是學生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建構知識。建構主義是聯想過去的知識經驗,進行高層次思維,生成自己的理解,“自主”是建構性學習的本質屬性。
自主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主宰者自己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是學生依據原來自己的學習能力,對學習策略進行調整與改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實現自我的獨立發展。
錯題暴露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漏洞、思維偏差,是一種有用的資源。利用地理錯題本,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進行糾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將錯題資源利用起來,對錯題進行分類和建立地理錯題檔案,在建立地理檔案和對錯題本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重視錯題資源,整理經典錯題,將地理錯題按照題目類型進行分類;遵循遺忘規律,進行周期復習,錯題做到日清、周清、月清;互換錯題資源,預防出現錯誤,同學之間討論不同的錯題,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主講錯題,進行過程反思,定期開展錯題課,講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進行過程反思,有效掌握知識點。
二、巧用錯題集的成效
2020年8月至今,筆者連續兩年在高三進行地理教學工作,教授四個班級共計165位學生,堅持讓學生自主進行地理錯題的糾正。選擇題分模塊進行“錯因分析—圖表信息—回歸課本—復習安排—反思拓展”的四步驟歸納法;綜合題進行思維導圖的解題思路訓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0年8月開始,筆者對任教的學生進行建立錯題本的指導,經過一年的自主學習與糾錯整理,高考中兩個班級地理成績均取得比較大的進步,地理平均分為賦分76分(全省平均分71.66分)。2021年8月,筆者對第二輪高三新任教的學生進行錯題輔導,并開展整理錯題的訓練,經過9個月的自主整理,學習成績也得到明顯提升。從8月份、11月份到今年4月份的省一模考試成績進行對比,成績有較大進步,同個知識點的選擇題正答率上升,班級整體成績得到較大提升。此外,筆者分別于2021年6月與2022年4月,對165位學生進行《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的問卷調查。發放問卷165份,回收163份,有效問卷162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反饋其自主學習能力有較大的提升(見表1、圖1)。
本量表參考《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的構建與實證研究》,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各個緯度均有顯著提升,特別是學習責任感,162位同學均認為自己的學習責任感得到提升。另外,第1、4、6、7、8、9項均超過90%。通過地理錯題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責任感、計劃安排能力、管理資源的能力、使用學習策略的能力、評價學習過程的能力、評估學業成就的能力,均得到提升。相對而言,個別學生認為動機和自我效能感、監控反思能力提升較不明顯。
通過與個別學生的交流,學生反饋通過地理思維框架的總結,深化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加深了自己對錯題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反思拓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崔克忍,劉俊琴.建構主義及其主要學習觀點[J].教學與管理.2002(7):2.
[2]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發展[J].陳本華.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3).318-319.
[3]余文森.學生自主學習要培養三種核心能力[J].中國教育報,2012(12):1-2.
[4]龐國維.自主學習[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3.
[5]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束婷婷.華東師范大學.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