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一、教學背景分析
伴隨著教育教學工作的不斷改革與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意識到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設計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而這也是當下小學教學發展的一個趨勢。因此,在當下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來進行教學設計對于促進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是非常有價值的。
二、教學內容分析
《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是人教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的一節重要內容,其對于培養學生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和認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這一節內容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常常會面臨到的問題,因此其教學對于學生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從而有效地提升整個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課程標準及學情分析
200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和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各課程標準,堅持特了正確的改革方向,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基礎教育質量提高作出了積極貢獻。隨著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而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也必須進一步明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等。”但是在當下的五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可以明顯發現學生的道德修養認知能力和行為意識能力比較弱。而這也是整個課堂的一個教學重點。
四、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互動交流、信息技術引導
五、教學目標
加強學生對自身成長問題的認知,并能熟練、輕松地應對成長中的問題。
六、課前準備
1.進行成長中相關問題的整理和搜集
2.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認知
3.結合教學內容構建教學框架
七、教學過程
(一)創建教學情境,引入學生思維
道德與法治教科書中所涉及的知識點與案例大部分都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有關系,學科教師在進行課堂知識講授時要注意教學情境的營造,以讓更多的學生切實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而不至于將知識的學習看成是一種負擔。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當中包含著很多的人生道理,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事件的對錯還沒有十分清晰的認知,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擴展學生的眼界并豐富他們的認知。
例如,教師在講到五年級道德與法治《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一課的內容時,可以先提問學生在課余生活會做些什么,營造出一種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以詼諧的口吻和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生做朋友,主動關心他們的課內外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固守教師的地位。在這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課余生活是要由自己來安排還是聽從父母的建議,讓學生樹立自主意識并合理地規劃時間。接下來教師可以問學生是否了解毒品對于人們的健康發展帶來的影響,在學生心中埋下遠離毒品與煙酒的種子。
(二)開展互動交流活動,增進了解
道德與法治所包含的學習板塊較多,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只是陳述書中的內容而不加以限制,那么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會隨著課堂時間的推移而漸漸降低。因此,教師需要開展互動交流活動,以增強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交流。這樣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獲得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感。教師需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可以帶著學生預習教科書中的知識重難點,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展開學習,可以大大提升學習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到五年級道德與法治《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一課的內容時,可以先問一問學生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中遇到了哪些問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問題與煩惱,并告訴學生一些解決的辦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在這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余生活進行討論,說一說彼此在課后都會做些什么,比如說會在完成作業之后找朋友一起玩耍、幫助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很好地加強對班內其他人的了解,也可以有效地拉近師生和生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三)借助信息技術平臺加強對學生的認知與了解
現在的信息技術極為發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其建立信息溝通分享的平臺,以加強對學生的認知與了解。教師可以邀請學生的家長參與其中,雙方可以共同地談論學生在家庭與學校的表現,并商討怎樣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教師可以在其中向家長分享一些育兒的經驗,家長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家校合作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做到全面發展。
(四)組建家校活動,加快問題解決效率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家庭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是教育過程中一大中堅力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組織一些家校活動,讓家長參與到學校教育中。教師要讓家長意識到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師的責任,同樣也是家長應該負擔的義務。家校活動的展開能夠有效地避免教學的誤區,可以及時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妥善的處理,能夠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到五年級道德與法治《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一課的內容時,可以邀請學生家長進班與學生共同學習。該階段學生正處于渴望得到長輩與親人認可與表揚的階段,這樣做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在這之后教師可以讓家長在生活中多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以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不能采取放任的態度,要對學生進行有度的約束,但也不能讓學生感覺到過重的壓力。
八、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中,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互動教學和引入信息技術的方式加強了學生對《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這一內容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讓學生結合問題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分析,促使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認知意識能力和思想道德修養。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導致其對于整個課堂教學效果認知不清,從而在后續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無法對教學方案進行有效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