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也被稱之為百日咳嗽綜合征,在發病以后其臨床癥狀表現和百日咳具有較高的相似度,該病癥會引起支氣管黏膜反應,并出現相對應的病理變化[1]。有臨床資料得出[2],類百日咳的發病與百日咳桿菌沒有直接關聯,一般是因病毒等其他致病微生物感染而導致發病的。其主要的發病病毒和病原微生物包括腺病毒、肺炎支原體、巨幼細胞病毒等。目前,臨床對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除了進行基礎治療之外還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或炎癥抑制治療,以便于綜合性的促進患兒臨床癥狀的盡快改善。臨床認為對該病癥通過紅霉素聯合氨溴索可以發揮較高的治療作用,本文據此進行調查,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治療的82 例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男20例,女21例;年齡1~5歲,平均年齡(3.05±1.34)歲;病程3~15 個月,平均病程(8.45±2.13)個月;發病至入院間隔時間1~5 d,平均間隔時間(2.46±1.13)d。對照組:男21 例,女20 例;年齡1~5 歲,平均年齡(3.07±1.36)歲;病程2~15 個月,平均病程(7.64±2.43)個月;發病到入院間隔時間1~5 d,平均間隔時間(2.55±1.12)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兒家屬均在本院的《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臨床資料經驗證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中的標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經診斷均被確診為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診斷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標準;②經過人百日咳-免疫球蛋白G 抗體(PT-IgG)檢驗為陰性;③患兒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配合研究工作的開展。
1.2.2 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其他呼吸系統病癥[3];②合并全身感染;③先天性心臟病;④肺炎、支氣管異物;⑤對本文所應用的藥物過敏或不耐受;⑥臟器功能紊亂異常。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對癥治療,積極進行面罩吸氧,做好吸痰、營養支持各項工作,糾正患兒的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以此治療為基礎,予以紅霉素(湖南科倫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027,規格:按紅霉素計0.3 g)進行抗感染治療,選擇20 mg/kg 的紅霉素加入250 ml 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1 次/d。持續用藥2 周為1 個療程。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氨溴索(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1604,規格:4 ml)進行治療,將7.5 mg 氨溴索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00 ml 混合均勻后進行靜脈滴注,1 次/d。持續用藥2 周為1 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將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分為痊愈、好轉、無效3 個等級[4]。療效判定標準:療程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過肺部影像學檢查顯示無異常狀況,為痊愈;療程后,咳嗽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經肺部影像學檢驗,顯示病灶基本消失或明顯吸收,為好轉;療程后,臨床癥狀無明顯的變化,甚至存在惡化的趨勢,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好轉)/總例數×100%。②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腹瀉、腹痛、嘔吐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n(%)]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n(%)]
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和百日咳具有較高的相似性,臨床癥狀極為相似,但這兩種病癥之間存在差異,主要是因這兩種病癥的病原體不同。百日咳的病原體為百日咳桿菌、副百日咳桿菌,而類百日咳綜合征的病原體一般是細菌、病毒和肺炎支原體,同時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所以在治療上必然存在差異性[5]。
治療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的時候應注意,如果僅僅通過常規的臨床癥狀來區分或診斷患兒的病情,則很有可能導致臨床誤診和漏診出現。因為類百日咳這種病癥和百日咳很像,所以必須積極的實施百日咳桿菌細菌學檢查,以便確定患兒的病癥[6,7]。類百日咳綜合征主要發生在嬰幼兒群體當中,這一階段的患兒普遍存在機體免疫功能不良的表現,而且患兒的呼吸道功能相對薄弱,所以在感染之后很容易出現痙攣性咳嗽與呼吸不暢,這就最終會導致患兒出現多種呼吸道炎癥癥狀,甚至會使患兒出現驚厥等負面作用,嚴重情況下還會使患兒出現缺氧而導致的死亡,所以危及到了患兒的生命安全[8-10]。
當前在治療類百日咳綜合征的時候必須堅持對癥治療的原則,并且為患兒進行抗感染的治療。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和美國兒科學會推薦對這類病癥實施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所以紅霉素、阿奇霉素、羅紅霉素、克拉霉素等相關藥物,也開始成為這種病癥的主要治療藥物。臨床認為[6],患兒治療效果與使用抗生素的時間存在必然聯系,這是避免患兒出現痙攣性咳嗽的有效措施。在痙攣性咳嗽后期,積極對患兒用藥可以有效避免易發性感染出現,還能在治療的時候減少相關不良表現。紅霉素屬于臨床上常用的、針對類百日咳綜合征和百日咳治療的藥物,其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所以這種藥物在治療患兒的時候具備和青霉素等相類似的抗菌譜,所以能夠對多種病原菌發揮抵抗作用,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阻斷細菌蛋白的合成。
通過對本文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看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能夠證實通過紅霉素聯合氨溴索治療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采用紅霉素聯合氨溴索進行治療,可以發揮止咳祛痰的功效,充分的改善患兒的肺部功能。氨溴索屬于一種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調節劑,所以用藥之后能夠促進表面物質分泌的調節,可以改善肺部的炎癥反應和呼吸系統功能。而且這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具有較好的相容性,不會產生嚴重不良反應,因此安全性較高,屬于理想的聯合用藥。
綜上所述,通過紅霉素聯合氨溴索治療小兒類百日咳綜合征可以提升治療的總有效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