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武林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癥狀,在我國始終具有較高的發生率,由于該疾病存在較大的風險,因而若未能夠及時對患者予以有效的處理,則較易導致患者出現肺栓塞情況,進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成為消除下肢深靜脈血栓癥狀的關鍵[1,2]。臨床中主要使用藥物治療方式,但因缺少有效藥物,以往臨床僅能夠使用低分子肝素鈣進行治療,但卻無法獲得良好的緩解效果[3]。目前臨床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疏血通進行治療,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加強對患者生命安全的防護[4]。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50 例進行研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5 例。對照組中男13 例,女12 例;平均年齡(49.3±0.9)歲;發病原因:18 例為術后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3 例為產后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4 例為下肢外傷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試驗組中男14 例,女11 例;平均年齡(49.6±1.1)歲;發病原因:17 例為術后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2 例為產后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6 例為下肢外傷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發病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均符合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診斷標準;②病程≤3 d;③家屬對于研究使用的治療藥物知情并同意。
1.3 排除標準 ①存在嚴重的溶栓禁忌證;②治療依從性差;③對實驗用藥存在嚴重的過敏情況。
1.4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鈣(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1,規格:0.5 ml∶5000 AXa 單位)治療,采用皮下注射方式,2 次/d,5000 IU/次,連續注射2 周。
試驗組患者接受疏血通(牡丹江友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10100,規格:2 ml/支)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方式與對照組相同,將10 ml 的疏血通與25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混合,采用靜脈滴注方式,1 次/d,連續滴注2 周。
1.5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側與健側周徑差,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臨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①治療前后測量并記錄患者患側與健側周徑差。②血液流變學指標主要包括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比容、纖維蛋白原等,治療前后分別在患者空腹狀態下抽取4 ml 靜脈血進行測量。③效果判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長久站立或行走后未出現肢體腫脹情況,患側與健側周徑差<1 cm;有效:癥狀有所緩解,長久站立或行走后的腫脹基本消退;無效:癥狀未緩解。④不良反應包括藥物過敏、肝腎功能損害、消化道皮膚黏膜出血等。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側與健側周徑差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患側與健側周徑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的患側與健側周徑差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側與健側周徑差比較(,cm)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側與健側周徑差比較(,cm)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比容、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比容、纖維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的6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生藥物過敏、肝腎功能損害、消化道皮膚黏膜出血等不良反應。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病癥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臨床顯示,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會出現以下情況:患側肢體存在顯著的腫脹異常情況、存在顯著的壓痛感、存在靜脈曲張情況[5]。若未及時對上述癥狀進行處理,則極易對患者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臨床中主要使用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以往低分子肝素鈣是臨床常用的藥物。低分子肝素鈣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血液粘度,降低患者血液高度凝結狀態,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消除下肢深靜脈血栓癥狀,因而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6]。
本次研究中選取低分子肝素鈣聯合使用疏血通藥物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疏血通包括水蛭、地龍等成分,通過研究分析顯示,水蛭中含有水蛭素,能夠與凝血酶高效結合,從而獲得有效阻斷與抑制纖維蛋白原催化活性的效果,發揮抗血小板凝集與抗凝的功效,因而能夠有效的預防血栓的形成[7];地龍中包含蚯蚓素、蚯蚓熱堿、堿氨酸衍生物等多種氨基酸,能夠起到良好的抗凝血、抗血栓與溶解纖維蛋白原的效果[8]。將上述兩種藥物進行聯合使用后,不僅能夠有效的調節血液粘度,還能夠有效的組織血液凝固與血小板聚集,從而能夠使患者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通過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的患側與健側周徑差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比容、纖維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的6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生藥物過敏、肝腎功能損害、消化道皮膚黏膜出血等不良反應。提示聯合用藥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疏血通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具有較高的有效性,不僅能夠縮小患側與健側周徑差,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還能夠有效的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可作為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首選的聯合用藥方式,然而臨床仍然需要加大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藥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