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毅
“老師,我們能在您這兒待會兒嗎?”小寧推門便問。
“當然可以,進來吧!”我起身歡迎。小寧是心理社團成員,也是班里的“心理小骨干”,隨她一同進來還有一位女孩,嘟著小嘴低著頭。
“老師,這是娜娜,前些天剛剛轉到我們班,也是我初中的同學。”小寧向我介紹著那個低頭的女孩。
“你好,娜娜!”我主動打招呼。
“你好!”回答簡單干脆,她稍微抬起頭,一秒鐘的眼神交流讓我看到了她充滿懷疑和冷漠的眼神,以及滿臉的怒氣。
“怎么啦?娜娜好像有情緒呢!”我關切地問道。
“發(fā)生了很多事情,班主任和年級主任對她有誤會,剛剛還找她談話了。”小寧慢慢地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娜娜初三前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初三時家長的管教開始嚴格起來,她產生了逆反心理,學習成績下降了。中考進入一所非常一般的普通高中,那所學校的管理比較松,娜娜結交了一些社會上的朋友,在言行以及打扮上都有些不符合家長和老師的要求,于是家長給娜娜辦理了轉學手續(xù)。剛轉來時娜娜因為和班里同學不熟,不怎么說話。雖然對新學校的管理早有耳聞且有心理準備,但依然有些排斥。幸運的是,初中同學小寧正好在這個班里,還能和她說上幾句話。
“一開始,年級主任、班主任和其他老師都挺關心我的,我覺得很溫暖,也覺得這里的老師很好。但因為我的成績不理想,我心中有一些內疚,我想好好學,可畢竟高一一年荒廢了,現(xiàn)在許多知識點都聽不懂。”娜娜委屈地說。
“你說一開始老師們都挺關心你,但剛才小寧說你和老師之間產生了矛盾,這是怎么回事呢?”我疑惑地問。
“可能是因為前不久我撮合好朋友與班里一位男生談戀愛吧!這事兒被班主任知道了,就找我談話。我也知道做錯事情了,所以在中間做了溝通工作。好朋友愿意結束,但男孩不愿意放棄。好朋友擔心說:假如強行分手,男孩的情緒不好會影響學習,因此兩人依然保持來往,現(xiàn)在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清楚。但這件事情后,我還沒有感到老師對我的態(tài)度有明顯變化,直至最近一次‘學農’活動中,寢室里的同學都沒有去洗澡,班主任認為是我?guī)哟蠹也蝗ハ丛璧模驗槲艺f過不喜歡在家之外的地方洗澡。在后來的釣魚活動中,因為我所在的區(qū)域釣不到魚,就跑到能釣到魚的男生那邊釣。當時老師就批評我,說我喜歡往男生堆里扎。在‘學農’活動結束回學校的路上,車子后座比較寬敞,我就跑到后排坐,再一次被老師認為是喜歡往男生堆里扎。”娜娜道出了一連串的委屈。
“那今天是什么原因老師又找你談話了呢?”我追問道。
“因為體育活動課上,有幾位同學沒有下樓去操場活動,班主任進班發(fā)現(xiàn)幾個人都圍在娜娜身邊聊天兒,就很生氣,認為是娜娜帶壞了那幾個學生。”小寧補充說。
“我覺得自從撮合好友談戀愛之后,老師對我就有偏見。我很想找老師好好解釋,但不知道該怎么做。”娜娜一臉無助。
“原來是這樣啊!看來好像是有好多誤會,給我一點兒時間,讓我好好了解一下。”通過娜娜和小寧她們的陳述,我隱約感到還有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信息需要去了解和補充。
“其實我們來也就是說說,說出來會好受點兒,我們也知道您會很為難,如果您向著我們說話,可能會影響您和其他老師的關系。但不和您說還能和誰說呢?”小寧嘆了口氣。
“謝謝你們的信任,也許我無法幫助你們化解誤會,但正像小寧所說的,說出來會好受點兒。”我安慰她們說。
第二天在食堂就餐時,正好遇到娜娜的班主任,順便問起她的情況。班主任反映,娜娜轉學進來后,老師們對其十分關心,但卻發(fā)生了一系列事情:染發(fā),撮合同學談戀愛導致同學成績下降,“學農”活動期間散布基地水管臟不利于洗澡的言論,結交社會上的不良朋友等。一連串由她引發(fā)的事情打破了班級原有的和睦與寧靜。老師們都覺得班里一些同學思想已經受到她的影響,她給班級氛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而娜娜對于這些事件的解釋則是學校無人告知其校規(guī),同學戀情的發(fā)展非她所能控制,學校管理過于嚴格,應該給予相應的調整等。
不久后的一天中午,小寧和娜娜再次來到我的心理咨詢室。不知是誰聊起了“教師”這個話題,娜娜說:“我不喜歡老師。在他們的眼中,我總是一個壞學生。”
“娜娜,你知道我第一眼看到你時是什么感覺嗎?”我笑著看著她。
“不知道。什么感覺?”她問道。
“你的眼神里充滿了懷疑、排斥和冷漠。其實當時我心里還真有些緊張,隨之出現(xiàn)的一個念頭就是這個學生不簡單。后來你們說的那些事兒又讓我覺得,也許是因為你那天被老師找去談話后心中有諸多委屈吧,才會有那樣的神情。但后來好幾次在學校里遇到你或者遠遠看到你,我發(fā)現(xiàn)你都是那樣的眼神,而且,我沒有見過你的笑容。”我坦誠地說出自己對娜娜的印象。
“怎么會呢?我其實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哪!和我比較熟的人都認為我的性格還好,并不是不善言辭的那種。我覺得自己為人坦誠直率,也不喜歡別人遮遮掩掩的,希望有話直說,也最討厭別人對我產生誤解。”娜娜反駁說。
“那小寧你的感覺呢?”我轉身問小寧。
“說實話哦,一開始接觸的時候感覺你這個人比較冷淡,就像老師說的那樣,你的眼神和表情中有些殺氣。而且我認為這種表情是會給人一種‘壞學生’的感覺的,容易和老師產生矛盾,是因為你說話太直接。”娜娜吃驚地看著小寧。
“不過接觸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是一個比較直率、簡單的人,很多話沒有仔細思考就說出來了。”小寧尷尬地給自己打了個圓場。
也許正是這一次談話觸動了娜娜的心弦。慢慢地,娜娜在和我的交流中流露出了溫柔的眼神,也露出了會心的笑容。用娜娜自己的話說是,因為信任小寧,所以信任她推薦的老師;因為信任了,所以彼此了解了,也由此打開了心扉,改變了她對老師的一些看法,也改變了她自己。
轉學生娜娜確實給班主任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但為什么一個轉學生會具備如此大的號召力呢?娜娜并非從小就討厭老師,只是青春期的叛逆和交友的不當讓她總能從老師的眼神中看到懷疑、冷漠和放棄,因此,她也用這樣的眼神和姿態(tài)保護自己。慢慢地娜娜知道了,要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我們都希望學生能夠知道師長們的用心良苦,但實際上,他們的成長需要時間,需要師長們耐心的引導和等待。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