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醬
初三時,我總是被老師提起,不是因為我調皮,而是因為那時學習成績并不理想。當時的我美術很有天賦,素描很好,所以人人都覺得我應該要去藝高,那里才是我的歸屬。我有點兒想去,人人都叫我努力一點。雖然我一直在努力,但是事實上我的成績是班上的倒數。
有一次老師就問我們,來這里是為了藝術想考重點、還是為了考上重點才學藝術?我不假思索就覺得我是為了藝術,我本身也很喜歡畫畫。可聽到同學們的選擇和理由后,我開始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成績好的同學可以說是為了藝術,因為即使沒有美術的分,他們也照樣能上不止藝高的重點甚至更好。其他無一例外都是因為成績差點想考重點才學美術。可像我這種文化課成績不好,只是素描好,其他的也未必好,如果說是為了藝術會被人嘲笑,所以我選擇了后者。我的心里,總感覺少了什么。
因為還有一個月就要中考了,后面有很多次老師拉我去談話,甚至我的家長也會提起這件事。大家都覺得如果我考不上就太可惜了,都在激勵我。激勵我的人,絕不包括我的班主任,他做事很嚴肅,平時也不怎么說話,總是以很高傲的姿態來面對我們。他很喜歡給我們灌毒雞湯,經常搞點黑暗教育打壓我們。拿以前的學生來舉例,好的、差的學生他都會說。
有次他正在看我們班的晚修,正巧他曾經的七八個學生來悄悄拜訪他,他出去迎接他們,關上門,在教室外面有說有笑地聊天。送走拜訪的學生,站在講臺上又開始講起,剛才在外面的,都是他最優秀的學生,沒一個差勁的學生。他特意強調了“優秀”和“差勁”,我聽著心里咯噔一下。他還說差生是不敢見他,覺得丟人。我覺得也有點道理,但又覺得,好像他說的就是我。
我得學會改變,我開始努力學習。每天中午回宿舍,在床上看著老師標記的課文;寫完作業也會復習一遍以前的課文;抄單詞,背古詩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我最起碼得努力一次,不然怕自己會后悔。我覺得只要我認真去學,肯定就會有回應。
中考結束后,班里有人組織回學校看老師。有人說要請老師吃飯,他們很多都考上了自己喜歡的學校,大家都很開心,而我卻沉默不語,我讓那些鼓勵我的人失望了,我還是沒能考上藝高,文化分還是差了十幾分。
而我也變成班主任口中的差生,我甚至覺得以他的性格肯定會把我當差生來舉例。我開始變得不主動社交。仔細想想其實班主任說的并不完全對,差生也不應該是以成績來劃分。但那時的我并沒有仔細想過,而且天天被班主任打壓、對比、嘲諷。我一度很不開心,對任何事物都沒有興趣,陷入困境,我真的喜歡畫畫嗎?為什么每次都開心不起來?沒有考上藝高,真的就完蛋了嗎?
后來,我上了普高。事實上我在普通高中過得很好,每次的不開心都會被同學們消滅掉。除了課上學習,課外他們會經常帶我去做義工。我經常和我舍友在一起,周末會出去玩,一起吃烤肉、逛超市。
都這么大了,我還是喜歡坐在購物車里。這里的一切,并沒有之前說的那么差勁,我很開心,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難過。
就像舍友上次逛街送我的向日葵,即使太陽的光芒是面向萬物的,它依舊可以面對美好的事物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燦爛。即使無數次被現實和班主任貼過“差生”的標簽,我們多次努力的結果不一定有大家都認可的那種好的回應,只要努力過,不同的回應也都會收獲到屬于自己獨有的那一份不同。
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是屬于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