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金紅
進入初中,孩子們變得更有主見,常常好話不得好說,有效溝通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本節課通過言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良好溝通的重要性,生成溝通技巧,通過情景再現練習,提升溝通的有效性。
七年級
1.看情景劇表演
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看一個情景短劇《周六的下午》(情景1),請你觀察小志和媽媽發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原因讓小志和媽媽的矛盾越來越大?
旁白:周六的下午,小志打算和同學去踢足球。小志在自己房間里收拾,媽媽在客廳。
小志:(在自己屋里扯著嗓門喊)媽媽,我和同學約好了下午去踢球,我一會兒出去了。
媽媽:(在客廳大聲回應)那你作業做完了嗎?
小志:?作業沒有做完,還有明天呢!
媽媽:(走到小志門外,隔著門)你今天在家做作業,明天再去踢球不行嗎?
小志:(在屋里大聲說)您懂什么啊!我們都約好了,不能食言。
媽媽:我不懂,我不懂怎么把你養這么大的?你翅膀硬了是吧,敢跟媽媽頂嘴了!
小志:一說踢球您就吵吵吵,叫這么大聲,我就真服氣了!煩不煩!
媽媽:不讓你去踢球,還不是怕踢球耽誤了學習嗎?我這是為了誰,我都是為了你好!你還嫌棄我,真是養一個白眼兒狼!
小志:好好好,我是白眼狼,那您更不用管我了,我必須去踢球。
旁白:就這樣,媽媽在門外、小志在門里,吵了20多分鐘后。小志收拾完摔門而出,媽媽也十分生氣。
2.交流感受
教師:同學們,看了這個情景劇,你觀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學生1:我觀察到小志和媽媽各說各的理,誰也不理解誰,隔著門吵架,最后不歡而散。
學生2:我覺得媽媽和小志都不好好說話,小志踢球也不會玩得痛快,媽媽也會生氣一個下午,晚上回來還會繼續吵架。
教師:媽媽和小志彼此溝通不暢可能會帶來更差的親子關系。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學會溝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效溝通巧搭心橋”(板書),我們一起幫幫小志和媽媽。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展示,讓學生了解不當溝通具有的殺傷力,明白溝通能力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喚起學生對有效溝通的興趣。
1.在活動對比中感受溝通
教師:請同學們1-2報數,我們做兩個心理活動,請對比兩個活動談自己的感受,說說有什么不一樣。
活動一:?背靠背動動手,純言語溝通活動
活動規則:請報數1的同學和報數2的同學結成一組,背靠背站好,報數1的同學學習到紙飛機的指定疊法后,負責用言語教報數2的同學疊指定的紙飛機(如圖所示),報數1的同學不能回頭,看不到對方,只能用言語教。報數2的同學并不知道將疊什么,只能回應“明白”“不明白”,根據報數1同學的指令疊東西。用時2分鐘。
活動過程:教師組織報數1的學生到教室外,教折紙飛機的方法后帶回教室參加活動。心理委員組織教室內報數2的學生站好,給每人發一張A4紙,學習活動規則。
報數1的學生和老師信誓旦旦地表示:這個任務太簡單了,一定可以教會。
2分鐘后,活動結束,教師總結:請舉起飛機,雖然剛才同學們認為教人疊紙飛機很簡單,信誓旦旦地認為都能教會,但我們數了之后發現,疊對的不超過7%。請不要沮喪,整理一下心情,我們再做一個活動。
活動二:面對面畫一畫,非言語溝通活動
活動規則:請報數1的同學和報數2的同學面對面結成一組,報數1的同學戴好口罩,全程不能說話、不能寫字,只能用肢體、動作、表情表達,讓報數2的學生在紙上畫出三個物品,分別是雙人騎的自行車、上下床、三粒豌豆;報數2的學生并不知道自己將要畫什么,可以隨意問問題,根據小伙伴的表現在A4紙上畫出。時間5分鐘。
活動過程:教師把報數1的學生帶出教室,布置任務、公布活動規則后帶回教室參加活動。心理委員帶領教室內報數2的同學領任務和活動規則。
學生和老師抱怨:這個任務很難,剛才疊飛機讓說話都失敗了,現在不讓說話,還完成3個任務,太難了。
教師在活動結束后提問:請同學們對比這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的成功率不足7%,第二個活動的成功率高達90%,請思考:為什么活動二更容易成功?
學生1:溝通不能背靠背,不能隔著墻之類的,就是位置要合適,能看到眼神和表情。
學生2:我畫的時候,感覺同學的微笑很溫暖,即便我畫錯了,他也不發脾氣。
學生3:我畫錯的時候,沒有被埋怨,我看到了伙伴鼓勵的眼神。
2.在活動對比后總結溝通技巧
教師:正如同學們所說,活動一是背靠背純語言溝通,活動二是面對面可以看到表情動作等非言語溝通,研究也表明:純言語溝通只決定溝通效果的7%,面對面的眼神、動作、表情等非言語溝通決定溝通效果的90%多。我們一起總結溝通技巧。
溝通技巧(板書):
(1)兩人位置適宜:避免對立,避免背靠背,盡量同一方向或者90度方向。
(2)眼神接觸真誠:說話時眼睛要彼此望著,面部表情自然。
(3)笑容拉近距離:有笑容是最好的,笑容代表自己內心有力量和接受對方。
(4)照顧彼此情緒:在乎彼此的感受,照顧彼此的情緒。
(5)表達自己希望:清晰具體表達出自己的希望到底是什么。
(6)給予信任語言:避免指責性、殺傷力的言語,給予對方信任的語言。
教師總結:與人溝通時,我們就要適當地運用溝通的技巧,讓溝通更有效,搭起彼此間的心橋。
設計意圖:通過兩個體驗式活動對比,意識到面對面溝通的重要,了解到非言語溝通在溝通效果中的重要作用,歸納總結出溝通技巧。
教師:同學們,下面有4個較差的溝通情景,我們分成4組,每組選擇一個案例。請用3分鐘時間做實踐練習,將糟糕的溝通變成讓人心情愉快的溝通。一會兒我會邀請4個小組上臺來展示,進行情景表演。
情景1:和家長溝通不暢的情景“周六的下午”
情景2:同學孤立我的情景“我要參加比賽”
青青覺得,班里同學孤立她,不理解她,特別難過。年級女籃聯賽開始了,青青以前是籃球隊員,特別想參加比賽,去找班長表示想要報名。
情景3:老師冤枉我的情景“不是我干的”
書法課前,不知道哪位同學不小心打翻了孫老師放在講臺的墨汁,好幾個同學都看著小嵐。小嵐小聲嘀咕“不是我干的”,老師讓小嵐課后去辦公室。
情景4:朋友誤解我的情景“800米我不跑”
小奕因為運動膝蓋受損,醫生建議小奕最近2個月不能進行劇烈運動。體育委員小敬是小奕好友,邀請她報名800?米比賽。小奕說自己跑不了,體委說他沒有集體榮譽感,找借口。
學生分組討論后,進行情景表演并分享活動感受。
教師總結:在情景表演中,同學們學以致用,4個情景的主人公都被有效溝通善待。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表演的形式,學生運用溝通技能,通過現實生活中的案例練習溝通技巧。
教師:良好的溝通,還需要重要的情感支撐。我們來聽一個故事。
故事:鄭淵潔是童話大王,以前寫作都是用鋼筆書寫,大家都知道鋼筆是需要加鋼筆水的。可鄭淵潔卻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都用著流暢自如的鋼筆,連他自己都感慨,看來不僅是我在寫童話,我的生活就像是童話一樣,鋼筆水源源不斷。直到有一天的半夜,他終于明白,原來鋼筆一直出水,這并不是什么童話,而是他敬愛的父親,每天趁著他休息的時間悄悄地把鋼筆加滿了水。
教師:聽了這個故事,我們看到鄭淵潔父子間感情特別深厚。超越溝通技巧的良好關系是如何建立的?
學生1:雖然沒有言語,但是父親偷偷幫他把鋼筆打滿水的行為充滿了愛。
學生2:父親愛的行動特別感人。
教師:(畫一顆心,把板書補齊:愛),溝通技巧背后藏著一個大?boss,那就是愛,愛超越了溝通技巧,播種在人性的血脈里。“柔吾色怡吾聲”的外在表現需要內在的愛來承載,一兩的愛勝過一噸的技巧。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分享理解愛是溝通的基石,在現實生活中有效溝通需要愛的支撐。
教師:請同學們分享這節課的收獲和感受。
學生:我學會了帶著愛與尊重,微笑、友善、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看著對方、照顧對方情緒的溝通。
教師:希望同學們學以致用,請在未來的每一次記憶深刻的良好溝通或者失敗溝通后,填寫下面的表格,對照和反思自己。培養自己帶著溫暖和愛,有效地溝通。
設計意圖:通過記錄單,讓學生將有效溝通的技巧和感悟學以致用,不斷強化、鍛煉自己的有效溝通能力。
本節課結合學生年齡特點,七年級學生渴望通過有效溝通建立友誼,卻好話不會好說,本節課為更好地解決學生的溝通問題而設計。內在邏輯清晰,明暗兩條線,明線有呈現問題、生成技巧、實踐應用、內化情感、鞏固延伸五個步驟,將有效溝通逐層深入;暗線從案例拉近情感、活動厘清技巧、實踐試煉自己、故事深化情感、記錄單鏈接未來,讓有愛、有效的溝通走進學生心靈。需要注意:兩個活動的組織用好心理委員,方能有序。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