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
自2018年11月中國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以來,國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額逐年攀升,用戶規模也在不斷增長,美妝、洗護用品、醫藥保健與母嬰產品及生鮮食品等是國人消費的主要領域。據海關統計,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5年增長近10倍,2021年規模達到1.92萬億元,增長18.6%。目前,在跨境電商綜試區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備案的企業已超過3萬家。
正品保證、價格優勢,以及優質的物流和售后服務,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歡上跨境電商購物。跨境電商購物正在成為國人購買海外優質商品的主要方式。
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升級需求,豐富國內市場供給,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體系,政府不斷鼓勵和完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生態。
2018年11月,商務部、發改委等六部門出臺了《商務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在全國37個城市進行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為國內“網購保稅進口”“直購進口”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制度環境。尤其是“網購保稅進口”的“保稅倉庫模式”,該模式允許平臺及商家先行完成商品采購與國際運輸的環節,將商品運送至國內的“保稅倉庫”,在消費者下單之后,再進行報關、清關。這樣一來極大地縮短了線上跨境購物的物流時間。目前從國內保稅倉發貨,基本上72小時內就能送到消費者手中。物流時間的縮短對于解決進口零售商品退換貨難等售后服務問題至關重要,可以讓國內消費者“海淘”更加放心,從而促進跨境購物的快速增長。
2020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擴大至86個城市及海南全島,2021年3月進一步擴大至所有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合保稅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區域)。自2021年3月起,相關城市(區域)經所在地海關確認符合監管要求后,即可按照《商務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業務。至此保稅倉庫進口模式在全國全面開花。
消費者能夠通過跨境電商購買的商品種類也不斷豐富。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激發了國內居民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冰雪運動相關商品也迎來消費熱潮。2022年3月1日調整的最新版本《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中就增加了滑雪用具、高爾夫球、家用洗碟機等29項近年來消費需求旺盛的商品,以有效滿足國內消費者的新需求。業內分析人士表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會以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為指引。隨著這種需求變化的加快,更多產品有望加入清單。與此同時,居民對消費升級類產品的需求會得到更精準的進口產品匹配。
在進口產品個人稅收優惠政策方面,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將跨境電商個人稅收優惠政策額度從單次完稅價格不超過2000元人民幣且個人年度交易總額不超過2萬元人民幣,提高到單次完稅價格不超過5000元人民幣且個人年度交易總額不超過2.6萬元人民幣。這給予了人們更高的購買進口商品個人稅收的優惠額度。
在稅收優惠額度范圍內,個人自跨境電商零售渠道購買進口商品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
以“美容品或化妝品及護膚品”為例,其關稅稅率(進口普通稅率)為150%,進口增值稅率為13%,完稅價小于1萬元人民幣商品的進口消費稅率為零。按照優惠政策,個人滿足單次完稅價格不超5000元人民幣且未超年度額度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免繳150%的進口關稅,13%的增值稅可以打七折。這樣一來,消費者從跨境電商平臺購物的價格優勢顯而易見。例如某跨境電商平臺上一款受到消費者追捧的化妝品——“SK-II神仙水”,同樣的產品,在跨境電商平臺上的售價幾乎只有線下專柜價格的三分之一。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后,作為全球涉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協定區,已核準成員之間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區域內的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更加質優價廉的產品。長期來看,這為國內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時代契機。此外,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旅游和線下商業活動受到限制,也客觀上促進了線上消費的增長。以往跨境旅游購物消費的需求被轉移到了線上,隨著跨境電商服務體驗的日益提升,線上跨境購物的消費習慣正在逐漸養成,由此也給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一輪新的發展窗口期。

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5年增長近10倍,2021年規模達到1.92萬億元,增長18.6% (圖/網絡)
從政策方面來看,跨境電商對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也有著積極意義,未來有望繼續獲得政策扶持。
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海淘時代”非正品、物流等待時間長、丟包率高、退換貨麻煩等情況,使他們對線上跨境購物留下了糟糕的印象。不過,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規則和體系的不斷完善,以上這些問題已經大為改觀。尤其是隨著直播帶貨模式的崛起和平臺規則的日益完善,線上跨境購物的體驗大大提升。如今人們通過手機在指尖上就能買到全球好物。
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質量通常是線上購物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對于95后、00后等Z世代人群而言,相較于營銷手段、炫目廣告、折扣甚至顏值,Z世代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始終是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全面、人性化的服務將極大提升Z世代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和品牌忠誠度。相反,機械化的“自動回復”,繁瑣的售后流程將極大消耗消費者的熱情。
產品質量方面,目前國內大型跨境電商平臺基本上都有“正品保障”承諾,且在保稅倉庫模式下,保稅倉庫全程受海關監管,產品可溯源。根據海關總署的有關監管規定,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業務的企業應向海關實時傳輸真實的交易電子數據,支付、物流等電子信息,禁止傳輸虛假電子信息和數據,對數據信息真實性、消費者身份的真實性承擔相應責任。因此在中國海關總署的官方App“掌上海關”中,用戶注冊后就可以查詢到個人的跨境電商通關數據,每一筆交易的申報口岸、電商平臺名稱、物流企業名稱、申報日期、商品名稱、數量、單價、原產國(地區)等信息都會顯示。這些信息確保了所購買進口商品的真實性。
售后服務方面,現在許多跨境電商平臺基本都已經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服務,而且生鮮、化妝品等特殊品類還支持“壞單包賠”或“過敏包退”,退換貨基本上也是上門取件,非常方便。一些平臺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打造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還專門推出了更為貼心的售后服務。例如使用統一的官方紙箱,由于國外一些地區受到較嚴格的環保監管要求,許多商品簡化了外包裝,導致一些用戶在收到購買的進口商品時會出現缺少包裝或包裝過于簡陋的問題,對此部分平臺推出統一的官方紙箱,既避免了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破損等情況,又提升了消費者的服務體驗。
研究顯示,在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隨著國內跨境電商貿易規則的日益完善,跨境電商平臺服務體驗的不斷提升,國內線上跨境購物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時期,預計到2025年中國跨境B2C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