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歐 李亦秋 楊廣斌 劉芳 羅婭
[摘 要]師范類專業認證是全國所有師范類專業建設的一次重大改革。“合作與實踐”是師范類專業認證對師范生提出的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文章在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圍繞貴州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教學計劃,詳細闡述了創新型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內容體系和保障體系的構建。目標體系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獲得實踐知識,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術技能,增強學生的實踐情感和實踐觀念;內容體系“通識課程實踐+專業課程實踐+綜合實踐課程”三位一體,按能力層次劃分形成“遞進式”實踐教學模式,注重綜合實踐能力、專業基礎實踐能力和專業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保障體系為“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教學實驗條件建設+教學實踐基地建設”,通過“五項計劃”進行教師團隊建設,教學實驗平臺建設實現“教學與科研、國家與地方、現實與虛擬”三方面結合,教學實踐基地建設采取教學技能實踐與專業實踐并重建設,“三習”集中實踐基地、校內和校外“雙導師制”和“多點一線”專業實踐基地,為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和提高實踐效率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關鍵詞]師范類專業認證;地理科學;實踐教學體系;學生中心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4-0192-04
教育部于2017年發布《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1] ,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和持續改進的師范類專業認證理念,師范專業建設迎來了新的重大改革。在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七項指標中,“合作與實踐”是師范生必須達到的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之一[2]。
貴州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其成立時間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國立貴陽師范學院創辦地理專業之時。自創建以來,地理科學專業為貴州省、西南地區乃至全國培養了大批地理教育科研專門人才和國土、農業、城建、環保、旅游等方面的管理研究人員。2017年,在貴州省擬立項的8個國內一流建設學科中,貴州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被列為國內一流建設學科。2019年,貴州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躋身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3] 。
實踐性是地理學重要的學科屬性,地理實踐力是地理學科四大核心素養之一[4] 。地理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是提升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基本著力點[5-7]。目前已有學者圍繞地理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了相關研究[8-10]。在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圍繞地理科學專業教學計劃,構建適應師范認證要求的創新型實踐教學體系,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師范專業認證工作,推進一流專業建設意義重大。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為中等學校培養優秀的地理師資是貴州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的既定目標。地理教師教學行為和教育機制的養成需要不斷的操作與實踐[11-12]。在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創新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首要任務是創新型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構建(見圖1)。
地理科學專業創新型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由三個子目標構成:
1.讓學生獲得實踐知識。實踐知識是服務于實踐的理論。地理科學專業的實踐知識既有服務于地理專業素養的實踐知識,也有服務于教育教學的實踐知識。實踐知識用于指導教學實踐,學生既可以加深對理論和實踐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可以在實踐中對理論和實踐知識進行修正、拓展和創新。
2.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術技能。地理科學專業培養的是中等學校的專業化地理師資,其一方面應具備地理實驗、野外考察和調查等地理專業實踐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應具備語言表達、駕馭教材和組織教學等教師職業素質和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以及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3.增強學生的實踐情感和實踐觀念。人的情感可以在特定場合“觸景生情”。實踐環節為學生提供了促進其情感內化的特定場景。在實踐中,學生情感的投入能產生心靈的共鳴,促進學生行為的轉變,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觀念,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刻苦鉆研的工作作風,使學生成為勇于探索的創新人才。
二、基礎與綜合應用并重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依據師范認證“合作與實踐”的培養目標,圍繞教學計劃,合理配置實踐教學各個環節,構建“通識課程實踐+專業課程實踐+綜合實踐課程”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從大一到大四,遵循“專業基礎實驗→專業技術與職業技能訓練→綜合實踐應用”的流程,按能力層次形成“逐級遞進、螺旋上升”的實踐教學模式。
(一)實踐課程結構與實踐學分總體安排
在實踐課程的安排上具有以下特點:1.注重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綜合實踐課程學分在實踐課程總學分比重中占比最大,為57.73%。2.注重專業基礎實踐能力和專業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專業基礎課程的實踐學分在專業課程實踐總學分中的比重最大,為18.56%;專業類綜合實踐課程學分在綜合類實踐總學分中的比重最大,為24.74%。具體的實踐課程結構及其學分構成如圖2所示。
(二)專業課程實踐
專業課程實踐直接關系到師范專業認證關于以學生為中心的“合作與實踐”培養目標的實現。專業課程實踐學分構成如圖3所示,體現出以下特點:1.注重專業基礎實踐能力的培養。專業基礎課程實踐學分占專業課程實踐學分的48.65%;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踐以室內實驗為主,占專業課程實踐學分的29.73%,野外實習和社會調查占比18.92%。2.專業核心課的課程實踐凸顯了地理信息新技術和地理野外實習的重要性。野外實習占比13.51%。3.在教師教育專業發展方向課程實踐中,教育理論基礎實踐以觀察與調查為主,占比10.81%;教育能力與發展基礎實踐以上機操作為主,占比5.41%,主要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學科教學技能訓練以微格教學訓練為主,占比5.41%。
(三)綜合實踐課程
綜合實踐課程是體現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綜合應用能力的實踐性課程,其課程結構和學分比例構成如圖4所示。
據圖4可知:1.專業類綜合實踐課程的學分比例最大,占比42.86%。在專業類綜合實踐中,地理師資培養最重要的教育實習占比最大,占專業類綜合實踐的50%。2.通識類綜合實踐注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學分比例達25.00%。3.職業技能訓練課程通過教師口語、硬筆書寫等實踐環節,注重練就師范扎實基本功,提升教學實踐能力。4.將素質拓展與創新創業課程列入實踐課程計劃,其學分占比為17.86%,以期實現創新型、應用型和復合型優秀地理師資人才培養目標。
三、創新型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依賴于強有力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貴州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通過創新教師團隊建設、創新教學實驗與實踐平臺建設等為實踐教學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
貴州師范大學地理學教師團隊是首批入選的“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為了將教學師資隊伍提升到新的高度,學校正在實施“教師隊伍建設五項計劃”,通過“杰出人才培育計劃”,打造專業領軍人才;通過“青年學術骨干培育計劃”,培養專業人才梯隊;通過“海內外優秀博士引進計劃”儲備專業后備人才;通過“教學名師培育計劃”體現教師教育特色;通過“中青年教師提升計劃”提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另外,學校還通過制定《學院教師公派出國(境)訪學進修管理辦法》,鼓勵青年教師到海外進修,進行研究學習和經驗交流;制定《新進教師助教工作指導計劃》和開展“青年教師野外實習教學技能比武大會”,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進步。結合學校出臺的《思賢名師培育政策》和《本科教學成果獎勵辦法》,制定學院的培育政策和獎勵辦法,充分調動教師主動發展的積極性。
(二)創新型教學實驗與實踐平臺建設
1.教學實驗條件建設
教學實驗平臺的創新首先體現在“三個結合”上:一是“教學與科研平臺建設相結合”,以教學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學;二是“地方平臺與國家平臺建設相結合”,以地方平臺建設為基礎,以國家平臺建設為目標;三是“現實與虛擬實驗平臺建設相結合”,以現實為主,以虛擬為輔。目前,貴州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已建成4個國家級平臺和3個省級平臺;成立了“中學地理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促進了中學地理教師教育實踐和科學研究的開展;建成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網絡與虛擬現實環境下的教師教育實驗室;地理專用教室已正式投入使用。
2.教學實踐基地建設
學校將教學技能實踐基地與專業實踐基地并重建設。教學技能實踐基地建設采取“與優質中學結伴”策略,在貴陽市第二中學、貴陽市第三十七中學、平壩第一高級中學、銅仁市江口中學等多所中學“集中開展三習實踐”(包括見習、實習、研習),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已建成成熟的“多點一線”實踐基地,在省內已形成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多點”實習基地;綜合實習基地為“貴陽—南寧—??凇齺喴痪€”,并將其逐步納入全國地理科學聯合實習線路規劃之中,具體如圖5所示。
穩定的教育見習、實習基地和地理專業野外實習基地,保證了教育見習、實習和野外綜合實習的順利開展,提高了教育見習、實習、研習和地理專業野外實踐效率,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教學實踐、野外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四、結語
師范類專業認證是全國所有師范類專業建設的一次重大改革?!昂献髋c實踐”是師范類專業認證對師范生提出的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本文在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圍繞貴州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教學計劃,詳細闡述了貴州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創新型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內容體系和保障體系的構建。
1.實踐教學目標體系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獲得實踐知識,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術技能,增強學生的實踐情感和實踐觀念。
2.內容體系體現基礎與綜合應用并重。“通識課程實踐+專業課程實踐+綜合實踐課程”三位一體,按能力層次劃分形成“遞進式”的實踐教學模式,注重綜合實踐能力、專業基礎實踐能力和專業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3.保障體系包括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教學實驗條件建設和教學實踐基地建設。通過“五項計劃”進行教師團隊建設,教學實驗平臺建設實現“三個結合”,學校將教學技能實踐與專業實踐并重建設,“三習”集中實踐基地、校內和校外“雙導師制”及“多點一線”專業實踐基地為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提高實踐效率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本科整個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本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在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創新建構實踐教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教師〔2017〕13號)[Z].2017.
[2]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 關于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教高廳函〔2019〕46號)[Z].2019.
[4] 史俊瑞,李楠,徐有寧,等. 創新能力培養在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探索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7):229-230.
[5] 秦耀辰,張廣花.高校地理科學專業教育類課程設置優化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4(11):128-130.
[6] 牛超.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學專業課程設置優化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
[7] 周曉芳.地理科學類專業創新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J].中國林業教育,2012(2):23-26.
[8] 馮士季, 劉玉振. 地理科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改革初探[J].地理教育,2007(4):76-77.
[9] 趙敬民,彭淑貞,楊炯.地理科學專業(教師教育)實踐教學內容優化研究[J].高教論壇,2011(2):50-53.
[10] 張孝存.地方院校地理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與實施路徑構建[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6):9-12.
[11] 秦耀辰,張廣花.高校地理科學專業教育類課程設置優化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4(11):128-130.
[12] 李晴. 地理學科教學論課程群建設的實踐探索[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 373-375.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