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律 蘇憶 曹立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無錫新能源汽車產業最新發展的現狀和問題,指出無錫在關鍵技術創新、產業組織、體制技術資金、管理要素統籌融合、政府相應政策等方面發展存在的問題。此外,本文提出無錫在“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可行性路徑,如:做大做強汽車整車研發、技術創新、建立戰略管理機制、堅持規范產業標準與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原則等。
關鍵詞:碳達峰 碳中和 無錫市 新能源汽車 路徑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Wuxi's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Xu Lu Su Yi Cao Li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Wuxi's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Wuxi's development in ke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al technology funds, management elements, and the government's corresponding polici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feasible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n Wu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such as: expand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mplete vehicl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stablishing a strategic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adhering to norms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industrial standards with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etc.
Key words:carbon peak, carbon neutrality, Wuxi City, new energy vehicles, route research
1 無錫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數據顯示:2021年無錫市擁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120余家,實現工業總產值77.52億元,同比增速接近34.6%,相較于汽車及零部件行業提升顯著。然而從總量上看,新能源汽車總體產出規模依然偏小,對無錫汽車制造業和工業經濟的貢獻都較小。無錫的整車企業有上汽大通、中車新能源汽車、常隆客車、華晨新日新能源汽、華策汽車等,但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規模優勢的整車企業不多。整車企業缺乏牽引力,產業鏈優勢在末端沒有形成放量,已成為當前無錫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此外,目前困擾無錫新能源車主的突出問題之一是自用充電樁比例偏低,近半的私人新能源汽車需要依賴公共充電設施進行補電。據統計,2021年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車3.3萬余輛,其中約75%是私家車,但車主在小區成功申請安裝的充電樁僅1萬個,不少新能源車主為小區無法安裝充電樁而煩惱。小區居民加裝充電樁必須滿足“有車位、有電、有章”的條件,供電部門才可以進場施工。這意味著要想裝一個私人充電樁,需要走一個復雜的流程;而且現實中,一些物業公司對安裝充電樁積極性不高。
2 無錫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問題
2.1 乘用車整車廠商缺失
困擾無錫已久的乘用車整車廠商的缺失,造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度一般、產業帶動能力偏弱的尷尬局面。業內人士指出,無錫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產業鏈日趨完整的同時,缺乏整車端企業引進,產業鏈優勢在末端沒有形成放量集聚效用。當前北京、上海、廣州、合肥、杭州等城市對“新能源汽車之都”的角逐戰早已打響,面對波濤洶涌的新能源汽車浪潮,是培育本土車企,還是引進造車新勢力,這其實是擺在無錫面前的緊迫選擇。
2.2 缺少引領發展的核心技術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于飛速的發展階段,而核心技術及關鍵零部件上的突破是其能夠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所在。對此企業和科研院所就需要有創新發展的思想,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研發過程中加大投入,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掌握核心技術以及產業標準。無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力依然有不足之處,如自主知識產權較缺乏、創新發展意識、創新能力較不足等方面。其中,主要體現中在產業化的關鍵技術創新力不強,減緩了本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進程。
2.3 體制技術資金和管理要素統籌融合度不高
創新是發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無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體制機制還不夠完善,在產業創新發展的過程中資金、管理等方面的支持還較缺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相互間的統籌規劃還不夠,這也會進一步阻礙無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2.4 產業組織不健全
產業組織關鍵在于產業內企業間的市場關系,不同企業的市場支配力、市場地位和市場效果是存在差異的。但是,無錫新能源汽車在產業組織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升級困難,上下游企業間協同耦合不緊密、產業鏈不完善、高技能人才匱乏等。產業組織的不健全影響了車企間的合作關系和市場化,這些問題自然會掣肘技術創新的發展。
3 無錫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路徑探討
3.1 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做好汽車的整車研發工作
在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日益不足的前提下,開發清潔的新能源勢必成為未來的趨勢,低碳環保的綠色出行日漸得到大眾的認可,而新能源汽車也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對象,前景廣闊。國內各省市也相繼頒布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各種政策,以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寧德時代等企業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在全球市場份額穩步擴大,具備了跨越式發展的基礎。
汽車產業本身產業鏈涉及廣泛,附加值高,通過吸引新能源汽車上下游企業進駐,形成新產業集群,推動無錫市的經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類型可分為小、中、重型,而各類型汽車側重的開發技術路線也不同。小型汽車對動力的需求較低,可重點研發純電動驅動技術;對于中型汽車,重視研究混合動力驅動技術;重型汽車對動力的要求很高,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燃料電池驅動技術的研究上。通過產業技術革新和集成應用,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聚集發展的虹吸效應,注入“無錫智慧”。除了努力吸引新企業的入駐外,還要繼續支持如上汽大通、中車新能源汽車、華晨新日等本土企業的批量上市、擴大出口和技術研發。2022年4月,無錫首個百億級重大產業項目吉利高性能電驅系統項目在無錫惠山工業轉型集聚區啟動,該項目主要從事高性能電驅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通過花園式的工廠來詮釋綠色低碳發展內涵,未來規劃60萬臺套新能源乘用車動力總成,項目達產后年銷售超100億、年稅收超10億。通過不斷地技術創新、品牌引領將有力推動無錫汽車產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搶占產業新風口機遇,為無錫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注入動力、增添活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是實現產業強市的重要支柱,更是助推了無錫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的轉型和升級。
3.2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與鞏固技術創新建立優質互動關系
一方面,核心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攻克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和創新也為核心技術的革新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和驅動力。當前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全國各地都非常重視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它是國家應對資源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有效解決途徑之一,并且各級政府都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因此,無錫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產業創新發展的原則基礎和實現產業優先發展的產業化構思。同時也要提高氫能核心技術研發能力,研制氫燃料電池汽車,進一步發展具有創新能力的研發平臺。堅持將產業創新和技術創新結合起來,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和相關產業發展。
3.3 無錫需要建立戰略管理機制
國外在企業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管理經驗具有一定優勢,無錫在傳統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管理方面還具有不足之處。因此,我們要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更要思考如何升級革新,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創新體系。企業能否長期有序運行,擁有先進的管理體系是重要的一環。因此,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傳統汽車產業的研發、生產、經營與銷售已相對成熟,而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很大差異,因此需要及時優化傳統汽車產業的管理手段。其次,充分研究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并結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規范化的管理創新和綠色發展體系。例如:我們在購買環節、銷售、運行、報廢回收等各個環節都可以出臺優惠政策。因此,要建立實用性、前瞻性的管理創新體系,來加速汽車產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3.4 要遵循基礎設施建設與優化產業標準相融合的原則
我們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根據保護環境和安全第一的原則,按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品種和數量目標,制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來滿足今后大范圍推廣應用該設施的需求。要想確保充換電設施的兼容性,就應該統一充換電基礎設施的標準。標準化是組織現代化生產的必要條件,是提高產品質量的技術保證。我們的產業標準在制定和執行方面,都和國外拉開了很大差距。國外的標準在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制造和汽車尾氣排放方面都占有優勢。他們的標準擁有新能源汽車行業上的話語權,并且從國內延伸到國際市場。他們早就超前掌握了行業標準并建立了產業秩序,而我們還在不斷創新技術、獲取專利。相反來看,這種形勢會阻礙發展中國家的創新發展。但是,從全球宏觀角度來看,產業標準總體上會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因此,無錫市在進行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及創新發展的進程中,要想在國內甚至全球處于超前地位,就勢必要重新修正自己的發展目標,加大投入,制定產業標準。掌握產業標準是規范產業組織發展的重要途徑,可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歐洲十分重視標準的制定,例如:歐六排放標準等。通過標準,他們擁有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入場券和創新先機。因此,我們不能長期處于弱勢地位,要積極推動創新發展,必須構建無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標準,努力進軍國家市場。2022年3月,無錫市工信局印發了《無錫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規劃》,同時提出了2022年無錫市充電樁建設目標:新增私人充電樁不少于18000個,新增公共充電樁不少于2050個,新增專用充電樁不少于300個,計劃新增換電站15個,從政策層面為快速發展的新能源車市場“充電續航”。
4 結語
本文對無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充分分析,指出了無錫在關鍵技術革新、產業組織、體制技術資金、管理要素的統一融合、政府相應政策等方面發展的問題。因此,本文在“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提出了無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路徑,如:做大做強汽車整車研發、技術創新、建立戰略管理機制、堅持規范產業標準與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原則等。
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其發展得到了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把握新能源汽車發展新階段,貫徹綠色發展新理念,抓住產業變革新機遇,提升科技創新的新動能,需要我們齊心協力、科學規劃,從而構建“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格局,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而努力奮斗。2021年5月,無錫成為了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一批試點城市之一,可利用這一契機,將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與智慧城市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同步規劃,統籌推進大數據、物聯網、車聯網、加氫站、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主動打造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
課題:2021年無錫市科協軟科學研究課題(編號:KX-21-C095),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省部級及以上培育類課題(編號:KJXJ21603)。
參考文獻:
[1]王怡. 我國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力分析[D]. 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9.
[2]孫琳. 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研究[J]. 江蘇科技信息,2018,35(33):4-6.
[3]李斌勇,杜澤燕,喬少杰,等. 成都汽車產業園區發展策略分析及探索[J]. 科技與創新,2018,19:65-66.
[4]程東澤. 綠色設計視角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綠色發展創新體系構建[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05):51-57.
[5]李蘇秀,劉穎琦,王靜宇,張雷.基于市場表現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剖析[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09):158-166.
[6]http://zx.wuxi.gov.cn/doc/2022/03/08/3613811.shtml.
[7]https://sd.china.com/20000958/20220421/25603072_a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