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喬
摘?要:2020年1月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至今,并且仍沒有完結的跡象。疫情的持續蔓延,已經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習慣。消費習慣、生產運營方式、物流方式等都產生了不小的變化。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世界貿易下降了13%-32%。全球供應鏈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將永久改變,但中國仍將是關鍵角色。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供應鏈;世界貿易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6.015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動搖了國際貿易和供應鏈的根基。雖然目前高度的不確定性使我們很難準確預測后新冠時期全球貿易和供應鏈的面貌,但它們將不可避免地被重塑。本文提出了可能的貿易和供應情景,特別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前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未來。
1?歷史上嚴重的供需沖擊
盡管2011年的日本地震和海嘯以及最近的中美貿易戰等破壞性事件過去曾使全球貿易和供應鏈緊張,尤其是在亞洲,但新冠肺炎疫情具有歷史性的破壞性效果。最初,武漢的封鎖,位于中國中部的一個重要的全球物流中心引發了供應沖擊,減少了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投入和最終產品,僅在2020年2月,全球出口額就蒸發了500億美元。隨后,隨著歐洲、美國和其他美洲國家開始實行封鎖,以遏制新冠病毒的擴散,隨后的國際需求沖擊推動全球貿易暴跌27%。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初步估計,2020年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長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還要糟糕。
全球需求的暴跌打擊了幾乎所有行業的國際貿易,汽車和能源行業似乎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盡管如此,由于消費者恐慌性地購買食品和清潔用品等物品,而政府和私營部門購買的個人物品數量激增,這一病毒暴發也增加了其他領域的國內和全球需求。防護設備(PPE)和其他醫療設備——中國是主要的國際供應商。事實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出口僅在2020年4月,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醫療產品同比增長338%。
在2020年第二季度食品、清潔產品和醫療產品需求達到峰值時,全球供應鏈緊張。此外,新一輪嚴重的大規模傳染病有可能使醫療產品的稀缺性再度升溫,尤其是對美國等依賴進口的國家而言。例如,美國花費近50億美元,每年的個人防護用品,其中20%是進口的,高達90%的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商品,如N95口罩,大部分來自中國。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的低成本工廠,供應高科技消費品(從電視機到智能手機)、工業機械、醫療設備以及抗生素和其他藥品的原料。它甚至是維生素C的大供應商,全球1000家最大的公司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程度嚴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
2?對貿易和供應鏈脆弱性的反應
對中國的依賴以及供應鏈的潛在脆弱性,尤其是戰略物資——那些價值高、易受供應短缺、技術發展速度、不完善的市場、復雜或昂貴的物流(如醫療產品)的脆弱性,并不是此次新冠大流行所揭示的新問題。事實上,始于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以及近期亞洲國家間的其他貿易緊張局勢,已經引發了企業和政府旨在提高供應鏈可靠性的回應,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些反應。
最初,企業通過尋找替代供應商和物流來應對供需沖擊。食品和飲料等供應鏈結構不太復雜的幾家公司將生產轉移到國內或離家近的過程(近支撐)。更為復雜的供應鏈,如藥品或電子產品,在這方面正面臨困難。區塊鏈、人工智能(AI)、自動化、機器學習和物聯網等技術工具的應用對于解決漏洞至關重要。所有這些都伴隨著公司的永久性變革而發生,包括遠程工作、自動化、數字化和對員工健康的新關注。
就其本身而言,各國政府一直在采取不同的戰略,最初的目標是提高戰略產品的自給自足,但更廣泛的目標是提高國內制造業的總體份額(一種被稱為“本地化”的趨勢)或至少增加地區性內容(稱為“區域化”)。例如,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美國已經宣布了建立經濟繁榮網絡(EPN)的計劃,尋求國際盟友來重組,從而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設想中的EPN目標是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韓國和越南,作為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盟友和伙伴。
亞洲大型經濟體也在努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例如,日本一直在考慮“中國加一”計劃(即在中國和另一個國家設立工廠)以使供應商多樣化。此外,在2020年4月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日本政府為遷移到本土的日本制造商提供了2200億日元(約合20億美元)的補貼,而另外235億日元(2.3億美元)正擺在從中國遷移到東南亞的日本企業的桌面上。
韓國已經啟動了一項名為“新政”的為期5年的114萬億韓元(合950億美元)計劃,旨在擴大高科技設備的本地制造,從而減少后疫情時代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加上私人和地方政府的額外投資這筆交易價值1.6萬億韓元(1330億美元),將分配到清潔能源、電信(主要是5G網絡)和技術(主要是人工智能)領域。同時,為了解決供應鏈的沖擊及物流困難等難題并減輕公司因全球物流量減少而遭受的挫折,韓國政府設法通過增加空運和海運路線來擴大全球貨運量。對于航空業,閑置的客機正在被用來增加貨運路線的數量。政府還計劃補貼與出口中小企業的機票加價相關的一些費用。在航運方面,韓國政府增加對在韓國、中國和日本之間海上運輸的支持,同時還通過調度更多大型船只來解決航運物流中的財務問題。
3?新冠肺炎疫情后的貿易和供應鏈
世界貿易增長率在2011年達到頂峰,此后一直在減速。與此同時,近年來,保護主義的潮流也在不斷增強。中美貿易戰就是一個例子。這種情況,再加上其他國家將生產本地化或區域化的努力,甚至可能成為后新冠肺炎疫情保護主義時代的催化劑。
從純粹的經濟角度來看,那些致力于制造業本地化或區域化的企業和國家,以及目前與中國高度關聯的供應鏈,必須考慮與“世界最大工廠”脫鉤的可行性。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支持了脫鉤的理由。在亞洲對中國一些勞工做法和環境標準的擔憂,以及知識產權法的執行不嚴格。
在這種情況下,少數國家將成為取代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角色的潛在候選國,至少是部分和長期的。這些國家包括印度、墨西哥、泰國和越南。比較一下對中國來說,這些國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勞動力成本、有利的監管框架和政治穩定。事實上,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一些大型高科技制造商一直在從越南采購更大比例的投入,因為越南在2020年上半年對新冠的成功管控,更增加了越南的吸引力。
然而,供應鏈的迅速大規模本地化或區域化,以及隨后與中國的全面脫鉤,是不太可能的。一方面,生產的轉移和隨之而來的供應鏈重建不僅非常復雜和耗時,而且成本也非常高。此外,印尼、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新興國家仍然高度依賴中國的投入和原材料,因此令人懷疑他們作為貿易伙伴的整體可靠性。此外,與中國相比,這些后起之秀在基礎設施方面存在重要限制。此外,這些國家的經濟和人口規模與中國相比相形見絀。許多企業希望并需要繼續在中國本土進行制造,因為它們在中國的實際存在增加了直接接觸14億潛在消費者的機會。日本汽車制造商就是如此,2019年,它們90%以上的產品在中國銷售。2018年,在華日本子公司超過7000家,比2008年增長60%;這些公司在2018年銷售了252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73%僅在中國銷售。
復雜的地緣政治使得與中國迅速脫鉤的前景變得更加不可能。美國總統日益對抗的語氣,特朗普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對中國的管理,以及其將EPN描述為“你要么和我們在一起,要么反對我們”的協議,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潛在貿易盟友與中國產生分歧。站在美國一邊有可能讓這家亞洲巨頭感到不安,這家亞洲巨頭是它們的主要貿易伙伴和供應商。此外,日本和韓國等國的處境更為復雜,因為它們也不能完全無視其主要政治和軍事盟友美國的貿易姿態。
與此同時,中國提出了自己的戰略,以加強亞太地區的貿易和政治關系。2013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增加了中國在地區的影響力;東南亞新星之一的印度尼西亞最近簽署了該倡議,以確保中國的投資,從而有可能拒絕美國主導的環保網絡。中國也一直在向東南部輸送醫療物資。亞洲和其他亞太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后,明顯試圖加強與該地區的關系。此外,2015年,中國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計劃,旨在實現中國在航空航天和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完全獨立生產。
4?結論
鑒于目前的狀況,企業必須重新考慮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疫情前供應鏈從地球另一端的單個工廠進口零部件或產品,雖然這種方法比較便宜,但它所承受的風險更大,需要依賴于所有流程都能如期運行。如若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閃失,就會全盤皆輸。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各國大多實施了限制交通的措施。新冠肺炎疫情無形中沖擊了國際航運業的正常運行,全球供應鏈備受考驗。交通封鎖導致全球零售采購大幅下降。進入2021年隨著各國重新開放,零售采購業大幅反彈。
在企業層面,除了重新設計供應鏈,使之在后新冠時代更加可靠,別無選擇。“可靠性”將取代“低成本”成為供應鏈管理的主要目標。為此,企業將不得不承擔昂貴而復雜的任務,包括徹底摸清供應商,加強與供應商的關系;更深入地了解新的消費習慣(相對于最近的趨勢,如網上購物的激增和在家時間的延長);加速數字轉換工具,以改進流程和降低風險。
參考文獻
[1]UNCTAD.Global?Trade?Update?(June?2020)[EB/OL].https://unctad.org/en/PublicationsLibrary/ditcmisc2020d2_en.pdf.
[2]Japan,S.?Korea’s?dilemma?set?up?by?Washington(20200601)[EB/OL].https://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90215.shtml.
[3]Donald?Kirk,Korea?reveals?“New?Deal”?Designed?To?Boost?Jobs,Revive?Sagging?Economy(20200714)[EB/OL].https://www.forbes.com/sites/donaldki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