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老師,一個崇高而親切的字眼,是學生學業的指導者、品格的塑造師和人生的引路人。太原學院機電與車輛工程系的胡建功副教授立德樹人,在學科競賽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傾心培育新工科人才,書寫了太原學院人攬育英才、不變初心和教育報國的光榮使命。
自從學院提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理念以來,胡建功就敏銳地意識到學科競賽是培養學生工程能力的有效途徑。他在學院率先成立“建拓創新工作室”,通過參賽,采用以賽促學、以賽促訓的方式有效培養學生的工程興趣。
他注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2019年以來,第二課堂共計輔導300多名學生。經過前期的積累和探索,2020年他帶領學生團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經過激烈的角逐,從全國678所高等院校、4719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家一等獎。2021年他帶領學生獲得山西省第七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產業賽道金獎,入圍國賽。當年,他個人獲得山西省2021年“五小”創新大賽一等獎,該項賽事在太原學院也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近年來,胡建功所帶團隊在學科競賽頒獎的舞臺上從來就沒有缺席過,作為第一指導教師,三年來他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8項,省級各獎項34項。他個人擔任太原市團市委青年創業導師,獲得山西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山西省三維數字創新設計大賽優秀指導教師、華北五省機器人大賽優秀指導教師、中國好設計優秀獎等多項榮譽。
在參加全國大學機械創新設計競賽中,胡建功注重在備賽的過程中教育引導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接觸社會實際,通過與學生一起吃、一起住、一起下工廠,提高學生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近年來,胡建功對所指導的學生嚴慈相濟、關愛有加,做他們的益師良友。胡建功嚴謹的治學作風與創新精神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和愛戴,也深深地熏陶和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不少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在其中,就有從報名參賽時沉默寡言到決賽答辯時自信滿滿、侃侃而談的2018級本科生楊潤航,更有低年級徘徊在掛科邊緣到重新審視自我完成“逆襲”的2020級本科生余益帆。楊潤航在2022年研究生考試中,雖然筆試成績只排在專業第20名,但豐富的實踐經歷、扎實的學術基礎和冷靜應變的能力讓他在面試環節脫穎而出,成功考取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專業研究生。
在教學工作中,胡建功承擔汽車服務工程教研室主任,是《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的主講人,他深入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把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專業教學的各環節,傾注深廣情懷,立德樹人,使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教學過程中,胡建功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傳授教科書上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傳授當今科學技術發展中最新最先進的理論和前沿技術,在增加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在工作室,他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進行文獻調研、制訂實驗方案、開展實驗研究、撰寫論文和專利、開展預答辯等,使學生在完成學業過程中培養鍛煉了實踐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語言邏輯能力。
此外,胡建功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全方位服務學院的建設和教學實踐的改革,積極帶領教研室人員開展教改項目、科技廳面上青年基金項目、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的申報和建設等工作。在2022年教育部本教學評估階段,胡建功更是勤勉工作,盡心盡職為學院的建設出謀劃策。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推動高等教育發展、實現教育強國的根本力量。胡建功表示,今后將繼續堅持“以生為本”,注重“科研反哺教學、服務國家和地方戰略”,增強育人本領和能力,為服務國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