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華
無錫市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無錫市 214001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4.0”時代,汽車領域在這一階段中迎來了發展中的契機,而且我國正在逐步從一個制造大國向世界先進的制造強國前進,對于汽車領域來說這便是時代所帶來的機遇,但伴隨而來的也有挑戰,其中專業人才不足便是最大的挑戰。同時,汽車類專業人才不止要會各種先進的機械操作技能,更要有先進的汽車發展意識,并認識到汽車產教融合的內涵。那么對此我國汽車類專業的高校在未來發展中要從一個長遠、全面的角度去看待產教融合,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新型汽車類專業人才。
產教融合是汽車類高校發展的一個新趨勢,自2017 年正式被提出并推行,但是高校在產教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有一定的現實困境,若并不能解決此類困難將會使得高校在產教融合背景下無法取得快速發展。通過對我國一些汽車類高校的調查研究分析來看,存在有明顯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夠問題。在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深度是促進產教融合的一大重要基礎,然而在實際情況中,部分汽車類高校對產教融合有思想意識上的誤解,甚至有個別高校認為產教融合只是單純地解決就業問題,因此在產教融合方面的工作比較形式化。而對于汽車類高校來說,通過產教融合的實施有助于促進專業人才的培養,但汽車企業則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因此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契合點不對,因此出現了當前困擾產教融合實施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夠問題。
產教融合背景下,汽車類高校和車企之間的合作不僅要有深度、契合度,更要有良好的師資力量,如學校可以在車企內邀請相關專家到學校任教,帶領學生們學習更為先進的汽車專業知識,同時也有助于為車企提供源源不斷的先進人才,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更要有優質的師資隊伍來進行教學。但在當下,汽車類高校的與汽車的產教融合存在有師資力量不足的明顯問題,并成為了阻礙產教融合實施的一大難題。如目前許多高校汽車類專業學生在畢業后未能夠繼續到企業內參加工作,而是到一些職業學校去任職,如此一來,但是在學校內所學的基本為理論性知識,并且未能夠到汽車企業內去進行實踐,使得自身的實踐能力不佳,不僅不能夠提高一些汽車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也給當前汽車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帶來了阻礙。
德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早在百年前便已經興起了汽車工業,在百年的發展中已經積累了雄厚的技術資本和龐大的用戶群體,我國汽車企業雖然起步相對比較晚,但因最近幾十年改革開放的幫助下也正在飛速發展,并且在當前“工業4.0”時代下,我國的汽車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行列。但是在汽車類高校的實際教育中卻存在有一定的不足,甚至是有明顯的滯后性,尤其是在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上。據調查,有相當一部分汽車類高校的理論知識教學依然在沿用過去的舊技術,雖然教材內容有一定的更新,但仍舊有些不足;同時,現如今汽車類專業的考核中應當注重全面性,將理論與實踐考核相結合,據實際分析來看少部分高校的考核方式比較落后,總而言之,教材內容與考核方式的滯后性阻礙了汽車類高校在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快速發展。
產教融合背景下汽車類高校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除以上幾方面外也包括有校外資源分散的問題。其實產教融合理念的推出是要讓高校與企業發揮出“1+1 >2”的效果,但實際實行的過程中面臨有許多困難,對此高校不僅要積極與車企合作,還要一來于校內外資源的高度整合,并且還要有科學、合理地校內外合作機制,如此才能夠為產教融合的實施奠定堅實基礎,但現實情況下該方面問題有較大的實施難度,因此在未來的產教融合發展中,汽車類高校、汽車企業均要關注并解決該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產教融合成為了汽車類高校和汽車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趨勢,通過實際分析來看,高校與車企之間的產教融合依然有較長的路要走,并解決其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對此,目前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與企業均應重視人才培養機制的優化與創新,如首先要注重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對于高校與企業來說,人才培養至關重要,高校與企業均要關注該方面問題,對此高校要領導層要高度重視,組建參觀團到車企內進行參觀、調研,與企業之間共同商討在當前形勢背景下如何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而且企業于與高校應成立專門負責產教融合的工作小組,負責并指導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其次,汽車類高校應重視建立校內實訓基地,以此彌補高校教學過程中實踐技能培養上的不足,而且在該過程中,汽車企業要深入發揮企業優勢,為校內實訓基地提供充足的基礎設施,如整車、診斷工具、臺架等,使得學生們能夠有一個完善的實訓學習環境。
目前汽車專業知識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們在學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后能夠在實踐中去驗證,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度,例如對于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向其講解發動機的各個系統以及其具體作用,那么在實踐課堂上便可通過企業所提供的發動機部分為例向學生們逐步講解,如此一來使得學生們便能夠很快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并且也有助于產教融合背景下“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前文分析可見,汽車類高校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并無較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因此使得教學質量不高,甚至是有著實踐培訓缺失的問題。當下,“雙師型”隊伍的建設過程中,可以邀請企業內工作經驗豐富的骨干人員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為學生們講解汽車中的專業問題,同時也可適當配合各種視頻、圖片進行補充,從而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時代的發展,產教融合已經成為了汽車企業和該類型高校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但是從實際分析來看,部分汽車類高校在實際教學告知中存在有許多不足,并無比較完善且先進的課程教學體系,不利于高校教學工作的實施,基于此當前要從實際出發,推進課程教學體系改革,如要重點提升課程教學體系中的實效性、實用性,并一改過去課堂教學中過于重視理論教學的問題,而是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學習協同進行;其次,教學工作不僅要注重以上幾個方面,還要注重各個主題之間的細化,明確區分難易度,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同時,汽車類專業的部分課程比較復雜且繁瑣,普通教學方法可能無法有效讓學生們理解,對此可以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并構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學平臺,收集各種汽車專業教學資源,促使各類汽車教學資源的整合,以此為教學途徑,幫助降低學習難度;最后,在課程評價時,要注重創新評價模式,從全面、綜合的角度實施教學評價,如在這其中納入學生的實踐表現、理論知識學習情況,同時還要有各教師的評價,最終由專家委員會予以評價。
新時代背景下,產教融合為汽車類高校和汽車行業的創新性發展提供了重要幫助,在產教融合的實施下,能夠幫助改變汽車類高校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其可以有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并且能夠為汽車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在本文中,深入分析了產教融合對汽車類高校和汽車企業的影響,同時就當下產教融合所面臨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夠、師資力量不足、資源整合度不夠等困境進行了深入分析,并于文中提出了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推進課程體系改革等建議,以期能夠對汽車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