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 張素梅 趙金鳳
摘 要:當前,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已成為各高校的一項重點工作。為建設藥學專業課程藥劑學一流課程,破除本科階段“唯分數”頑瘴痼疾,本研究針對高校一流課程建設的現狀,依據一流課程建設的內涵標準,在繼承傳統線下課堂模式精髓的同時,嘗試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模式深度融合,制訂了線上線下混合式藥劑學一流課程建設方案,以期“以本為本”,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學習動力,從而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藥劑學;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精神,河南省教育廳實施了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計劃。在高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計劃中,專業課的一流課程建設已經成為一流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課程,讓課程優起來、學生忙起來,是破除高校本科階段“唯分數”頑瘴痼疾和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舉措。
藥劑學是河南農業大學本科專業藥物制劑、動物藥學的核心必修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該課程以藥物制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中心,并開設實驗課,加深學生對藥物制備工藝、質量控制的認識,從而培養從事藥物管理、教學、科研、生產、經營和使用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藥劑學一流課程建設將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模式。課題組介紹河南農業大學線上線下混合式藥劑學一流課程的建設思路、建設理念、建設目標、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法、建設特色、考核評價等,以期為培養新時代藥學事業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提供參考。
一、課程建設思路
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全面開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創新,實施科學課程評價,嚴格課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夯實基層教學組織,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完善以質量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激勵機制,形成多類型、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提高教學能力,改善課堂教學方法并采用科學評價方式讓課堂“活”起來,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爭取在課程建設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
為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藥劑學一流課程,河南農業大學從教學理念、課程思政、課程設計、課程實施、改革成效、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改善和優化。
二、課程建設理念
以“3W式導入”和“三個思考”為課程建設理念。藥劑學課程屬于專業必修課,教師在講授之前引導學生思考:Why——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What——課程內容有哪些?Where——學習這門課后能到哪些崗位工作?即“3W式導入”。教師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始終思考三個問題——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即“三個思考”。上述課程設計理念為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促進本科教學改革工作的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課程建設目標
(一)知識水平
教師堅持“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堅持立德樹人,推進“四新”建設,完善協同育人和實踐教學機制,培育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質量文化。學生要掌握生理學、生物化學、分析化學、普通化學、藥理學、中藥學、藥物化學、毒理學、藥代動力學、藥用高分子材料學等課程理論知識,掌握藥劑學中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
(二)能力水平
通過該課程的線上學習和線下討論答疑,學生能夠掌握常見的固體制劑如顆粒劑、散劑、片劑、預混劑和液體制劑如注射劑、口服液等的制備,熟悉藥物制劑的發展歷程,具備藥學、獸醫學、藥物檢驗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藥物處方設計、制劑工藝設計、生產技術改進、藥品新產品研發、藥品質量控制等方面從事藥物的管理、教學、科研、生產、經營和使用等工作。
四、課程思政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因此,加強藥學專業核心課程藥劑學一流課程建設,首先要從課程思政建設入手。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發揮課程思政育人功能,培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藥學專業復合型人才,是建設藥劑學一流課程的重要目標。加強授課教師的職業操守,強調敬業精神,提高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是首要因素。教師在上課前集體備課,充分論證課程思政元素植入與線上線下課程設計方案,從緒論到各章節的講授都要注重思政教育的價值引領,是關鍵環節。教師加強課程思政教學培訓與交流,是重要保障。
(二)深挖課程思政資源
藥劑學作為藥學類專業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實現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同頻共振??舍槍γ總€章節列出思政元素,從思政元素入手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如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發展中講授我國醫藥事業的發展速度,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從中藥制劑的超微粉、中藥注射劑、中藥噴霧劑制備中講授如何將傳統中醫藥理論和現代提取制備技術結合,研發現代化中藥新劑型,提升中藥標準,引領中藥走向世界,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
五、課程實施方法
(一)混合模式設置
藥劑學理論講授共64學時,可將其設置為線上15學時(約占23%),線下49學時(約占77%)。可將每個自然班分為5組,每組6人。根據校歷安排,學生在線上平臺預習后,自主確定時間和地點討論本周學習情況,并在課前向任課教師提交相應周次討論情況記錄表。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情況準備授課內容,并按照藥劑學教學和實驗大綱、本專業培養方案提出課程難點和疑點,在課堂上組織匯報和討論,解答問題;開展相應實驗,組織學生線上討論實驗課的目的、意義和相關理論知識,再線下講解課程內容。
(二)教學方法優化
舉例教學法。舉例教學法又稱例證教學法或實證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列舉一些典型的事例來說明某一觀點或原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授課內容中的相關理論。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為例,教師要講解藥劑學的概念和研究內容;以硫酸鎂片劑(主要起導瀉作用)和硫酸鎂注射液(具有鎮靜、抗痙攣和降低血壓等作用)的作用為例,教師要講述不同劑型導致藥物的作用性質改變;以天然藥物魚腥草和藥物制劑魚腥草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區分藥物和藥品的概念。
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引用具有代表性的真實案例,并將其與知識點融合,使知識更為形象地傳授,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例如,通過20世紀影響最大的藥害事件之一“磺胺酏劑(含二甘醇)”事件(為了方便小兒服用,用二甘醇代替酒精做溶媒,配制色、香、味俱全的口服液體制劑,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因未做動物實驗,導致患腎功能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死亡107人),講解藥物劑型改變導致其功能改變。
PBL教學法。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基礎,以教師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采用討論式和啟發式教學,將問題作為基本線索引導學生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學習課程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藥劑學中劑型概念及應用的知識點時,提前將該部分重點、難點列出來,并引導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加強對重點、難點的思考和理解;該部分內容全部講解結束后,教師針對之前提出的重點、難點進行提問和簡單測試,讓學生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掌握課程內容。
六、課程建設特色
(一)課程實施重精品
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嘗試利用各種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優化已有教學內容,積極拓寬課程教學渠道,重視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利用線上教學平臺,開設線上課程,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多元化課程教學模式。同時,建立師生交流互動的平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學習課程精品化。
(二)培養人才重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以培養高質量人才為核心,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系統。與藥品生產企業等建立聯系,了解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及需求,明確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細則。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靈活掌握專業技術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他們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三)教學方式重網絡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如利用網絡及多媒體教室,結合時事熱點問題和線下理論課學習內容進行教學,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創建網絡討論空間,做到人人參與課程學習,實現學習組織網絡全覆蓋。
(四)評教方式重科學
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軟件實現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將線上和線下考核相結合,做到教學效果評價方法多元化和科學化,促進教學效果提升。
七、課程考核評價
傳統的考核方式只有一次期末考試,學生平時不努力,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知識考完就忘,學習效果較差,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為了改善學生學習效果,該課程考核評價的優化也是一流課程建設的重要方面。
過程性評價側重于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參與課堂程度,具有考核手段多元化和考核方式多樣化等特點,該方式非常注重考核學生平時學習的效果。例如,實施翻轉課堂,將藥劑學課程中所涉及的藥物劑型以作業方式布置給學生(每班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針對藥物劑型進行材料收集和課堂講解),并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市面所售藥物劑型特點;利用線上學習平臺,如超星泛雅平臺,為每組學生講述內容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打分和評價。過程性評價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主體的學習態度,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優化學生學習本課程的最終成績比例,如學生學習本課程的最終成績=平時成績(40%)+期末筆試成績(60%),使成績能反映出學生掌握課程知識的真實水平。
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藥劑學一流課程符合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的總體目標,使藥劑學課程更加注重本科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有利于培養出獨立探索、分析和解決藥學行業實際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從而服務于我國醫藥和獸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
參考文獻:
[1]佘振南.藥劑學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J].藥學教育,2020(3).
[2]劉興艷,馬舒偉,沃燕波,等.課程思政在高職高專藥物制劑技術教學中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5).
[3]賈艾玲,董金香,邱智東.中醫藥院校課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中藥藥劑學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8).
[4]時軍,鄧鉅新,吳帆,等.中藥藥劑學課程思政教學探索[J].藥學教育,2020(1).
[5]韓淑萍.“雙一流”建設中的課程研究綜述[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9).
[6]馮學珍,陸苑,韋媛媛,等.藥劑學緒論課教學方法探討[J].廣東化工,2021(2).
[7]王英姿,王新杰,王林元,等.多元化教學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藥事,2019(2).
[8]楊文光.“一流課程”建設視域下市場營銷課程案例教學實踐研究[J].對外經貿,2020(9).
[9]蔡皓東.1937年磺胺酏劑(含二甘醇)事件及其重演[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6(3).
[10]陳蕾,朱民高.案例教學法、PBL教學法在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8).
[11]黃山,聶磊,李曉非.PBL教學法在國內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6).
[12]莊佳媛.論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創新要以人為本[J].科技經濟導刊,2019(36).
[13]朱熙寧.高校專業課程考核現狀及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80).
[14]劉丙章,劉波.翻轉課堂中過程性評價考核方式:以經濟地理學課程為例[J].林區教學,2020(10).
責編:瀚 海
基金項目:2020年河南農業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動物藥學專業課程思政融合教育實踐”(重點項目)
作者簡介:姚紅(1988— ),女,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獸醫藥理學、藥劑學;張素梅(1965— ),女,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藥劑學;趙金鳳(1970— ),女,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為獸醫藥理學、藥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