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王增 李永濤
摘 要:當下,為了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和審美能力,必須把加強美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美育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加強美育能強化思政教育,思政教育通過美育能更見成效。本研究介紹了我國高校的美育與思政教育的關系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初步探索將美育與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動物醫學專業課程教學。
關鍵詞:專業課程;美育;思政教育
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實際,均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的教育方針明確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其與美育都具有育人功能,二者相輔相成。
一、美育與思政教育的關系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美育與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二者均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依托價值引領、道德感化、人文提升,而美育主要依托欣賞、感悟及創造。另外,思政教育有利于深化大學生對美的認知,可以使大學生求真向善,有助于塑造大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目前,高校美育與思政教育工作均有待改善:部分高校教師的思政教育能力和美育素養有待提升;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內容融入及教學設計等有待完善;美育與思政教育中往往出現輕美育、重思政教育的現象;美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過于形式化,使得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不高,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為了在將來就業時能有較強的競爭力,許多大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專業課學習和社會實踐上,對思政課不是太關注,往往在考試時應付過關了事。因此,高校必須改革美育與思政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參與度,挖掘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和美育元素,并把它們融入專業課中,這樣既能使大學生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又能達到美育與思政教育的目的,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綜合素養。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將美育與思政教育融入動物醫學專業課程教學
(一)注重挖掘本專業課程中的美育與思政元素
利用文獻分析法研究本專業課程美育與思政教育的現狀及不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教育理論為指導,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物醫學專業課程美育與思政教育理論體系。動物醫學專業課程包括動物微生物學、獸醫傳染病學、免疫學、外科學等,教師可以結合該專業的特點將相關科研思路融入課堂教學中,培養大學生的科研素質與能力,還可以講述本專業科學家的感人故事,激發大學生對科研的向往和熱愛。比如,講解衣原體時,以我國郵票上唯一的微生物學家湯飛凡為例,介紹他拒絕美國的優厚待遇,堅持留在祖國,為祖國和人民研制鼠疫、天花、麻疹、脊髓灰質炎等疫苗的事跡,體現他偉大的愛國情懷,同時介紹他“以身試菌”鑒定衣原體,彰顯科學家無私奉獻和嚴謹求實的精神。講解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危害時,可利用它們培養后產生色素及菌絲的特點,為大學生展示以活的微生物為“繪畫工具”在瓊脂培養基上創作出的一幅幅精美畫作,從而呈現出微生物世界的美麗色彩,使科學與藝術融為一體,讓大學生明白事物存在兩面性。講解病毒危害時,可以噬菌體為例,讓大學生知道某些病毒也是有益的,噬菌體能治療多種細菌感染,清潔污染水面的藻類,還可以作為基因工程載體等,從而讓大學生掌握對立統一規律,科學看待問題。
(二)學習先輩奉獻科學與心懷慈善的精神
以本課題組前輩王澤霖教授為例,講解他甘于奉獻和大愛無疆的感人事跡。王澤霖教授主要從事禽病防疫研究,在沒有國家經費資助的情況下,他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取得豐碩成果——獲得3項發明專利和12個新獸藥證書,創建重大禽病病毒種質資源庫,創立濃縮滅活聯苗研發平臺,攻克多種重大禽病防疫難題,被業內人士稱為“雞寶寶的保護傘”。他為國家禽病防疫事業奉獻畢生精力,做出了杰出貢獻。他采取和企業合作的形式,走出了一條以服務生產促教學科研,以教學科研提升服務能力的良性循環道路。
他生活節儉,對自己“摳門”,但對公益事業毫不吝嗇。2008年汶川地震,老先生不但在學院為災區捐款,而且自己還通過匯款方式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此后,他為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分會捐款100萬元,用于設立創新基金。2020年,老先生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畢生科研轉化所得8208萬元捐給學校。老先生勤儉節約與心懷慈善的精神值得每個大學生學習。
(三)培養大學生的專業情操和法律意識
動物醫學專業課程涉及病原微生物、傳染病、免疫、診斷及防控等多方面的理論與實踐,在病原微生物培養、傳染病診斷與病死畜禽尸體處理等各個環節都涉及法律法規。比如,講到病原微生物培養時,教師要強調病原微生物實驗廢棄物的正確處理,并以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生物藥廠事件作為警示(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生物藥廠在生產獸用布魯氏菌疫苗時,使用了過期消毒劑,導致排放的廢氣中細菌沒有被完全殺死,造成人員感染,不但影響人們的健康,而且給國家和社會造成不良影響)。講授動物疫病診斷,尤其是動物炭疽病診斷時,可以強調發現烈性傳染病不及時上報屬違法行為,介紹感染該菌的動物尸體應嚴格按照標準規范處理,否則會引起嚴重危害。在講解狂犬病毒時,可以介紹寵物與人朝夕相處、親密接觸,會加大傳染風險,因此養犬時必須注重社區文明,持證養犬,帶證遛狗,牽繩遛狗,及時清理寵物糞便,定期給犬只洗澡及驅蟲,同時注意寵物免疫和健康體檢,降低狂犬病等共患傳染病感染幾率等。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給大學生講解專業知識,而且要培養大學生的專業情操,讓他們提高法律意識。
三、結語
進行新時代,一系列關于強化和落實各級學校美育與思政教育的政策相繼出臺,美育與思政教育已被納入我國教育體系,二者培養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與不可替代性日益顯著。我國動物醫學專業的發展,離不開老一輩科學工作者的櫛風沐雨、艱苦奮斗,更離不開當代科學家堅忍不拔的態度和永攀高峰的精神。通過挖掘本專業科學家嚴謹求實與甘于奉獻的精神、心懷慈善及勤儉節約的美德,并結合本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與美育元素,推動思政教育、美育浸潤式培養,以提升動物醫學專業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強化他們的職業認同感,培養一批思想端正的高水平、高素質、創新型動物醫學人才。當然,要達到上述目的,教師還需要提升思政和美育素養,注重個人儀表美、舉止美和語言美,這樣可以給動物醫學專業大學生以親和、舒適、可信的感受與體驗。
參考文獻:
[1]游春明.“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開展美育工作路徑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0(3).
[2]夏燕靖.尋找美育抓手,以課程實施美[J].美育學刊,2020(11).
[3]趙伶俐.新時代美育的使命與實踐方略[J].人民教育,2019(6).
[4]徐彩鑫.美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實現的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9.
[5]鄧旭云.論美育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7).
[6]王琦,楊小語.高校美與課程思政的路徑探索[J].重慶行政,2020(4).
[7]劉婧怡.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的路徑研究[J].品位經典,2020(4).
[8]廖若宇.論美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補[J].現代裝飾(理論),2012(6).
[9]李花,徐進.論美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江蘇高教,2019(4).
[10]汪小又,郭婷,程丹,等.“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20(4).
責編:瀚 海
基金項目:2021河南農業大學教學規劃項目(編號:2021YB17)
作者簡介:楊霞(1973— ),女,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動物傳染病診斷與防控;王增(1988— ),女,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博士,研究方向為動物傳染病診斷與防控;李永濤(1985— ),男,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動物傳染病診斷與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