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蘭忠臣,男,黑龍江虎林人,中共虎林市委黨校,高級講師,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計算機。
[ 項目名稱 ]
該成果為2021年度黑龍江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重點調研課題階段性成果,(虎林市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21SD034)。
[ 摘要 ]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⒘质凶鳛橐赞r業為主的欠發達地區邊境縣,出現了人才體系滯后、人才資源流失、人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本文深入調研虎林人才工作現狀,查清問題,分析原因,對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議。
[ 關鍵詞 ]
人才資源;體制機制;改革
中圖分類號:C9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4.004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古往今來,人才都是強民之基、富國之本、興邦大計。當今社會,人才是科學發展必須依賴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強調過要愛才惜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培育人力資源隊伍,要著力破解怎么選對人、怎么留住人、怎么用好人問題。要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吸引更多人才為振興發展服務。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多方面采取措施,創造拴心留人的條件,讓各類人才安心、安身、安業?!?/p>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不同程度開啟了“搶人大戰”,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創新驅動都需要人才支撐。對于邊境地區來講,發展更是離不開人才的引進,如何下好人才“先手棋”、拋好求才的“橄欖枝”、讓人才留得住,成了作為邊境縣的虎林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1 虎林市人才工作現狀分析
虎林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北部,距省會哈爾濱634公里,以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地處偏遠,冬季寒冷漫長,總人口26.8萬,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欠發達地區邊境縣。近年來,為緩解邊境地區“引才留才難”這一現狀,虎林市委市政府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決策部署為指導,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在政策待遇、日常生活、培育使用等方面出招發力,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為推進虎林全面振興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1.1 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級組織高度重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吸引人才干事創業的優惠政策,通過公務員招考、事業單位招考以及參加招聘洽談會等方法引進了一批各類型的人才,緩解了人才制約發展速度的艱難處境,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1 加強黨對人才工作領導
虎林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全市人才工作。建立健全了黨政人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本地戶籍大學生、柔性引才數據庫,動態更新管理,做到人才隊伍“底數清”。
1.1.2 落實人才政策
圍繞教育、醫療、農業、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制定了《虎林市機關事業單位急需人才引進政策》,為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雙一流”本科生兌現相應政策待遇。持續貫徹落實《關于加強重點領域高層次、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虎林市柔性引才引智實施辦法(試行)》《虎林市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方案》等人才政策,為人才引進留用提供保障。
1.1.3 黨委聯系服務專家
完善市級領導聯系服務專家機制,重新調整市級領導聯系拔尖人才對子18個。已組建由縣處級領導、用人單位主要領導、單位組織人事干部、業務精英組成的幫帶導師團,制訂“因人而異”的培養計劃;利用春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走訪慰問拔尖人才、引進人才,走訪率達95 %以上。
1.1.4 “十大基地建設”
虎林市立足地方資源稟賦,扎實推進十大基地建設,已初步建立5個基地。一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基地接待紅色教育和國情教育團體及青少年紅色研學團隊150余個,共接待域內外游客5萬余人次,接待大學生500人以上。二是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哈爾濱師范大學與我市高級中學建立合作關系,每年安排英語、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專業學生到虎林市高級中學進行實習;與牡丹江醫學院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牡丹江醫學院駐珍寶島藥業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掛牌成立,吸引65名大學生加入了珍寶島“意向班”,珍寶島藥業定期邀請牡丹江醫學院藥學專業學生前來考察實習。三是高校農產品供應基地。黑龍江農墾華彬糧油經貿有限公司與上海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黑龍江司法學院、黑龍江工業學院等高校構建了高校農產品供應基地,年銷售量約25萬斤,年交易額為55萬元。四是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依托市商務局、市就業局建立了市電子商務產業園,總投資100萬元,經營面積1 000平方米,已入駐以經營銷售虎林綠色食品為主營業務的電商企業和電商網絡配套服務企業23家。五是高??蒲谐晒D化基地。珍寶島藥業虎林公司與哈爾濱商業大學藥學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將在醫藥產品研發、科技轉化等方面開展合作。
1.1.5 推進省校合作
2021年3月,虎林市委書記高運祿與哈爾濱商業大學校長鄭秋鹛簽署了哈爾濱商業大學與虎林市的校地戰略合作協議,設立虎林市駐哈爾濱商業大學人才工作站,市校雙方就校地共建、人才培養、紅色教育基地的開發利用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邀請哈爾濱工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八一農墾大學等赴雞西市紅色教育和國情教育基地——虎頭要塞博物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宣傳推介虎林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勢,吸引更多人才來虎林就業發展。
1.1.6 人才服務保障
2020年為引進高層次人才兌現安家費及生活補貼144.45萬元,2021年為珍寶島藥業公司引進人才兌現補貼2萬元,對46名已入職的高層次人才兌現相應政策待遇75.5萬元;協調教育局,為2名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協調了意愿就學小學;率先啟動人才配偶工作調轉機制,通過與用人單位、人才配偶多方協調,解決1名高層次人才配偶來虎就業問題;協調市委黨校、市高級中學等單位,為非虎林籍人才提供干凈整潔的周轉性公寓10余套,同時積極協調相關樓盤開發商,為5名有意愿購買房產的人才爭取最大的購房優惠力度;充分發揮虎林市人文歷史優勢和旅游資源稟賦,協調市文體和廣電旅游局等相關單位,創新性地為引進人才統一定做全域一站式旅游服務卡,持卡人享受5年內全域任意景點免費旅游服務等多種權益;以人才工作能力和專業特長為主導,充分尊重人才本人意愿,綜合考量接收單位的工作需求和發展需要,為16名高層次人才結合所學專業對口調整了工作崗位,做到學有所用、人崗相適;實施全域人才紅娘助力行動,聯合群團組織,開展了“相約虎林·不負韶華”聯誼活動,全市各單位80余名單身青年人才參加活動,建立聯系10余對,牽手成功3對,實現了感情留才;組織全市干部、人才開展“做楷模、當表率、人才耀虎林”典型宣傳活動,努力營造敬才、愛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1.2 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隨著虎林市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對各層次人才需求不斷增加,各單位人才現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還很不適應,加快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顯得尤為迫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2.1 引才基礎條件不具備優勢,引才難度大
在全國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虎林市在政策激勵、發展平臺、服務保障上都不具備優勢。人才發展空間小,引才資金投入不足,人才成長環境欠佳,引才難度很大,特別是高層次、高水平、緊缺型人才限于待遇、工作環境及薪酬待遇等原因招錄得較少。另外在人才住房、政策待遇、子女配偶就醫就學等方面較發達地區相比缺乏吸引力。
1.2.2 人才外流嚴重,留才難
每年虎林市有1 300名左右的考取省內外高等院校的本地戶籍畢業生面臨就業,普通本科以上學歷的有440人,有意愿留在家鄉工作的不足20 %。考入本地的非本地戶籍的公務員,由于社會保障、薪酬待遇、離父母較遠等原因,部分不愿意留在我市工作,外流較多。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外流現象也逐步顯現出來,比如醫生、教師等市場需求度高、專業能力強的人才近年來也呈現出遞增趨勢。我市教育領域引進的15名研究生已有5人辭職,衛生領域引進的7名研究生已有2人辭職。
1.2.3 基礎性人才結構性短缺
目前虎林市基礎性人才結構存在專業型人才荒、年齡斷檔、老齡化、高水平人才不足、高級職稱人才和高學歷人才比重較小、農村實用人才80 %以上為初中以下文化且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及接受事物和創新能力有待提升等突出問題。比如建立的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需求目錄中,有257個事業單位崗位需要招錄專業技術人才。45周歲以上的人才占比達到55 %,55周歲以上的人才占比接近30 %,高層次、高水平人才的占比不足10 %。雖然我市有對臨床醫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給予20萬的安家費用的優惠政策,但引進的醫療專業高校畢業生95 %以上為省內普通院校畢業生,近年來沒有引進重點院校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而且,衛生領域實行“縣管鄉用”,由于缺少發展平臺、工資和績效較少等問題,導致城里的醫生下到鄉鎮去的難度很大。
1.3 原因分析
1.3.1 經濟相對落后
虎林市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只有160億,因為經濟總量小,財政收入少,影響了人才隊伍的建設。一是工資標準偏低。引進人才的工資性收入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較大。二是吸納能力不強。由于地處偏遠,工作環境相對較差,人才的個人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對緊缺人才的吸引力較小。
1.3.2 重視程度不夠
觀念是營造人才環境的核心。有關部門對人才工作還不夠重視,講是“第一資源”,做是“第二、第三資源”,講是“戰略地位”,做是“略占地位”,在人、財、物等方面對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夠大。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還是人才意識不夠深厚,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做到用科學的眼光看待人才資源開發工作,導致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良好氛圍沒有形成。
1.3.3 引進力度不夠大
近年來,雖然虎林市通過多種渠道大力引進人才,但引進人才的總量與全市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還有很大差距。一是事業單位體制創新速度較慢。近年來,事業單位雖然進行了改革,但是工資待遇提升得不明顯,這也使得引進人才的待遇很難有顯著提高,造成人才引進力度不大。二是虎林市域內規模大的企業較少,沒有更多的就業崗位,尤其是對高端人才,這也導致人才引進的力度小,數量少。
2 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措施及建議
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要通過多種途徑,切實轉變觀念,真正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作為加快推進市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來抓,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職能職責,明確相應的職權和義務,避免交叉管理和管理空白,加大人才工作剛性考核,兌現考核結果,切實強化市委牽頭抓總、各部門各司其職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
積極爭取省級財政加大對邊境縣市人才資金轉移支付力度,重點支持邊境縣(市)建設縣級人才公寓和鄉鎮一線工作人員周轉性住房建設。對邊遠地區干部職工在工資、交通費、居住保障、補貼補助、崗位職稱等方面補貼標準給予適當傾斜。同時,改進人才評價標準和方法,放開專業技術職稱的職數限制和人才評價的條框制約,積極引導各類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流動。
進一步擴大公務員來源渠道,調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編制管理政策,暢通干部出口,保證有計劃地補充新鮮血液,提高干部隊伍整體活力。完善體制機制,暢通事業單位和參公單位與公務員單位之間的流通,逐步消除人才流動中的區域、行業、部門、學歷、身份等限制,進一步激發干部的干事創業積極性。
要重視和用好現有人才。用好現有人才,就是通過優化配置、培訓提高和使用激勵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虎林市現有人才的潛能和活力,提高其使用效益,促進經濟社會繁榮發展。
圍繞虎林市的主導產業以“互聯網+”模式開拓市場,支持行業、企業大力引進培養一批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人才,推動虎林市產品走出去、賣得好。采取建設物流倉庫、集中談判、適度補貼等方式,支持域內小微電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發展壯大。依托市職教中心學校、電子商務大廈等培訓資源,廣泛開展電子商務知識普及培訓,加快電子商務人才隊伍建設,支持大學生創業,入駐電子商務大廈等各類創業孵化器。
針對衛生系統“縣管鄉用”實施較難的問題,加大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外出學習的力度,給予其適當的機會和時間外出學習增長見識。全面提高艱苦邊遠地區基層鄉鎮衛生院醫生的工資待遇。制訂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或細則,明確“縣管鄉用”“縣管校聘”中交流人員的范圍和期限、產生的交通費、居住保障、補貼補助、崗位職稱、績效工資等保障措施。
參考文獻
[1]陸洋、陳東. 集安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J]. 新長征(黨建版),2020(9):41.
[2]湯新明. 構建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優勢[J]. 唯實,2020(4):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