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5G技術的發展,社會進入了短視頻爆發的時代,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短視頻內容了解社會動態。同時,短視頻的爆發式發展也為文化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文章以抖音短視頻為例,分析短視頻發展現狀,利用文化類短視頻內容,采用教學實驗法開展線上和線下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活動,指導高職院校學生強化日常英語技能,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增強學生的英語場景應用能力,培養復合型技能人才。同時,結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特點,選取學生測試數據和對學生進行訪談的方式對教學活動進行結果分析,得出文化類抖音短視頻在高校外語口語教學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短視頻;英語教學;英語口語;抖音;影響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6-0071-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新媒體短視頻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影響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2022-ZDJH-00212
一、引言
2022年2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秷蟾妗凤@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數量達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3%。十億用戶接入互聯網,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最為活躍的數字社會。短視頻因娛樂性和畫面性較強,傳播速度相對“兩微一端”也比較快,所以受眾多,涵蓋年齡范圍和地域范圍自然比其他社交媒體要廣。在看到短視頻的娛樂功能為公眾生活帶來變化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在文化傳播方面帶來的影響。短視頻作為新的“媒介之王”,在普及文化教育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文化類短視頻博主借助短視頻的傳播特點輸出文化知識,為高校大學英語課程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不僅拓展了教師的授課方式,也豐富了英語語言評價的方式。
二、短視頻發展和傳播現狀
短視頻成為當下主流的傳播形式,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精準地掌握了用戶的使用心理,讓每個用戶都能直接或間接參與到視頻創作和傳播之中,用戶角色也從信息終端轉而成了信息始端,成為傳播產品中的主角,這些變化都激發了用戶自發傳播的積極性。
5G網絡在下沉市場的降價提速,短視頻應用呈現準入門檻低、觀看便利、社交功能完善的特點,因此短視頻對下沉市場新網民的吸引力和拉動作用最為明顯,成為新網民最優先嘗試的視頻類內容。以抖音APP為例,其平臺日均活躍用戶高達3億人,隨著運營越來越精細化,其具有差異化的優質內容仍然可以獲得好的流量推薦。隨著內容不斷豐富多樣、MCN機構的發展和商業變現模式的不斷成熟,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短視頻將成為互聯網用戶必不可少的主要娛樂方式,短視頻傳播過程中也蘊含著更多的市場機會。抓住這些市場機會的人們不僅將帶動這個行業發展壯大,也將帶動整個市場規模不斷壯大。2020年中國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1408.3億元,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李良榮教授曾稱,“短視頻將成為未來新聞發布的主要方式”。總而言之,從內容創作和傳播方面來看,短視頻擁有高效的產出和高速傳播等特點。
三、文化傳播與短視頻相結合——以抖音為例
結合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可以看到,我國的短視頻用戶規模達9.34億人。龐大的用戶群體促進了短視頻的創作與傳播。作為短視頻應用頭部代表平臺,抖音的用戶規模再創新高。抖音作為一款爆火的視頻娛樂應用,也對文化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并且文化類視頻的創作者借助新媒體短視頻的各項優勢加速了原有知識新角度解讀的傳播。
傳統媒體對文化的傳播大多停留在紙質媒介,場景化運用能力較差。借助抖音短視頻傳播知識,可以就每個知識點在不同場景下的運用進行深入闡釋,增強知識運用能力。相較于傳統的知識傳播的一些平臺,自媒體短視頻擁有更多的優勢,例如,其視頻制作的場景更為豐富,獲取知識的渠道更加多樣,學習時間更加靈活,這大大提高了知識內容的接受率。傳統的知識傳播大多利用有限的版面、有限的節目時長或者課堂時間來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知識內容在容量和渠道多樣性上的傳播[1]。抖音視頻錄制的操作性較強,這使人人都能成為文化創作者,體現出視頻敘事主體的多元化和泛化,增加文化傳播源頭數量。對比傳統媒體,抖音短視頻除了便于操作之外,互動性也相較于傳統媒體更強,具有一定的社交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戶應用的依賴性[2]。抖音文化類短視頻創作者大多數還帶有本人角色的性格,這增強了文化知識傳播的趣味性,甚至知識分享者也能成為知識的一部分,拉近了與受眾的心理距離。
四、抖音文化類短視頻應用于高職英語口語課的影響
本研究問題圍繞抖音短視頻的引入是否能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來開展。選取兩個授課班級,分別為實驗班(1班)與控制班(2班)的學生參與研究。在授課內容相同的情況下,實驗班的學生將被引入抖音英語類學習短視頻資源進行口語學習,控制班的學生按照正常教學計劃進行口語學習。開始之前,教師對兩個班級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測試,以保證兩個班級整體學生的學習情況相對一致。
選取的抖音英語類學習資源涵蓋情景對話配音和模擬、英語國家文化知識學習、日常英語口語表達學習等;關注的抖音英語知識創作者主要有@京城小老外、@GG沒有Hadid、@老外的世界、@Bingo教你說英語、@地道英語口語、@嘴英國、@TBoss英語、@英語蛋妞老師、@Andrew Cap、@TeacherGwen。
(一)抖音短視頻應用
結合以上抖音英語類短視頻資源,教師將在課前結合單元學習主題,安排不同形式的英語學習任務,例如,短視頻給出的情景對話模擬和配音,根據短視頻中的外國文化現象,對比找到我國文化中是否也有此類現象,并用英語表達出來。通過練習不同的英語口語學習任務,對本單元學習主題有一定的了解。課中環節,在口語課和閱讀課中,教師穿插抖音英語文化知識,從中國人的角度看待英語國家文化和從外國人角度看待中外文化等短視頻資源,例如,第一單元的“Orientation Week”(新生周)這樣一個主題,可以通過外國人的抖音短視頻了解國外大學的迎新周到底有哪些活動,從而對比我國大學迎新周的活動種類,達到一種文化對比的學習效果。
(二)學生測試結果
在開始教學實驗之前,對兩個班級的學生口語成績進行前測,測試的主要內容由三部分組成:個人自我介紹、片段朗讀和情景主題問答。主要測試學生的詞匯量掌握情況、口語表達的流利程度和中外文化內容了解程度。因為所在學校的學生為高職院校學生,所以在設計英語口語前測內容時,大部分題目將結合其專業來設定。測試結果數據分析見表1、表2。
由以上測試數據可知,兩個班級的學生口語水平在授課前無顯著差異。
在經過一學年的大學英語課程學習后,實驗班的學生除了能學習教師提供的抖音短視頻資源外,部分學生還能進行一定的自我創作并在抖音發布。在學期末,教師對兩個班的學生英語口語進行了后測。后測試題的題型與前測一樣,但在試題內容的難度上稍高于前測試題。測試結果數據分析見表3、表4。
由數據結果可得出,在進行了為期一學年的教育實驗后,實驗班的學生口語測試成績與控制班有了明顯差異,實驗班的學生整體的英語口語成績明顯好于控制班。
(三)學生訪談
針對以上的實驗測試數據,教師又與兩個班的學生進行了訪談溝通。在溝通中發現,實驗班的學生普遍反映出對抖音短視頻引入教學環節十分感興趣,并且也都愿意繼續這樣的學習。平時在觀看抖音短視頻時也會更多地留意與英語學習相關的內容,會分享給自己的同學和老師觀看。在課后,也會有意無意地模仿抖音某些英語短視頻內容,這些都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某些建筑專業的學生在遇到建筑專業術語翻譯時不確定用什么詞,但他們可以使用描述性詞句來解釋這個詞是什么意思,這也是學生口語進步的一個表現。
通過對比學生前后測成績試可以發現,控制班的學生平均分數甚至出現了下降。針對這個現象,教師與控制班的學生進行了訪談溝通。控制班的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有專升本的計劃,而專升本的英語考試中并沒有英語口語測試,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就不那么重視口語學習;還有部分學生認為英語口語的學習越來越難,所以到最后就不想再學了,產生了消極學習的想法,這些都導致班級口語測試成績降低。但對比個別學生的兩次口語成績,還是有所提升的。
(四)抖音短視頻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影響
1.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如今,大多數大學生從小就生活在互聯網和手機陪伴的環境下,所以對社交媒體的熟悉度和依賴度較高,教師可以引入他們熟悉的新媒體短視頻內容開展口語教學,這樣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加入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學生對短視頻的接受度比較高來拓展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短視頻的傳播不僅給學生上課帶來了變化,還為豐富和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提供了便利。
2.全方位輔助英語口語教學[3]。課堂教學時間和內容都是有限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好課堂之外的時間加強學習。抖音短視頻通過抓取大數據,可以為用戶推送其感興趣的內容,這一點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口語學習內容,從而減少學生沉迷娛樂內容的時間。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等環節,教師都可以利用文化類短視頻資源吸引學生參與學習,甚至在疫情期間也可以利用短視頻輔助線上教學各個環節。個別學生通過抖音平臺發布了英語口語學習的自主創作內容,不少學生在看到有關英語口語學習的有趣內容后將其分享給了自己的同學和老師,帶動了彼此共同學習。
3.師生互動積極性提升。傳統的授課方式大多以課堂上教師講授的內容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學生也都適應了這樣的學習方式,同時多數學生表現出對學習的懈怠甚至厭倦。但在大學課堂上融入受學生歡迎的短視頻后,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發生了變化。教師授課過程中引入的短視頻資源可以讓學生產生共鳴,進而提升課堂上師生互動的積極性,利用智慧教學軟件,學生們的發言就像評論一樣,課堂氛圍非?;钴S,這也是對授課教師的一種肯定和鼓勵,對后續的教學反思和提升教學質量有巨大影響[4-5]。
4.創新教師的教學方式。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基本延續中學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學生聽為主,特別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不高。而加入短視頻之后,在英語授課過程中,教師明顯感受到了變化,不管是課前引導預習、課中互動,還是課后利用短視頻練習鞏固,學生都樂于參與其中。這給教師授課帶來更多的啟發,也鼓勵教師運用最新的短視頻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張口說英語,改變了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同時也吸引教師作為短視頻資源的創作者加入其中。
五、結語
短視頻作為新興媒介被應用在高校外語教學中,并且被越來越多的教師使用,其傳播特點決定了受眾更廣泛,學習的資源更加豐富。短視頻可以使更多精細化的文化教育內容集中在更短的時間內展現,方便用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教育和短視頻的合作也為將來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蔡瑞.短視頻平臺中的知識傳播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20:29-31.
[2] 王友帝.助力傳統文化短視頻大有可為:以傳統文化在抖音上的傳播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9(9):14-15.
[3] 金婷.短視頻在大學課堂中的價值與運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20:29-32.
[4] 王云飛,甄紅菊.高校短視頻傳播英雄故事的對策探析[J].中國報業,2022(2):82-83.
[5] 范彬.傳統媒體的短視頻傳播策略探析:以抖音短視頻為例[J].傳媒論壇,2021,4(14):74-75.
作者簡介?孫勝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