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炘成


詩言志,從這些小詩字里行間可看出,鐘美九十猶健,其養生之道其實很簡單:心態佳,多動腦,節飲食,不攀比,邁開腿,睡眠好。長年如此,焉得不長壽?
去年老年節期間,貴州老藝術家委員會聚會,老友歡聚,言笑晏晏。其中林鐘美是我相識數十年的故舊,久別重逢,握手寒暄落座后,他從挎包里掏出一本小書贈送予我,書名《鐘美小詩集(林鐘美九十歲紀念)》。
“啊!仁兄九十高壽了?實在看不出來啊!”我只知道他年長,但想不到已是年入九旬之人。他笑著回答我:“不敢言高壽,才滿九十。”
我省新聞界、文藝界上了年紀的人,大多熟悉林鐘美這個名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還是一名文學青年,喜歡“爬格子”給報刊投寄些“豆腐干”小文。鐘美時任職貴州日報社文藝編輯,始有文字之交。八十年代我從教育界轉自新聞界任職,并參加一些協會、學會活動,我們見面機會增多,不時還同桌做做“四人功課”(國學大師梁啟超對打麻將的戲稱),但對他的經歷不甚了了。這次從他惠贈我的“小詩集”中,方知他生于1923年9月,江蘇丹陽市人。1949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3年轉業到上海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所,1954年調干入復旦大學新聞系,1958年10月畢業分配到貴州日報社擔任文藝編輯,1 987年調任貴州老年大學副校長兼《晚睛》雜志主編,至今為名譽總編。數十年來,他一直在貴州這片熱土上辛勤耕耘,本職工作之外筆耕不輟。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從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論著有《文學創作初探》,散文集《筒車聲聲》,話劇劇本《魯迅與瞿秋白》等。如果他把自己這大半生的文章作品都匯集出版,至少也有十多本了。這次他自費印制這本《鐘美小詩集》的“自序”中說:“近三十年來,出書要自己掏錢了,于是我再也沒有出書的興趣。今年我滿九十,突然心血來潮,很想將自己過去發表過的作品,匯集出個文集以資紀念……想來想去,最后決定出一本字數不多的小詩集,自己可以隨手把玩,自我欣賞,自得其樂。”他這本小書扉頁,有幅他佩戴2019年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的照片。
鐘美兄的這本不足百頁的小詩集,率性自然。我于詩歌特別是舊體詩素無研究,不敢置喙妄加評論。但翻閱過目,從一首首小詩中,我倒是明白了他年至九旬,依然精神矍鑠,走路抬頭挺胸,無需拐杖,頭腦清醒,這把年紀依然能詩能文,參加社會活動,笑聲朗朗,不時還與親朋好友做做“四人功課”并屢有斬獲的養生之道。
且看他的幾首小詩。《九十偶成》:“人生九十古來少,閻王不叫就不了。不了你就好好活,順其自然就是好。”《七十打油》:“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到古稀盼期頤;只緣老蠶絲未盡,更有凡塵未了情。離卻名利少煩惱,樂為兒孫添余蔭。莫笑老朽賓朋少,斗室正好忙筆耕。”《鐘美養生詩》:“難得老來做頑童,魚兒入海鳥出籠;除去重擔一身輕,快樂孕育長壽翁。”又:“人老先從腳下起,堅持運動莫遲疑;不須登山和蹦跶,每日散步五公里。”又:“不羨甘肥口福好,堅持每餐七分飽;贏得身輕并體健,逍遙自在活到老。”又:“君欲長壽向龜學,睡眠賽過神仙藥;通體和諧氣息勻,一覺醒來好快活。”《麻將謠》:“三五老友玩麻將,快樂養生第一樁;活動手腦防癡呆,一心要做長壽王。”……
限于篇幅就不再列舉了。詩言志,從這些小詩字里行間可看出,鐘美九十猶健,其養生之道其實很簡單:心態佳,多動腦,節飲食,不攀比,邁開腿,睡眠好。長年如此,焉得不長壽?
我今年82歲,鐘美兄長我9歲已91歲高齡了。去年聚會席間我舉杯祝他延年益壽,并說只要我也能九秩尚在,他過期頤百歲大壽時莫忘了請我去小酌一杯,他笑曰,一定一定,共同保重一定有這一天。但愿人長壽,彼時舉杯再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