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靜
本欄目由貴州省律協勞動專業委員會提供專業的法律支持。貴州省律協勞動專業委員會是貴州省律師協會下屬專業委員會,擁有貴州省屬34名律師,積極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如果有相關的法律問題,讀者可撥打“維權熱線”0851-86407423,也可以在“晚晴雜志”微信公眾號留言,《晚晴》雜志與貴州省律師協會下屬專業委員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服務。
子女盡孝是法律賦予子女的法定義務,百善孝為先,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大千世界,每一個家庭情況都不同,在一些家庭關系中,子女不盡孝,老年人甚至被虐待的事件并不鮮見。
那么,當老年人在遇到自己的子女不盡孝時,如何從法律上進行維權,對此,筆者進行如下梳理和闡述。
老年人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
我國是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國家在立法和政策上都非常重視老年人群體的合法權益。與老年人合法權益保護的相關的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
子女盡孝的法定義務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子女盡孝的法定義務為贍養義務。子女對服務的贍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子女要為老年人提供經濟上供養。二是對老年人進行生活上的照料。三是對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四是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老年人維權救濟途徑
當子女不盡孝,老年人得不到贍養甚至被虐待時,可分別采取以下途徑進行維權。
(一)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救濟途徑
當老年人的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老年人,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若成年子女拒絕支付贍養費或拒不提供贍養幫助的,老年人可以向社區所在的民事調解中心申請調解;也可以向所在社區的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提供相關法律代理服務;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于老年人追索贍養費和已產生的醫療費,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裁定先予執行;同時,對于此類案件,可以向法院申請減免訴訟費用。
(二)老年人受到虐待時的救濟途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當老年人預感到子女對其不孝的行為會對自己的生命、健康構成現實危險的,應及時向所居住的社區反映,或直接撥打110報警等。
所在轄區的公安機關派出所有法定義務,對正在實施虐待的家庭成員的家庭暴力行為予以制止。子女實施虐待行為,情節嚴重的,公安機關可對子女作出五日以下拘留、警告的治安處罰。對公安機關作出的相關出警記錄、告誡書、傷情鑒定意見等,可以作為認定子女實施家庭暴力的證據。
受到家庭暴力的老年人,還可向自己居住地或子女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根據自己受到家庭暴力的不同情形,要求法院通過保護令的方式進行人身保護。保護令具體內容包括禁止子女實施家庭暴力:禁止子女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責令子女遷出老年人住所及其他人身安全措施等。
(三)涉嫌虐待犯罪的救濟途徑
我國《刑法》第260條規定了虐待罪犯罪情形,即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以打罵、捆綁、凍餓、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給治病或者強迫作過度勞動等方法,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情節惡劣的行為。同時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當子女不孝的行為已經對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權造成傷害,或者情節惡劣的,則涉嫌構成虐待犯罪。
我國刑法對于虐待罪實行“不告不理原則”,即由老年人本人向法院起訴。如果老年人因受強制、威嚇等而無法向人民民院起訴的,也可以由人民檢察院代表這類老年人向法院提起公訴。被虐待者的其他近親屬也可以控告,有關單位和組織也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檢舉揭發干涉,由人民檢察院查實后提起公訴。若犯本罪,已致老年人重傷、死亡的,不適用“不告不理原則”,屬于公訴案件,由公安機關依職權立案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