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剛結束,赤水市石堡鄉益群村的石斛種植園里就呈現出一片忙碌的景象,20余名工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正背著背篼采摘石斛。退休干部、“五老”人員袁大芳正在對工人開展技術指導。“石斛不可以直接用手摘,一定要用消過毒的干凈剪刀采摘,而且采摘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直接從根部剪。”
石堡的氣候和地形非常適合種植石斛,遍布種植園的石頭上長滿了石斛。據悉,該石斛產業園帶動周邊群眾2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每人每天收入達80元。村民袁某說:“像我這種60多歲的年紀,在家門口能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還能照顧家里,真是太方便了。”
昔日的荒石碓,成了如今的聚寶盆。石堡鄉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擴大種植園面積、引進優質石斛品種,搭建市場銷售平臺,通過務工收入、利益聯結分紅等方式,不僅既把集體經濟發展的有聲有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又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得到了實惠,把小小的石斛變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赤水市石堡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