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琴
摘 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在“雙減”政策指引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的大腦動起來。所以,問題引導法在課堂活動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問題引導;深入思考。
引言
問題引導法是指一個用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加強學生自主思維鍛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教學方法。我們需要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相應的教學重點,然后通過設問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解決相關問題,由此來逐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與理解能力,為最終實現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做鋪墊。
一、問題引導法的內涵概述
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問題引導教學法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活動中,把課本中的知識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出,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索,由此來培養學生自主應用能力、增強學習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選擇課堂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對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完整地了解與掌握,同時結合各個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其配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其中,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具體來說,我們在提問的過程中,問題的性質是豐富多樣的,不僅包括封閉性的,而且也包括開放性與半開放性的。通過實踐分析能夠發現,將引導教學法與日常教學活動全面融合,能夠逐步增強課堂教學質量,確保課堂活動能夠順利地開展下去。
二、用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好的問題”的構建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我們根據他們自身實際情況,由生活中的人和事出發,創建他們最喜愛的問題情境,設計富有趣味性、挑戰性的“好的問題”,制造一系列令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鏈、懸念等等,從而激發其求知欲,營造出輕松、樂學、愉快的課堂氣氛。我們在課堂上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務必要嚴格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思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提升,結合實際問題,鼓勵學生積極表達、敢于創新的能力。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與歸納、實踐與應用、創新與 拓展等方式,來不斷地完善每一個教學過程與步驟,鼓勵學生通過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來為學生進行指導,由此能夠創設一個高效、完善、輕松的學習氛圍,最大化地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接下來,我們通過三個方面對其實踐措施展開探討。
(一)選擇具體的問題
結合學生之前的學習狀況進行分析,大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并不好,探究其原因,包括兩點:一是學生的年齡小,缺乏自主學習意識;二是教師并未確定具體的學習目標與內容,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找不到準確的方向,無法對相關問題進行精準提煉。所以,在引入問題之前,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深入思考,然后結合課本內容總結出其中的重難點,隨后明確具體的問題內容,方可引導學生進行精準學習,由此能夠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定位,從而更高效地解決相關問題。課堂提問要注意其合理性:(1)時間上的合理性。在課堂中,當學生有疑問時,教師要適時地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給他們指明正確的方向,最終達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目的。(2)難度上的合理性。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智力水平出發,提出的問題要注意“可接受性”。(3)層次上的合理性,課堂設問起引導作用,要逐步引導學生的思維,從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盡可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的空間。課堂提問要有一定的啟發性,要切中要害,問在學生難于理解的地方或容易忽略之處。要善于進行點撥,既要“點出”問題的關鍵,“撥動”學生的思維,又要“點出”思維的起點,“撥正”思維的方向。點,是為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撥,是為疏通學生思維通路,啟發想象,規范思維。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學生存在的一些新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創新,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增強學習水平與實踐技能,從而真正地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通過提問對文章內容進行歸納與整理
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若要讓學生能夠深入學習,必須要讓學生學會總結和歸納。例如: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我們需要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總結的技巧和方法,厘清每一段的具體內容,然后給予歸納與整理,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是有很大影響的。當了解這一認知規律之后,需要幫助學生逐步增強閱讀質量。由此來看,當語文教師在實施問題引導期間,務必要培養學生的總結與歸納能力。比如,當學習某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站在文章的中心思想、人文背景、作者情感等方面進行考慮,通過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內在關系,由此來深刻領悟作者的寫作思想,分析作者運用的創作手法等。
(三)通過導入問題教學法來加強拓展與創新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并且,長期固定不變,再加上課堂內容過于枯燥、乏味,讓學生逐漸喪失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必然會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不斷降低,進一步減弱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需要持續性地完善教學內容與機制,借助于網絡技術拓展教學內容,并按照學生掌握的相關知識點對其進行指導,鼓勵學生靈活運用其中的知識,由此來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站在生活層面去思考,加深記憶與理解,并進一步增強探索意識與創新精神,讓學生能夠敢于向教師提出疑問,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問題,且在思考、解決等過程中能夠整理出更多的解決思路與方法,由此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以便于對之前的學習模式不斷地調整與優化,逐步增強語文實踐應用能力與素質。
三、小結
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來鼓勵學生深入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我們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與交流,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以便于對其實施針對性地指導與幫助,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明確不同階段的學習任務,由此能夠為提高學習成績、提升學習質量等發揮積作用。
參考文獻
[1]巧妙設問破難點[J]. 張鑫.? 赤子(上中旬). 2017(03)
[2]有效設問,構建富有成效的師生對話[J]. 賴火秀.? 當代家庭教育. 2020(34)
[3]巧設問題 激活課堂[J]. 黎紅英.? 中學教學參考. 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