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文
摘要: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證券行業也受到了積極的影響,出現快速發展的局面,總的來說,證券行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而實體經濟也推動了證券行業的發展,兩者相互促進,但從當前社會局勢來看,證券行業對實體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本文主要針對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 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 證券行業;實體經濟;能力提升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就證券行業來看,我國證券市場從之前沒有指定的秩序,到后來證券市場運行井然有序,不斷發展創新,努力拓寬證券市場的商業范圍,證券行業的發展已經能夠促進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在市場中證券行業扮演者金融中介的角色,在實體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產生這種市場局面不僅為證券行業的發展提供機會,還對實體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資本市場是社會經濟資源的重要平臺
就當今社會局勢來看,我們國家的資本市場層次和結構得到了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御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沖擊,能夠積極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樣就能夠促進證券行業在新時代發展中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目前市場的發展變化和證券行業數據表明,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融資功能不斷增強,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經濟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平臺,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也在大幅提升[1]。
2充分發揮證券行業金融中介作用
在當前的社會經濟中證券行業發揮其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融通資金供需、促進產業升級、優化資源配置、滿足客戶財富管理需求等,這就對我國的經濟體制轉型以及資本市場發展起著十分積極的影響。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出證券行業的積極影響和作用,可以從一下幾點出發,提高證券行業服務于社會投融資的需求。
第一,增強證券行業提供融資服務的力度,推動并購重組,促進經濟的發展。在證券行業中,證券公司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發展方式,并且,其通過投資銀行業務很好的推動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第二,推動證券行業對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推動中小企業成長,推動民間投資的發展趨勢,促進民眾投資熱情,使其健康發展。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是其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其對融資難題一直受到社會的強烈關注。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的背景下,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得以平穩運行,而證券公司作為金融的中介,更好的促進了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中小企業發展,并且為其發展提供了融資的渠道,幫助了中小企業的迅速發展,與此同時也推動了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也刺激了民間投資,很好的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問題,對其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由于加強證券行業業務創新,才使企業順利對接資本市場,促進產業與金融業在經濟運行中為了共同的發展目標和整體效益,通過參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參與等方式而進行的內在結合或融合。根據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證券行業開展了直投業務等創新業務,提高社會資金的配置和運作效率。
中國的證券行業的發展歷程太短,并且證券市場以及相關產業產品結構目前的還有待發展。對于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產業結構完善和經濟的轉型方面,證券公司的專業服務措施還有待提高,在滿足企業和居民多元化的投融資需求中也有一定的缺陷,而且該行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也沒有形成較好的發展形式。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則需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證券行業,促進其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相適應,與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實力相匹配。
3實現證券行業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
從當前我國社會形式來看,我國經濟已進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筆者查閱相關資料,資料顯示證券期貨監管工作對、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動員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了更深一步的要求。從此看來,就迫切需要證券行業進一步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積極利用證券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獨特優勢,為企業保薦上市、并購重組、債券發行、財務顧問等提供專業化投融資服務和綜合性金融服務,為居民家庭和個人提供多層次、更豐富的投資理財產品和投資顧問服務。為使這些做工作能夠順利落實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健全多層次股票市場體系,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已形成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協同發展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為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但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薄弱環節的服務還有待加強,需要持續深化發行體制改革,繼續發展壯大主板市場、加大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小微型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設統一監管下的全國性場外市場,并探索建立區域性場外市場,同時,不斷建立健全層次豐富、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股票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使各類資源能夠合理順暢地流入急需金融支持的領域[2]。
其次,大力發展債券市場,促進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均街發展。優化實體經濟債券發行核準制度,促進債券產品創新,探索研究高收益企業債、市政債、機構債等債券新品種,吸引商業銀行、保險機構積極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另外,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管理不統一,容易蘊藏較大的風險,需要逐步形成統一互聯的債券市場,實現與股票市場的均街發展。推動市場化并購重組,加快行業整合和產業升級。拓寬并購融資渠道,創新并購重組支付手段,以融資促并購。鼓勵實體經濟以產業整合為目的開展跨境并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交
最后,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拉動消費。隨著經濟增長,居民財富不斷積累,銀行儲蓄的利息收入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投資回報的期望,利用資本市場進行投資理財日益成為居民增加財產性收入的重要渠道。為此應根據投資者的不同投資偏好、財務狀況開發適當的、多元化的理財產品,以滿足居民不斷增大的財富管理需求[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證券行業作為連接實體經濟和資本的橋梁,對實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筆者分析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旨在為研究相關問題的學者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李劍鋒.證券行業金融科技的應用現狀和展望[J].經濟師,2021(11):69-71.
[2]羅輯. 總資產超9萬億 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行穩致遠[N]. 中國經營報,2021-06-28(B07).DOI:10.38300/n.cnki.nzgjy.2021.001967.
[3] 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18 第二章 精準把脈,發揮優勢,證券行業服務脫貧攻堅展現新氣象[C]//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18.,2018:193-200.DOI:10.26914/c.cnkihy.2018.004076.4E9C2EE4-BAA7-41B0-B7BA-5D8904D03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