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晶
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在觀摩思政課智慧教室現場教學時強調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這為新時代辦好思政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
辦好思政課最重要的是提高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并取得顯著成效,但同時也存在認識還不到位的現象。為此,全黨全社會必須把思政課建設作為關乎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重要工作。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要帶頭講好思政課,積極推動思政課建設,加大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力度,形成良好氛圍。高校要高度重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思政課的建設。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建立健全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機制,構建齊抓共管的思政課建設體系,凝聚起辦好思政課的共識,形成全校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作為教育主體的思政課教師要熱愛思政課。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用心用情去教,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思政課對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的關鍵作用,理直氣壯地講好思政課,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目的。
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提升能力。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思政課教師要與時俱進、主動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要求。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堅持用科研支撐教學,始終保持一種學習狀態,做到“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潭水”。瞄準“需求側”、改革“供給側”。既要深入研究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及重大理論創新,又要不斷研究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成長成才需要,把教學重點、理論難點、社會熱點和學生特點結合起來,創新課程形式、優化教學環節,打造學生喜歡的思政“金課”,切實提升學生的獲得感。練就講道理的真本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講道理不是進行說教,而是用新時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淺出的話語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打造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懷的思政課。
辦好思政課最關鍵的是改進方法。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形勢尖銳復雜,各種錯誤觀點、思潮從不同角度攻擊或試圖瓦解主流意識形態,青年學生涉世不深,容易被蠱惑。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要走進學生心里。及時解決學生的現實關切和思想困惑,把思政課堂延伸到課后每時每刻、延伸到社會的每個方面、延伸到線上的每個角落,做到思政教育全時域、無死角,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學生的自覺追求。要堅持守正創新。既守思想性、理論性的“正”,又創親和力、針對性的“新”,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用好網絡、用活資源(紅色資源、典籍資源、榜樣資源等等)、用熟現代化教學技術上好思政課。要當好“大先生”。既要做好精通專業知識的“經師”,又要成為涵養德行的“人師”,堅持以德施教、以德立學、以德立身,做到“嚴愛相濟、潤己澤人”,培養堪當時代大任的棟梁之才。要善用社會大課堂。聚焦明理明道,切實打造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大思政課”,帶領學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讀好社會這本無字之書,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中醫藥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