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鶴
摘要:開學第一課,如何組織?這一話題,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者深思。作為具體學科任教老師,在開課伊始,如何想辦法吸引孩子們的目光,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明確本學期學習的任務,掌握學習的總體的方法,當然是最主要的。本文以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為例,對如何上好學科第一課展開了理論分析和實踐研究。
關鍵詞:語文學科;開學第一課;學習方法;習慣
告別炎熱的暑假,新的學期又開始了。學生們要升入新的年級,不少學生要面臨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學科,如何在學生開始又一段新的學習旅程之際,通過我們的教育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起點,確實尤為重要。“開學第一課,如何組織?”這一話題,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者深思。校長、班主任、科任老師這是學校教育中的三種有所不同的角色,角色不一,思考的角度亦異。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也發出通知要求全國中小學上好開學第一課。通知指出,開學第一課對于中小學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環節。好的開學第一課,以對學生健康成長的深切關懷和深情至愛,以學生關心關切關注的問題切入,以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生動活潑的形式,給學生開啟新的學年積極有針對性的引導。
筆者結合自己所任教學校實際,從一名學科任課老師角度,以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為例,談談如何上好學科開學第一課。
一、積極開場
好的第一堂課不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而是進入教室,設置好的開場白吸引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老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簡潔、風趣、親切的自我介紹還是必要的,能和學生拉近距離,讓學生對老師有個初步的了解。作為科任老師,個人認為學生逐一自我介紹這一環節可以省略,對學生的了解留待今后逐步進行吧。
二、充分備課
教師應該在第一堂課中向學生明示需要從哪些方面來學習該門課程。明確學什么,是學好的核心。第一堂課,教師應該讓學生對所要學的課本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激發學生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興趣。以三上語文第一課為例——
師:本冊教材編排有哪些特點呢?有幾個單元?我們一起來看看目錄吧!
結合編寫說明、目錄讓學生對課本的章節體系有個了解。
師:那每組課文又有哪些特點呢?跟一、二年級的課文有哪些不同?哪些課文讓你想先睹為快呢?
教師帶領學生翻看課文,了解單元結構。
師:是的,同學們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冊書的生字又有哪些特點呢?
交流:全冊書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第一次會寫的字超過了會認的字。要求認識的字排在橫條里,要求會寫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語文園地一、四、五、七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求認識的字。
三、明確要求
目標明確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直接動力。開學第一堂課,教師應該讓學生樹立學習目標,目標是學習的導航。目標明確正確,能夠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行駛。以目標為導向才能在學習中做到心中有數,學習安排才會更有主動性、計劃性和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1.課前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歸根結底,是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因此,上課之前朗誦名篇、古詩等待老師來上課,就更會學習了。
2.預習要求
老師教學新課之前,先做好預習。學生交流分享:我們預習語文時,應該讀一下課文,標出自然段。學會運用工具書認識生字詞,畫出好詞、好句,碰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當然有不懂的地方就做個記號,上課聽老師講的時候,就特別注意聽聽這個地方。教師及時鼓勵評價。
3.上課要求
上課聽講時,要學會做筆記。比如詞語用橫線做好記號,句子用波浪線標記,字用三角形或小黑點標出。重要的筆記,老師一般會寫在黑板上,把關鍵字記在書上。不懂的地方打個問號,可以當堂提出,也可課后問老師,或與同學討論。
4.書寫要求
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作業要求
(1)聽寫:每學完一課生字,老師會布置聽寫。建議不管老師布置沒有,每天堅持聽寫一課,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2)臨摹字帖:學到哪兒寫到哪兒,自己合理安排時間完成,每周五收。
(3)日記:每周根據情況不定時布置1—2次。有時會結合課文的練筆要求進行命題寫話,沒有命題時自行選材。最低要求寫夠寫話本一頁。
(4)朗讀及背誦:三年級的讀書要求從以前的指讀提高為朗讀,不用手指,有感情。每天必須朗讀課文,做到每篇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要求背誦的課文和段落必須熟背,其中學過的字必須會寫。
(5)課外閱讀:每天堅持課外閱讀,背誦《日有所誦》。時間長短可以根據自己當天的時間情況確定,建議閱讀10—30分鐘,注意積累詞句。
教師進行快樂指引,讓學生感受到重任在肩,進一步了解語文學習的新要求,從而開學第一天就按部就班地去做,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放任自流,不然補救就困難了。
有人說,習慣決定成敗。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我的語文教學輕松了不少。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相信大家也認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在一個學期里,只有開頭起好了,后面的學習才會更加輕松,才能事半功倍。
學會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對語文學科而言,對其他學科也是適用的。比如教學英語時,也可以教學生如何預習,如何復習,如何利用身邊的學習資源。
第一堂課對教師而言是平常的一課,而對學生來講卻是不尋常的一節課。所以,如何把第一堂課上得有意義,使學生難以忘懷,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就顯得十分重要。簡言之,就是教會方法,養成習慣。將注意力從假期拉回到課堂上,讓學生對未來學習充滿信心,將全副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參考文獻:
[1] 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任效峰:淺析新課程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與接受式學習[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年D6F27DA0-06EE-4863-A056-959F6EF9D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