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冬華
摘要:在教育改革新的要求之下,教師的教學質量需要進一步提升。初中英語教師應重視英語課程中的閱讀板塊教學,立足學生的認知特點,制訂個性化、科學化的教學方案,從而激發英語課堂活力,提升學生閱讀效率,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基于此,本文針對如何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與學展開研究,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對于一門語言學科來說,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普遍重視閱讀教學,希望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各種教學策略和方法不斷出現。由于學生此時掌握的詞匯量和英語基礎知識還比較少,無法很好地將中文轉換為英文,以及教師的指導不到位等各種原因,導致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效果不佳,尚且存在不少的問題。本文嘗試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改進策略兩個方面展開討論,希望對其他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一、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
在課堂上,多數英語教師還未完全轉變觀念,仍以自身為主體。有的學校英語教師隊伍年齡結構相對偏大,創新教學能力不足;或者從學校剛畢業的學生較多,教學實踐經驗欠缺,不能真正立足學生的真實需求和興趣點來開展教學。教師如果缺乏創新精神,與時代發展脫節,那么,就無法真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重點的分配上,一些教師過度重視英語詞匯和語法教學,而忽視了引導學生提升文化素養和閱讀能力。
(二)缺乏濃厚的英語閱讀氛圍
部分教師在英語閱讀活動的開展上,缺乏創新之處,導致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難以營造全員參與的氛圍。部分英語教師一味以書本為主要教學工具,只是簡單講解關于閱讀文章的內容,然后就讓學生被動進行閱讀,而學生為了盡快完成任務,草草閱讀,閱讀的興趣沒有被真正激發出來。很多教師一味對學生實行題海戰術,以此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導致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制約了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學生閱讀完畢后,教師也沒有及時給予評價反饋,并進行針對性指導和有效的雙向溝通。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還不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二、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與學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認識到,想要實現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突破,首先,就要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要從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及初中階段學生的普遍特點出發去進行閱讀教學的設計與實踐,對學生的成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對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各種錯誤要有足夠的寬容,為學生真正沉浸到良好的閱讀氛圍中去創造相應的閱讀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師隨后采取的其他教學策略和方法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價值。例如,在閱讀“Amazing things”單元的“The ghost in the park”時,教師要認識到這是一篇非常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有很強的可讀性,其中制造的懸念非常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應先為學生大致介紹閱讀材料,提出問題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在完成粗讀之后,教師要與學生展開交流和討論,考查學生是否讀懂了這篇內容,發現其中的問題并加以解決。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體驗,又能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二)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
初中學生在英文閱讀中缺少足夠的自主意識,習慣于尋求他人的幫助,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學生在閱讀材料時,碰到不能理解的地方總希望能夠和其他人討論或者由教師加以指點。所以,這里所說的自主意識并不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解決閱讀中出現的問題,而是指學生要先盡自己的能力去閱讀,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去尋找他人的幫助。而且,要讓學生養成一種習慣,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應該以自己的想法為主,不能因為他人的不同看法就輕易動搖。正所謂“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這種整體理解上的“以我為主”,不能套用到對某個單詞這樣具體的知識點上。例如,在閱讀“Schoo llife”單元的“My ideal school”時,教師就應該先讓學生自己去閱讀,給學生留出較為充裕的閱讀和思考時間,在學生表達自己的閱讀理解和閱讀感受之后,再去組織小組交流和討論,這能讓學生之間的取長補短,解決閱讀中出現的細節問題。
(三)營造濃厚的英語閱讀氛圍
初中英語教師應轉變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理念與方式,真正改變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逐詞逐句剖析講解的現狀,以消除應試教育理念帶來的弊端。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培養,使學生感受英語文化并學習英語知識。教師可以以英語教材為主,適當延伸與教材相關的課外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點、接受程度進行適度拓展,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師可以將國外的文化節日與我國的傳統節日進行對比,如餐桌文化、禮儀文化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吸引學生注意。在閱讀活動創新方面,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使其分別對英語閱讀文章中的西方文化進行閱讀,然后進行分組表演或對閱讀中的文化觀點進行辯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適當給予指導,活躍課堂互動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升閱讀能力。同時,教師在閱讀課前,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閱讀課文內容的英文報紙、雜志、小說等,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手機、計算機查找相關的閱讀內容,尋找豐富的閱讀素材,然后拿到閱讀課堂上與其他學生分享,以積累閱讀量,拓寬知識面。
(四)巧用多種媒介,注重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
眾所周知,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是一個整體目標,不能被割離開來,因此,教師在強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其他綜合能力的培養。英語閱讀文章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因而教師可以將閱讀文章轉化為聽力素材,通過多媒體、收音機等途徑向學生進行播放,讓學生聽取關鍵的詞匯、句子,然后回答教師提出的聽力問題,以鍛煉學生聽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至關重要。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方式,初中英語教師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策略,立足學生實際,關注個性化,營造濃厚的英語閱讀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英語閱讀課堂的積極性、參與性、創新性,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同時,學生受到英語文化的熏陶,能夠進一步開闊眼界,發散思維,為后續英語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玉榮.初中英語閱讀課高效教學方法探究[J].閱讀點津,2020(11):27-28.
[2]沈麗.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激活策略與方法[J].中學課程資源,2020(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