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波
摘要:現如今,隨著我國科技力量與經濟力量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也在突飛猛進,我國的教育越來越追求質量的提高,各個地區積極響應我國的教育改革,逐步由應試化教育轉向素質化教育,各科教學越來越追求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與各項能力。高中語文教學作為高中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如何運用較少的時間讓學生獲得更大收獲,是現如今高中語文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本文將對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進行分析與探討,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性
引言
高中語相對于初中語文而言,初中階段在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時大多偏向于基礎知識,并且以基礎知識為前提引導學生下一步的思考,而在高中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時,教學工作的重點是讓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不但掌握課程內容,而且要養成自發思考的習慣。就學生本身而言,高中階段的學生各項能較為成熟,大部分學生有判斷是與非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思維動向,讓學生能夠對某一問題展開深入分析與判斷,借助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在知識應用、思維邏輯以及個人的價值觀等方面有所收獲。
一、分析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的價值
就目前狀況來看,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首先,就同學們來說,高中同學面臨著高考,教師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會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各項邏輯分析能力,與此同時,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高中語文的學習會讓學生對自己生活與環境產生一個新的看法,使學生熱愛生活,讀懂社會與人生。其次,就我國目前的教學狀況而言,伴隨著社會的不斷推進,雖然一些站在教學前線的教師對個人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已經進行了調整,但是我國的高中語文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高中生對語文課程不感興趣,認為語文考試的內容與實際學習的基礎知識并不相關,寫作水平較低,閱讀能力不強,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有待改善。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就有利于解決這些問題,從多方面、全方位入手提高教學有效性,提高高中語文課堂質量。
二、分析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
2.1從教材入手,把握教學重難點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獲得知識、展開思考的重要學習工具。在教學工作開展初期,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掌握一般都是從熟悉教材開始,因此教師有必要從教材入手,正確解讀教材,在課前準備時把握教學的重難點以及針對重難點制定的高效教學方式。每本教材都有其獨特的編寫風格,每個學校都是依據自身的需求來選擇教材,教師正確利用教材文本不僅能高效的完成教學工作,同時充分地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合理掌控教材中的內容,抓住重點難點的同時要秉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學思想,依據學生需求,適當擴充教學內容。依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接納水平,對難以接受的內容進行由易到難的梯度性教學。這樣充分利用教材,研究新課程改革標準,形成符合學生的教學風格。
例如,結合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以《必修一》為例,在新課程開展之前,教師應當了解我國現如今的教育改革的宏觀背景,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同時將其轉化為教育行為,既要注重學生的閱讀鑒賞,又要注重學生的表達交流,創造性的運用教材。在學習《紀念劉和珍君》一文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體會文中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文中的寫作方式,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充分運用教材,提高教學有效性。
2.2優化教學模式,運用多樣性教學方式
如今,教師只從單方面改進教學方法遠遠不夠,教師要從整體出發,采取不同方式優化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嘗試多元性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在課上可以靈活的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既有利于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45分鐘的課堂上,另一方面有利于擴大課堂的容量,使學生能夠獲取更多知識。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教學環境,例如在教材中會遇到一些景觀或者一些事物對于學生而言較為陌生,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所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必修五》第4單元《中國的建筑》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在課前為學生放映一些中國建筑的相關照片或者視頻,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建筑的美,使學生身臨其境,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取課堂討論法,啟發法,演示法等一系列教學辦法,靈活應用,優化教學模式。
2.3課內外相結合,打造趣味性課堂
眾所周知,高中語文的教學,如果只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并且在大力提倡素質化教育的如今,教師應當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外內容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真實生活,另一方面教師也也可以拓展課外知識,這樣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通過多種素材的應用,使課程變得更加豐富。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大量的課外閱讀對于學生積累知識、提高語言應用技巧以及良好習慣的養成都具有直接的作用。
例如,針對《必修四》名著閱讀部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了解莎士比亞,同時閱讀一些莎士比亞的著作,在課上教師可以對莎士比亞進行介紹與分析,豐富課堂內容,增長學生見。再比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閱讀一些雜志書籍了解地球的相關知識,就能讓學生領會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意義。因此課內外相結合,不僅能促進學生的課內學習,同時豐富課程內容,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果想要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就要從不同角度出發,以學生為本,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個人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握多項技能,在課堂上能夠隨機應變,進而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陳麗梅. 關于高中語文教學中課堂互動模式的研究[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No.199(11):69-70.
[2]陳靜. 高中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具體應用[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No.126(1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