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幼容
摘要:對于初中生而言,英語是一門關鍵的基礎課程。從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來看,說和讀的能力是學生普遍存在的短板,而英語閱讀課堂的有效構建是提升英語運用能力的關鍵途徑。因此,探究激活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策略與方法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基于此,本文針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研究,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及對策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初中英語教師應立足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創新閱讀課堂模式,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在濃厚的閱讀氛圍中感受英語文化知識,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一、英語閱讀相關概述
在初中階段,英語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較強的閱讀能力有助于寫作,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因而,閱讀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以任務為導向,通過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英語學科的重要性。通過英語閱讀,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英語語言素材,培養語感,體會到英語文化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學方式單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會使用分層閱讀、背誦課文、翻譯課文等方式進行教學,但針對閱讀材料中的復雜句式,如英語閱讀文章的層次以及閱讀材料的文化背景,教師并未進行有效的講解。單一的教學方式造成師生互動性較差,教師缺少對學生思維的啟發,導致學生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無法獨立思考問題。
(二)學生閱讀學習態度有待端正
英語閱讀課堂構建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學生學習的態度。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習慣了積累英語詞匯、長難句,將會做英語閱讀理解題作為判斷自身英語閱讀學習情況的標準,對英語綜合閱讀能力認識不到位。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對策
(一)促進教學融合
從漢語學習的經驗中會發現,很多學生在剛開始閱讀文字內容的時候,只要了解到一些字詞的讀音,馬上就會想到其可能代表的含義,這是因為學生在以往的對話中已經說過或聽過這些內容。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說,這一規律也同樣適用。聽說和閱讀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因為缺少環境條件,所以聽說和閱讀往往是同步進行的,而這又給教師促成教學融合提供了便利條件。另外,也應該將寫作與閱讀教學整合起來,積極開展有效的讀寫結合教學。以“My ideal school”為例,這篇材料出現在“School life”單元比較靠后的部分,此時學生已經完成了對單元基礎知識的學習,有能力進行相關的對話。教師可以嘗試將學生分成幾個組,由各個小組自行將閱讀材料轉化為對話素材;或者在閱讀這篇材料之前,適時提出類似的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對話,為學生更好地完成閱讀做好準備。
(二)豐富閱讀的形式
隨著科技的發展,閱讀的形式變得越來越豐富。以幼兒英語啟蒙為例,現在有不少改編自英文繪本的視頻節目,將靜態的圖畫變成動態的動畫,提升了英文繪本的趣味性,而幼兒本質上還是在進行閱讀,還能刺激視覺和聽覺,閱讀效果較好。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說,也可以采用類似的手段或者方式,讓閱讀的形式能夠變得更加豐富,更加符合初中階段學生對閱讀活動的認識和理解。
例如,在閱讀“Travelling”單元的“A trip to Hong Kong”時,就很適合采用多樣化的閱讀形式。因為很多學生并沒有去過香港,他們對香港的了解大都來自于各種影視作品,對香港非常好奇。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廣泛搜集各種素材,將動畫畫面、背景音效和英文文字結合起來,制作成微課視頻提供給學生,這能夠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視頻的幫助下對材料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把握。如借助視頻畫面鞏固對某些單詞或短語的理解等,能很好地滿足學生在學習和心理上的需求。
(三)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在不少初中英語教師看來,評價學生的閱讀學習成果是比較困難的。如果通過練習或考試來進行評價,那么還是傳統的評價方法,會對具體的知識點過度關注。但是,如果沒有可以量化的元素,評價又會顯得過于主觀,可能導致部分學生覺得不夠公平、合理。此時,教師應該拓展自己的思路,嘗試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將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綜合起來,而且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作用,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有效的自評和互評,以及確定評價的內容和標準等,也要有學生的適當參與。例如,教師應該與學生共同商討制訂一個閱讀學習評價表,評價的項目包括學習態度和學習表現等。每次閱讀后,由學生自己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時的組員進行自評與互評,給出優、良、可等不同評價,最后,結合教師給出的描述性評價,如小組合作中態度積極等,得出本節課的閱讀學習評價,或者作為整體學習評價中的一部分。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而且能夠直接從評價中得到教師的指導。
(四)開展課外閱讀
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幫助學生奠定英語學習的基礎,了解教材閱讀材料中的生詞、句型以及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以此為基礎開展課外閱讀,拓寬學生視野,幫助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閱讀材料的選擇要與教材相關,在分析課外閱讀材料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在學習中體會英語閱讀的樂趣,豐富學生知識面。
(五)深入探究文章主題
閱讀材料的內容都是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的英語閱讀材料也是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的,不過學生在閱讀時因為語言障礙,無法有效找出文章主題,將重點放在生詞的背誦、語法的學習、層次的劃分上,缺乏對文章總體的把握。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了解閱讀材料的主題,分析作者的意圖,在學生閱讀材料時,教師設置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材料,提高學生閱讀的目的性。學生閱讀材料后,教師引導學生發表觀點,讓學生自主分析文章,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在發言的過程中還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學生的各項英語能力和素養的培養中起著重要的連接作用。希望英語教師能對英語閱讀教學予以足夠的重視,認真發現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方法展開全方位的調整,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戴亞新.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6):96+98.
[2]賴徽媛,劉杰,曾建華.淺析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20(52):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