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
摘要:新時期,隨著語文閱讀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過程,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實際,針對性地構建高效課堂,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全面提高閱讀理解水平。通過具體分析,總結了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要具備的基本特點,探索了提高語文閱讀理解水平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
引言
在開展閱讀理解教學過程,教師要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應深入教學之中,探索更加完善的閱讀理解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加強實踐水平,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基礎。希望通過具體分析,能全面提高語文閱讀理解教學研究能力。
1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要具備的基本特點
縱觀整個初中語文教學的內容來看,閱讀教學是相對較為特殊的一項,在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閱讀理解題型的分析,使其有一個基礎的了解。教師要盡可能地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得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幫助學生領會文章背后的含義和價值。部分學生在文章閱讀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不理解、困惑的現象,這是由于文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較遠,對此教師就需要加強學生實際生活與文章之間的聯絡,從而降低自己的學習難度。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加強提問,一旦遇到文章中的問題,能夠及時向教師反饋和溝通,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記憶,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教師也要主動和學生交流和溝通,了解到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難點和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修改工作內容,加強學習的成效,并且盡可能地提升學習效率。
2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策略
2.1辨析詞義,品味文章內涵
由于文章的篇幅往往相對較長,因此為了加強關鍵詞句的分析,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啟迪式的分析和學習,加強對重點段落的語義分析和背景解析,使得學生能夠有效抓住課程的核心要點。在這樣啟發式的學習過程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不僅能夠理解部分字詞的正確內涵和用法,對后續的學習模式也能夠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將其轉化為自己使用,不論是在口語表達還是書面撰寫之中,都能夠準確且高效地反饋出來。例如,在具體閱讀理解課程開始階段,教師可以將部分晦澀難懂的詞語或者句子預先進行強調,讓學生自主預習和查閱資料,了解到其可能存在的意義和背景,理清自己的不理解內容,在課程中進行重點的學習和分析,以求提升學習的效率。首先,教師要率先對文章進行大體的梳理工作,找出本篇文章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字詞,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查閱和分析,并且加強一定分析的方法進行教學工作,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梳理、判別分析,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部分詞語會存在一詞多義的情況下,此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情景下分析。針對學生出現理解困難的部分字詞,教師則需要結合故事背景、歷史情景等進行充分的分析,直到讓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字詞背后的含義和價值,讓閱讀教學的意義升華,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的綜合性成長。
2.2細讀精品,體會課文情感
對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來說,在部分如散文、小說的學習過程之中,除了表層的含義以外,還囊括了部分深層次的思想感情,而上述的內容正是文章的核心主旨和中心思想內容。所以,在進行文本閱讀教學時,教師要選擇一些更具意義,蘊含豐富情感的語句片段,并設置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品讀,而在這樣的品讀過程中,學生也會慢慢地加深理解,掌握文章內部的深厚情感,并與作者產生劇烈的情感共鳴,加深學生的思想境界,讓學生體會課文之外的意思。例如,在閱讀學習的提問的過程之中,經常會出現問題如何判斷文章的中心立意,學生往往對此類問題沒有把握。教師此時應當穩定學生的心理,讓學生著重分析問題的共通點,并且有效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此類問題首先需要引導學生貫穿式地閱讀文章內容,找出其中內涵豐富的文章詞句,并且做好批注工作,為后續的分析奠定基礎。其次,再讓學生就重點詞句進行逐一的分析,結合故事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分析文章的主基調,達到正確回答問題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方法也能夠讓學生進一步豐富思想表達,實現綜合性的學習效果目標達成。通過細讀精品,能全面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利于構建高效課堂,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實用性閱讀技巧。在具體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體會閱讀內容,加強情感理解,不斷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全面提高綜合水平。
2.3分析結構,掌握文章技巧
文章結構是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找準文章主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能夠幫助學生高效率、高質量回答文章分析題目的關鍵之一。對此,教師就需要加強學生對文章結構分析的學習工作,使得學生能夠從文體、文章敘述手法等方向對文章結構進行理清,分段式的進行文章分析工作,從而降低學習的難度。文章結構是分為多種基本類型的,它也包括總分總,總分,分總等等。在介紹不同文章結構的過程之中,教師要進行舉例表達,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其次,不論是什么文章結構,其每一段落都會有中心主旨表達的句子,因此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關鍵句子的分析,使得學生能夠盡快掌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和核心思想感情,即使是在面對較長的文章分析或者多篇文章分析的時候,也能夠得心應手快速回答問題,實現成績的提高。例如,在遇到閱讀問題教學的時候,經常會提問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是什么?此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找尋關鍵句,體會其背后蘊含的思想情感,從而實現快速答題的目標。只有找準了教學方法和思路,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才能不斷提高。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階段,語文閱讀理解是重要的教學部分,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實際,針對性地采取更加完善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能力培養,促使學生在實踐課堂中不斷提高綜合水平。希望通過具體分析,能總結高效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馬艷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分析[J].科技風,2020(06):109.
[2]宋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20,18(05):189+191.
[3]謝鴻芝.核心素養下培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才智,2020(03):102.
[4]陳朝靜.讀議講練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育觀察,2019,8(0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