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柱超
摘要:現階段,為了全面加強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實際,針對性的構建更加完善的教學體系,加強學生能力培養,全面提高語文閱讀理解教學效率,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希望實踐研究能進一步提高閱讀理解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策略
引言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在語文閱讀理解教學過程,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針對性的構建更加高效地教學課堂,激發學生探索興趣,促使學生全面提高語文綜合水平。通過具體分析,從多方面研究了具體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中,要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加強重視,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閱讀理解的教學中,使學生對閱讀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從而進行思考以及感悟,受到閱讀文章中內容情感的熏陶。教師可以通過對良好閱讀氛圍的營造,根據學生的興趣尋找合適的閱讀作品,使學生可以有更好的閱讀機會,從而對閱讀產生興趣。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從書籍中吸取知識,并將這些知識運用在自己的學習中。當初中學生對閱讀理解產生興趣后,就可以對學生的智力以及能力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開展閱讀理解教學使獲取更多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在閱讀中體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學生喜歡閱讀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閱讀中,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中,要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加強重視程度,并對教學策略進行合理的優化,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帶領學生們對文章內容進行品位,對文章中優秀的文采進行欣賞,從而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如《岳陽樓記》這篇經典內容,教師可以先進行有感情地范讀,讓學生對洞庭湖的氣勢磅礴進行初步了解,然后讓學生們閉上眼睛,用大腦進行想象,使每個同學都能在腦海中創造出屬于自己心目中的洞庭湖景色。還可以安排學生用激昂的語調,將后面的內容朗讀出來,感受到作者的胸懷和抱負。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并對閱讀產生興趣。
2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閱讀
對于探究式閱讀教學來說,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將教材作為探究的內容,讓學生們進行自主閱讀,然后在共同合作下對探究內容進行討論,并將學生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在探究式閱讀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將語文人文性的特征表現出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創造情境,讓學生們開展自主探究,在提出質疑后不斷探討最終獲得結論。利用探究式閱讀教學的方法,作為教師,要善于傾聽,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遇到問題后所產生的看法也會不同,那么教師要對學生的疑惑點進行重視,然后適當的給予指導,并為學生創造提出質疑和探究的機會,使初中學生的主動性以及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在學生提問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從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激發,使學生養成善于提問的習慣。如在開展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布置課前作業,讓學生對課文的時代背景以及課文出處進行查詢,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將所查詢的知識進行介紹,當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那么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學生們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然后進行歸納和總結,最后將問題進行解決。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們可以通過自身的能力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探究式閱讀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位置,對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培養,有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的效率。
3教授閱讀理解技巧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中要將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技巧作為重點,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開展閱讀理解教學,這樣可以對學生閱讀訓練中的問題進行發現,初中學生在閱讀內容的理解上存在過于單純的情況,在閱讀理解思路上也較為混亂,所以教師要將閱讀理解的相關技巧教授給學生。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經驗,加上在閱讀文中后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對閱讀的內容進行分析,從而對文章的實際表達含義進行領悟。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們可以在自己的知識聯想中對文章作者的實際創作目的進行推測,并對閱讀文章后所出現的問題進行理解,從而提高初中階段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可以選擇逆向思維的方法開展。第一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第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閱讀理解情況,讓學生對閱讀內容的主旨進行重視,從而使學生對文章的核心思想進行掌握;第三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時的速度和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的進行閱讀。
4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開展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教師要充分重視文章的總結,并對學生分析能力進行培養。當初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文章分析能力以及總結能力,就可以在閱讀速度和效率上進行提升,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閱讀題目,保證閱讀技能的訓練是具有有效性的。教師對學生閱讀中出現的要點等內容進行總結和訓練,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達到全面優化學生閱讀總結能力的目的。教師可以選擇不同題材的閱讀內容結構和要點安排給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細致的閱讀,在閱讀內容風格上也要選擇不同的,如議論文、詩歌、小說等,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對閱讀內容的重點進行總結,從而對文章的中心進行把握。學生在對不同風格文章閱讀時,也能對不同題材不同風格進行熟悉,從而在后續的閱讀中更快地找到重點,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結束語:
總之,通過具體分析,根據初中階段語文教學實際,探索了提高語文閱讀理解水平的措施,希望分析能加強實踐研究能力,進一步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同時也希望有效闡述,能構建高效的閱讀理解教學課堂,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祁永忠.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創新實踐探析[J].科技資訊,2020,18(14):166-167.[2]丁立志.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09):195.
[2]羅海明.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探索[J].才智,2020(06):201.
[3]趙玉強.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提升的研究[J].華夏教師,2019(3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