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需要尋求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在高校錄取中納入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后,高中教育尤其需要重視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針對不同水平學生的教學活動,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教學質量
引言
高中化學教學中,相關理論性知識點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大難點,教師在授課中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更要通過討論、練習和實踐來鞏固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新課程改革強調給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挖掘學生潛力,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通過學習化學課程,強化對科學探究的理解,明白生活化學現象中蘊含的知識理論。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沒能認識到這點,覺得化學學習的目標就是獲得好成績,以致一些學生不明白化學學科的價值。
(二)教學模式不能帶動學生的興趣
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依舊是“填鴨式”教學。學生在“填鴨式”教學中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并且一節課接收了大量的化學理念以及化學公式,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困難。且教師為了讓學生盡快地掌握知識,還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題海戰術雖會幫助學生增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失去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學生一味被動接受知識,導致化學課堂的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教學模式的單一枯燥,是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難以調動起興趣的原因之一,而教師不及時改革創新化學教學模式,將難以提升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二、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設計教材內容
一直以來,化學學科教師習慣了用教的目標來代替學的目標,教學中把重點放在如何讓學生快速掌握相關知識上,忽視了對教材內容深度理解。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并不高,教師在新課改理念影響下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關注學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思維能力。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材內容,以班級實際情況來設計問題,引導個體在思考中發展學科素養。在初中學習中,班級中的學生都學習過乙酸知識,為了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羧基知識,傳統教學中往往只是講解羧基具備酸的性質,導致其在書寫羧基和常見物質反應方程式時存在著很大困難。結合學過的知識點,教師在課堂中帶領學生根據有機物中碳原子成鍵的特點拼出甲酸、乙酸和丙酸的球棍模型,讓學生動手拼接中感受微粒觀念,從分子式、結構簡式和官能團三方面展開研究。結合以往學習的內容,教師進行設計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討論乙酸物理性質、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乙酸的溶解性,再衍生乙酸和乙醇區別,從而激發個體課堂討論的活躍性。結合已有的學科知識,教師精心設計教材內容、形成學科問題,以實驗方式驗證酸性強弱的原理和方法,培養邏輯推理素養。
(二)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小組交流是班級活動中的重要方式,以問題引發思考,讓組內成員進一步展開交流,以實驗推理過程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在本節課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思考電子定向移動產生電流,要求各小組討論形成電池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利用實驗推理來驗證猜想。課堂活動中,教師提供了實驗藥品及器材,如鋅片、銅片、無水乙醇、氫氧化鈉溶液、飽和食鹽水、燒杯、電流表等。班級學生先思考后再小組討論,探討原電池的構成條件,結合給出的實驗器材展開探究,將實驗上升到探究方法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實驗及創新意識,結合討論的結果再用動畫播放“原電池原理的微觀模型”,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形象內容,帶領學生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進行深度理解。打開思路后,組內學生進一步發散思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簡單改進,用鋅桶代替鋅棒,將銅棒插入盛有稀硫酸的鋅桶后再接上電流計,會是怎樣的呢?”由此讓學生認識到干電池的工作原理,意識到不同類型電池的原理,再結合投影進行深度理解,師生共同評價理解電池模型。課堂活動中,教師把原電池知識、工作原理和研究方法融入到小組活動中,讓他們在解決問題中培養綜合實踐能力,在討論中感受科學探究精神。
(三)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化學教學中,教師在授課中要結合班級實際學情,結合教材內容在講解中融入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生密切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在交流中促進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化學教材中,教材中的知識點適合于課堂探究,教師要基于學生“最近發展區”理論來進行教學,引導在原有知識基礎上進行思考和交流,激發出內心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將新知識內化為自身知識體系,形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仍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對學生掌握知識十分不利。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激發化學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內容,進而使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薛盼,寧順德,李思盛.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深度學習教學設計——以“沉淀的溶解與轉化”為例[J].中學化學,2021(8):4+8.
[2]張抗抗.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HSP教學設計——以《化學電源》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1(26):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