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云 趙亮 王雪菲 劉翔楠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也在其產業模式上不斷革新和優化,使其能夠快速的適應新形勢的變化與需要,例如各行業在新形勢的變化下出現了產業融合,如“新媒體融合”、“互聯網+”等,還有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旅游產業比較特殊,其自身具有強大的兼容性所以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時可以使其發揮兩個產業的融合優勢,工業旅游的身影也逐漸走入人們視野,隨之旅游+新型工業也成為了熱門話題,遼寧省作為中國老工業基地其自身工業基礎雄厚新型工業也在不斷涌出,本文將就遼寧省旅游+與新型工業融合發展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旅游+;新型工業;產業融合;工業旅游
引言
工業旅游是旅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新的形式是企業利用現有的工業生產設施、生產過程、成果成就、工廠風貌、企業文化和經營管理等工業相關因素為吸引物的一種別具特色的新型旅游項目。工業旅游發祥于上世紀50、60年代的歐美國家,其中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為代表后被多家工業廠商模仿工業旅游在發達國家被譽為“朝陽產業中的朝陽”。在中國,工業旅游的開展約在20世紀90年代,主體主要是發達城市的知名企業,在新世紀初,全國開展工業旅游的企業年接待游客數量超過5萬人次的約占整體的70%[1],在全國范圍內遼寧省作為重工業基地其工業資源豐厚是工業發展的大省,但是工業旅游起步較晚、發展不成熟,而作為老工業基地,其擁有工業企業數量全國領先,工業旅游資源豐富。所以,加快遼寧工業旅游的步伐是發展遼寧旅游業、加速經濟增長的必要之路。
一、工業旅游的概念
工業旅游是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旅游模式是一種隨人們對旅游資源理解的拓展從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產品形式。工業旅游來自于發達國家,是以工廠或者企業正在進行中的工程作為其旅游目的地來開展旅游項目利用自己的品牌效應作為旅游吸引物來吸引游客,從而也將自己的產品宣傳出去工業旅游與傳統旅游的區別在于工業旅游中人們將欣賞藝術價值的景點變成了了解科學技術的知識的工廠。
工業旅游的旅游項目主要涉及到讓游客參觀甚至于參與到工業生產的過程中來,讓游客切身體驗其工作流程來了解其工業技術方面的科學知識,參與工業生產的過程同時也增加了游客的旅游體驗,增加旅游滿意度,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重游。同時工業旅游還為游客提供了吃、住、行、游的四要素服務,工業旅游在發展過程中不僅將自己的產品宣傳出去,還將自己的企業文化發揚出去,從而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遼寧省作為東北的重工業基地其工業基礎雄厚,它的工業旅游資源也相應有許多類型,遼寧省工業旅游資源大體上可以分為工廠企業、工業遺產和工業項目三個類型。其中,工廠企業包含建筑場所、設施設備、過程場景、生產技術、生產成果、文化歷史和其他資源。工業遺產包括物質類和非物質類資源。工業項目主要指戶外在建或建成的工業工程項目,多數集中在礦產、電力和港口等產業領域。遼寧省工業旅游資源的特點也十分突出工業旅游資源因其由于其產生和發展的根源在于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所以其具有產業融合性,此外,工業旅游也十分清楚其自身地域性的特點,因此在各個城市推出工業旅游的項目時,其市場地位通常是其當地以及周邊的市民。[2]
二、新型工業旅游發展的優勢條件
(一)、政策支持
遼寧省政府緊跟時代開展樂《遼寧省產業互聯網創新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它計劃改變在2020年至2022將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實現形成現代化、數字化的新型產業形式,將其作為實現遼寧省實現高質量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遼寧省已經發布了許多相關政策,第一,技術先行,5G技術逐漸完善,可以融合5G技術;第二,加強工藝革新然后注意確保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企業發展,產業內部網絡升級,增強的網絡安全能力建設。最后,加快技術開發的整合,利用VR、APP等技術,宣傳遼寧省工業企業的知名度。
(二)、旅游資源豐富具有吸引力
旅游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對旅游需求以及旅游活動的開展有重要影響。[3]遼寧省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工業在遼寧省一直占據著獨特的地位,遼寧省的工業龍頭企業、科研人員、人才資源也十分豐富。遼寧省的工業旅游資源在各個類型領域都相當的豐富,在2004年至2006年全國公布的三批工業旅游示范點中,遼寧省共有包括沈飛航空博覽園、鞍鋼工業之旅、撫順礦業集團西露天礦、遼寧五女山米蘭酒業有限公司、沈陽老龍口酒博物館、錦州溝幫子尹家熏雞總廠工業園和鐵嶺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等21處工業旅游資源入選。[4]“鋼鐵如何煉成”的主題,不僅讓游客了解了中國工業的發展,也吸引了許多國內外游客來參觀和學習。2010年,“三普”的工作已經確認了160多種不同類別和形式的工業遺產。按照《工業國家標準與評價》的行業標準進行評價“旅游示范基地”,2017年11月21日,國家旅游資源規劃與發展質量評估委員會發布公告,宣布選取10個全國產業旅游活動示范基地,其中位于遼寧省大連的海燕世界公園被選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三、新型工業旅游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參與度低
經過走訪調查及問卷調查方式的結果來看,大部分有旅游經驗的旅游者以及未曾旅游的潛在旅游者甚至根本沒聽說過新型工業旅游,了解新型工業旅游的旅游者卻因為找不到報名的途徑而沒有參與其中。由此可見,政府及旅游部門沒有做到對新型工業旅游的有效宣傳,才導致該旅游項目的人民參與度低。
(二)、工業資源展示模式單一化
新型工業旅游的工業資源展示模式有博物館模式與創意產業園模式,較為單一,缺乏創新、宣傳、推廣。以博物館模式為例,它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工業旅游展示模式。沈陽老龍口酒廠博物館建在酒廠附近,擁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展示了沈陽百年特色白酒品牌的釀酒工藝。但是經過問卷調查,發現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人民根本完全不了解老龍口酒廠博物館,足以證明宣傳不到位。再者新型工業旅游仍處于發展完善狀態,新型工業主要還是以工業為主,所以造成了為公眾服務的人員與旅游基礎設施不足,導致游客體驗性差,逐漸流失來此旅游的游客。
(三)、工業文化影響力不足
新型工業旅游大多數是以參觀工業產品的生產工藝與生產環境以及體驗加工完畢的工業產品作為旅游項目,并沒有將工業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動過程中,沒有重視到游客們的旅游體驗感。所以形成了工業企業在發展新型工業旅游時,并沒有得到旅游者的二次旅游動機與潛在旅游者的旅游意向的一種普遍現象——過于重視工業產品的宣傳,忽略了工業文化對工業旅游活動過程中的重要性。
(四)、旅游人才缺乏
由于“旅游+”模式,使旅游產業與新興工業融合逐漸加速,導致旅游企業運營模式不斷變革、旅游者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進而嚴重影響勞動力市場與旅游就業情況。由此體現了新型工業旅游對旅游人才的重視度,大力需要優秀的旅游人才使新型工業旅游這一嶄新的旅游模式發展穩定,在旅游業擁有一席之地。
四、新型工業旅游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宣傳力度
加強對外宣傳的投入力度,通過各方媒體對工業旅游進行全方位解讀與推廣,讓工業旅游的概念走進平常百姓家,提高全民的工業旅游意識,讓人們知道工業旅游,了解工業旅游,激發人們對工業旅游的消費欲望從而打開客源市場形成發展工業旅游良好的外部氛圍。其次通過政府部門對工業旅游進行宣傳從而提高人們在工業旅游的參與度。
(二)、加強企業間及政府的合作
工業旅游作為旅游行業的一個新生事物,它的產業化發展才是雛形不夠完善所以要加強企業間的合作以及加強與政府的合作,通過自身旅游資源的的特殊性通過政府與其他企業強強聯合有計劃的整合旅游資源,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工業旅游資源模式的多樣化,并高效利用自身特點打做屬于自己的旅游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項目,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三)、創新旅游產品的結構
由于工業旅游其自身的特殊性,很多企業的旅游產品并未讓游客切身體驗導致游客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很低,所以工業旅游的產品豐富性是工業旅游的薄弱環節不利于企業發展,應該加強旅游產品結構的創新,企業可以將遠距離觀看改為近距離了解甚至親身體驗加強游客的旅游滿意度可以借鑒德國斯圖加特奔馳汽車公司,游客們不僅可以參觀公司的總裝線,還可以穿上工作服近距離與生產線接觸,吃飯時可以到工人的食堂里吃午飯,體驗奔馳人一天的生活,這樣極大的增強了旅游者的參與度、好感度以及重游的概率,再者還可以增添一些文化、娛樂、休閑設施在旅游途中還可以向游客宣講企業的文化為企業宣傳。
五、總結
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著工業旅游的走向成熟,遼寧省是東北的工業基地有著深厚的工業基礎,遼寧省新型工業旅游的進程也才剛起步,其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與此同時也會面臨許許多多的挑戰。本文也從工業旅游的資源特點、工業旅游的資源類型、工業旅游發展的條件以及工業旅游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對遼寧省新興工業進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工業旅游是遼寧省發展的重要方向,要社會企業去正視工業旅游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工業旅游的建設中去,其次政府也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政府和企業以及社會各個階層的共同努力實現遼寧省新興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動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熊花.工業旅游:新常態下我國旅游業發展的新方向[J].企業經濟,2015(12):147-150.
[2]陳巧平.探討工業旅游發展歷程、特點及開發模式[J].投資與創業,2021,32(20):89-91.
[3]陳秋圓.遼寧省用科技為老工業基地變革加持[J].小康,2021(07):54.
[4]趙亮,高迪.遼寧省工業旅游資源分析與評價研究[J].中國冶金教育,2020(01):121-124.
基金項目:遼寧科技大學2022年校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遼寧省旅游產業與新型工業化建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