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思政課程的開展質量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思政課程的融入,將專業內容與思政元素融合在一起,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思政素養,這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著積極影響。本文將探討思政課程融入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思政課程;環境設計;專業教學
現階段,各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提升專業人才的能力,需要注重多方面的培養,其中不僅包括職業素養,還需要具備思想政治素養,以此來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根據當前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缺乏思政素養,致使日后工作容易受到阻礙,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未來發展。對此,高校應該加強對思政課程的研究,深入挖掘環境設計專業中的思政元素,進而落實好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工作。
1思政課程融入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必要性
近年來,大學生的思政素養匱乏越來越明顯,致使思政課程教學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由于環境設計專業具有明顯的特征,很多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過于重視,忽略了自身思政素養的提升,從而導致部分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缺乏思政素養,嚴重影響了日后的全面發展。根據實際研究表明,多數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對專業知識興趣濃厚,如果教師將思政元素與專業教學設計在一起,就能夠打消學生的抵觸情緒,促使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輕松地接受思政課程內容。因此,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師要加強對思政課程的研究,確保思政內容可以滲透到專業教學中,以此來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進而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
為了充分發揮出思政課程的教學價值,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師要深入探究思政課程內容,將其進行有效的融合,然后實現對學生專業素質能力的培養,促使大學生能夠強化自身的實踐能力,真正具備思政素養和專業素養,從而為未來發展帶來積極影響[1]。
2思政課程融入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措施
對于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思政課程內容的融入,需要從多個方面來著手,如設計科學的課程評價模式、創新課程教學思想等,促使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師能夠實現思政課程的有效融入,從而培養出更多專業的素質人才。對此,本文將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2.1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評價模式
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中,課程評價模式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專業課程評價能夠很好地檢驗思政內容是否有效融入,如果存在不合理之處可以及時改進,以此來提升課程教學的價值。首先,課程評價模式的建立應該具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能力、成績和態度等進行全面考核,這樣可以保證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其次,課程評價不僅要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還要檢驗學生是否具備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職業觀,同時還要評價學生對未來的展望,從而為學生規劃科學的職業發展。第三,高校還要邀請專業人員參與其中,加強對先進企業觀念的引入,并采取互評、專家評價等方式來進行考核,注重學生多個方面的評價,如合作意識、思想素養等。最后,高校應該組織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倡導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將自身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這樣不僅有助于弘揚思政精神,還能夠實現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2]。
2.2明確思政課程教學目標
任何課程教學都離不開教學目標,環境設計專業也不例外。通過課程教學目標的明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以此來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現階段,很多高校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忽略了思政內容的融入,致使課程教學目標的設計并不科學,從而影響了課程教學的成效。對此,各高校要及時明確思政課程教學目標,注重培養大學生的思想素養,促使大學生能夠具備優秀的思想品德,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有助于為日后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另外,專業教師要充分發揮出引導作用,結合我國當前的國情、歷史和文化等明晰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魅力。
對于課程實踐設計,高校需要融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能夠收獲豐富的情感體驗,真正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因此,高校需要在環境設計專業中樹立情感目標,將思政課程融入到環境專業設計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另外,高校還要考慮行為目標的樹立,具體要從學生的日常行為來進行規范,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同時要建立遵紀守法的意識,這對日后發展有著積極向上的指導[3]。
2.3創新思政教學觀念
近年來,我國各高校都開設了環境設計專業,但思政教學的整體效果并不理想,這就要求教師及時創新思政教學觀念,重視思政素養需求,盡快脫離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此來實現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實。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的環境設計專業都已經創新了思政教學理念,包括景觀、建筑等,這就需要堅持以環境設計專業理論為核心,并借助思政課程內容來做輔助,以此來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體系。通過思政教學觀念的創新,高校更加注重對學生思想行為的規范,實施專業教學與思政教學兩手抓的方案,促使學生能夠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另外,高校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時創新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并將思政教育滲透到其中,確保學生能夠認識到思政元素在環境設計專業中的價值,進而主動參與到各項實踐活動中,有利于優化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成效[4]。
2.4深化思政課程教學內容
在開展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時,高校要注重深化思政課程教學內容,通過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核心價值體系,并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來積累經驗,有助于掌握更多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方法,以此來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要注重色彩運用教學的開展,以紅色應用為示范,教師可以將紅色文化教育滲透到其中,并融合紅色文化意義,促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我國的優質思想,繼而建立愛國意識。另外,教師還要將德育內容與專業教學相融合,引導學生去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到愛護環境、遵守社會秩序等,不斷加強對思政內容的認識,從而實現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
結語:
隨著專業領域的發展,環境設計專業需要學生具備綜合素質,這樣才能滿足當前的社會需求。對此,教師應該加強對思政課程內容的研究,及時創新專業教學觀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思政素養,確保學生具備較強的知識理解能力和職業道德精神,從而為日后就業打好基礎。另外,高校還要抓住新的發展挑戰和機遇,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并加快環境設計專業的革新,這樣才能為該領域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專業人才,繼而推動環境設計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邱偉光[1].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0(7)
[2]陸道坤[1].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0(3)
[3]成桂英[1].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三個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0(9)
[4]徐丹[1],尹雪娜[1],馬世坤[1].基于大學有機化學開展“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0(10)
項目名稱: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課程思政”專業資源素材庫——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