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和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2015〕10號),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響應關于全國首個家庭教育宣傳月的活動號召,近日,廣州市海珠區唐蔚雯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以下簡稱“唐蔚雯名師工作室”)參與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一、啟動家庭教育宣傳周
5月14日,廣州市海珠區婦聯、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等職能部門攜手在廣州地鐵博物館舉行2022年海珠區家庭教育宣傳周啟動儀式暨海珠區“‘紅茶書屋伴你,依法帶娃科學育兒”活動。唐蔚雯名師工作室等廣州市海珠區內17個市、區“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入室成員參加了啟動儀式。活動中,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德育教研員管開封作“‘雙減政策背景下開展家校共育工作的實踐和思考”的主題發言,在發言中特別介紹了唐蔚雯名師工作室的工作特色。
啟動儀式上,唐蔚雯名師工作室成員高峰教師參與了廣州市海珠區“家校社共育”名師聯合學堂成立儀式。
二、“雙減”政策背景下舉行家校合作共贏策略研究專題研討會
5月13日,由廣州教育學會中學班主任專業委員會及唐蔚雯名師工作室共同組織的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舉行。研討會上,廣州市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辦公室主任蔣亞輝作主題為“‘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全員家訪的思考”的講座。蔣亞輝從家訪的時代特征、家訪的目標和原則、家訪的主要內容、家訪的工作要求以及家訪的保障措施幾方面展開,深入淺出地闡述家訪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開展家訪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家訪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教導處主任唐蔚雯以“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實現家校合作共贏”為題進行經驗分享。她從解讀《家庭教育促進法》入手,分別從重視家庭、清正家風;持續學習、愛而有道;整合資源、家校共育三方面介紹了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拇指爸媽家長學校”在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三、“拇指爸媽家長學校”茶館活動
“拇指爸媽家長學校”茶館活動是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家庭教育活動的一個亮點,經過本學期兩期活動的精彩呈現,吸引了眾多家長高度關注及積極參與。本期活動學校特別邀請了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宋涵靜為家長作專題講座。宋涵靜首先闡述了青少年會出現哪些心理問題,然后分析了為什么青春期的學生問題會集中暴露的原因。最后為家長支招,用豐富的咨詢案例教會家長如何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而且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問題的發生。整個講座歷時2個小時,干貨滿滿,與會家長表示受益良多。
四、傳統家風美育行,開展“嶺南古琴文化親子體驗日”活動
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將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活動與傳統文化傳承與發揚有機結合,舉辦了“嶺南古琴文化親子體驗日”活動。出席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嶺南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寧蘭清,廣州市嶺南古琴藝術研究所理事李秀玲,新港街道南景社區居委會主任張綺紗,以及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副校長朱勁敏。
首先,唐蔚雯介紹了古琴文化的前世今生,向線上及線下的家長、學生和社會人士普及古琴文化,宣揚古琴藝術。接著,在古琴欣賞環節,由寧蘭清和李秀玲帶領的團隊表演了多首嶺南古琴曲目,包括嶺南古琴藝術中的愛國琴曲《關山月》、勤學琴曲《韋編三絕》、古韻弦歌《春游》《詩經·周南·桃夭》,以及嶺南琴派代表性琴曲《碧澗流泉》等,展示了嶺南古琴藝術在師徒兩代傳承人中,在家校社中的傳承與發揚。同時,呈現了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作為廣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廣州市非遺傳承基地,美育在家校社聯動的廣度,以及在學生和家庭中傳承傳統文化的深度。
為表彰在古琴藝術傳播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優秀家庭,朱勁敏和張綺沙為謝寧彌元家庭、嚴瑾家庭、張鈺嘉家庭頒發了“傳統家風美育傳播大使家庭”的獎狀,也為小小傳承人頒發了獎狀。
嶺南古琴家風家校社聯活動,展示了學校作為育人主體、家庭作為育人家園、社會作為學生成長實踐平臺,三者共同作用、相輔相成的美育效果。
(廣州市海珠區唐蔚雯中小學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 供稿)B86FCB7B-49CA-44AB-8AD0-41E3BF54AD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