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隨著教學要求的不斷改革,對班級文化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也要在班級文化的建設當中教會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且通過班級文化建設能提高班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當中更加認真地學習,在核心素養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得到提高,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習能夠加強對自身的學習要求,并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班級文化建設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建立,這樣才能建設出一個符合班級整體的班級文化。教師是學生在學校當中最親密的人,因此,教師也是對學生最了解的,而班級文化的建設也能夠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
在核心素養的指引下,對小學班級文化進行建設,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更良好、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學習。通過班級文化建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是簡單的學習,而是有了更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去學習,積極地去建設班級文化,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有所得、有所學,有所進步與提高,在核心素養的影響下,使學生擁有更強烈的好奇心和熱情。但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有些學生存在不配合、調皮、難以管教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保證學生能夠積極健康地成長。
一、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現狀
在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仍是需要不斷的摸索和探尋。其背景現狀總共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由于教師這個大集體對學生班級文化建設探索的重視度不夠,很多教師認為對學生的文化教育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教師樹立一個嚴師的角色,通過“叫家長、布置超額作業、罰站”等方式使學生害怕班主任,進而不敢犯錯,這樣對學生的成長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班主任作為一個大家長,需要積極尋找正確的方式方法使學生信服。第二個方面是整個社會環境的大背景對學生的成長和教育也存在兩面性。社會環境影響每個學生的心情狀況和成長軌跡,社會環境產生的消極作用也會間接影響班級的文化建設,班級文化的建設又會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也會對班級文化藝術建設存在影響。當然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學生自身的影響因素,學生不配合教師的班級文化建設工作,有些學生會調皮,不認為班級文化建設會給自己帶來作用,因此,不與老師配合,這就會給班級文化的建設帶來很大的難度。所以對于教師來說班級文化的建設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積極尋找有效的途徑方法去探索和借鑒模仿。
二、小學生建設班級文化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對小學生的心理和學習都會產生影響,這些影響對學生的一生都是很重要的。而且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對小學生來說是具有深遠厚重的意義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通過一些班級文化建設的活動能夠有效解決學生所面臨的問題,給學生及時的幫助。通過班級文化建設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更多的愛與關懷,積極探索有效的班級文化建設,使學生可以感受到在校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一個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可以認真服從教師的管理,進而雙方實現更好的進步。另一方面,構建班級文化可以形成一種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傳統的學校教師多是關注學生成績發展,不注重學生精神世界的構造。班級文化建設可以同時關注學生學習并促進身心健康的共同發展,這樣學生才可以得到全方位更好的進步,進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提倡和倡導社會重視學生教育。最后,探索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的三觀塑造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紀律習慣有著重要作用,小學課堂已經逐步走向規范化和嚴謹化,學生通過班級文化建設能夠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學生也可以實時調整學習的狀態和方式方法,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狀態,可以更好地適應課堂,更好地進行學習。
三、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
1. 舉辦讀書活動,建設班級書香氣息
良好的班風建設對學生的整個學習成長階段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一個良好的班風建設需要有班級文化建設相支持。有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可以對學生產生很多有益的作用。學生可以在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中得到健康的成長和發展,一個好學熱情的班集體,會培養學生愿意學、樂意學的情緒,每天學生處于一個積極的班級體中,學生得到的知識和思想感悟將會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情緒也會有所調整。教師通過舉辦讀書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在課下時間能夠通過閱讀書籍開闊眼界,腹有詩書氣自華,讓學生從小就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師可以舉辦一些有關讀書的活動,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能夠緩解壓力,學生在這種活動當中也能夠學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培養學生的核心文化素養。讀書是學生階段必不可少的,讀書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教會人們為人處世的道理?!皶凶杂蓄伻缬瘢瑫凶杂悬S金屋”,通過閱讀,學生能夠學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了解到社會上所發生的事情;讀書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理解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教師可以在教室中舉辦圖書角的活動,鼓勵學生把自己看過的最有意義的書拿出來,這樣學生們可以相互借閱,這也更方便學生們閱讀圖書,能夠給學生良好的班級氛圍,這對于學生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2. 重視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建設良好班級文化氛圍
由于目前很多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大大降低。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僅使得課堂氛圍枯燥乏味,而且也會造成學生對于班級管理制度的抵抗心理,老師的批評、體罰只會讓學生對于老師以及課堂的學習環境感到害怕,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甚至過于懲戒學生更會讓學生不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對于教師的管理總是置之不理,而長期的批評同時也會造成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受到影響,讓學生不喜歡老師所講的課程。因此,教師應該全力創造新穎的教育管理模式,讓學生在這種模式中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疼愛。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對于社會和家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階段學習到的知識要比在其他階段學習到的東西都要記得深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管理方法,為學生創造出一套新穎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讓班級的管理制度能夠變得更好,對于每一個學生,教師都要平等對待,不是誰學習好教師就特別關注誰,而學習不好的學生教師就不進行管理,久而久之學生的品行道德也會受到影響,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該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進行管理,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小學階段,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培養和管理學生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不能夠忽視,無論是好的學生還是一般的學生,教師都要重視學生的自主性發展,深切地對學生進行了解,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教師的關心,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并在管理工作當中將學生視為管理的重要對象,積極開展教育管理模式工作。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小學生也會有自尊,教師一定要維護學生的想法,不能在一些小事上對學生進行心理打擊,因為心理上的傷害要比身體上受的傷害嚴重得多。通過班級管理的改變,來建設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這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讓學生的學習環境更加舒適,那么學習的興趣就提高了上來。
3. 建立嚴肅的獎懲機制,使班級文化建設風氣優良
學生要想發展,需要一定程度的激勵和懲罰機制,這樣才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一個好的班集體應該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比較強,孩子們也會在教師的表揚中形成一定的模仿和競爭意識。同樣,對于一些不聽話的學生或者學習不認真、不積極的學生,也應該有所懲罰。當然,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主要是以表揚為主,對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在這種松弛有度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才會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在數學課堂和試題上,教師可以總結錯題,按照一定的規律對學生錯題情況進行分析,例如,學生可以做出來但是沒有做出來,或者試題超綱學生還是做出來,通過一定層次的分析,多次進行總結和重疊,可以發現學生學習的狀態,對待多次完成超綱題目且做題態度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獎勵,對待學習態度消極的學生提出批評。當然,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班主任仍舊提倡以獎勵為主。在小學生英語寫作和單詞背誦中,英語對學生來說學習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這就需要學生加大學習的力度,從小探索學習英語的方法。教師可以采取鼓勵學生背誦單詞的方法,將背誦完成度比較好的學生在課堂黑板上進行展示和表揚,對于長期學生背誦不過關或者是不會背誦的學生給予一定程度的批評,進而學生在學習中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小學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獎懲機制,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在不斷的獎勵和懲罰更替中,學生可以有所成長和進步。
班級文化建設工作對學生和教師都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班級文化建設,可以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學生也能夠提高自身綜合能力。促進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發展,讓班級的文化管理工作做得更好,能夠提高學生的核心文化素養。并且在教育教學不斷發展的今天,班級文化建設工作萬分重要,通過班級文化建設的管理工作,學生可以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時刻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發展。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關心與培養中更好地發展,從小事做起,不斷提升核心文化素養。班級文化建設的探索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在這其中,可能會有種種原因停滯不前,但是不可否定的是,班級文化建設工作的探索是一件循序漸進的事情。通過積極建立良好的班風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對待學習能夠更加認真,而對朋友、老師、家長能夠更加敬重,學會尊重他人,在班級文化的建設當中提高學生的核心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