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
英語是高中的重要基礎學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根據新課標中對英語學習的要求,高中生在三年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完成至少十五萬詞的閱讀量。因此,可以看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強化對英語閱讀的重視程度,積極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英語詞匯儲備得到進一步擴展,也能夠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鍛煉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使學生的英語閱讀思維得到啟發,增加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因此,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的教學活動時,應該遵循先進的教學理念,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英語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梳理不同英語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突破英語閱讀的瓶頸,從簡單的翻譯式閱讀走入英語閱讀的核心,深刻領悟英語閱讀材料的內涵。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僅能夠將枯燥的英語閱讀知識通過形象化的形式表現出來,還可以讓學生的閱讀過程更加直觀地顯現出來,讓學生對英語閱讀能夠保持較高的熱情,強化學生的閱讀記憶,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閱讀材料的線索,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思維導圖概述
1. 思維導圖的概念
通過繪圖的方式將學習過程中的不同知識點進行連接和整理,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形象,這就是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可以更加輕松地理解一些復雜的學習內容,把握學習中的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更好地理清學科知識的脈絡,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因此在我國的教育中受到教師的青睞。在思維導圖的運用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熟悉的語言和圖表來表示相關知識點的相互關系,并通過圖像等形式簡化知識點的敘述,讓學生的概括和總結能力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因此,學生在利用思維導圖學習時,右腦會被極大程度地利用起來,接受各種音像資源的持續刺激,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提高對閱讀知識的理解程度,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的印象,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從而讓學生的學習視野更加開拓,學生的知識吸收效率更高。
2. 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
首先,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不僅能夠在微觀角度上更好地把握英語閱讀知識,還能夠在宏觀角度上把握好英語閱讀知識。高中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不僅可以將一些重點的詞匯、短語、語法、句型等內容標注出來,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圖,還能夠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意義與價值,讓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也能夠準確抓住閱讀中的重點內容,同時理解整篇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讓英語閱讀的能力不斷提升。
其次,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不僅對英語閱讀有了更高的熱情,也有了濃厚的興趣,能夠在英語閱讀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入高中學習后,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因此,想要讓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效的提升,就必須充分調動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興趣。通過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枯燥的英語知識點變得生動形象,能夠幫助學生理清不同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心理,讓學生更加主動地進入到英語的閱讀世界,探討不同詞匯、不同語法、不同文章的內涵,提高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效率。
最后,通過思維導圖的幫助,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提高英語閱讀思維能力,并不斷挖掘自己的創新潛能。繪制思維導圖是一種主觀性的行為,需要學生充分調動已學的知識和自己的學習習慣,繪制自己能夠一目了然的學習框架,將英語的各項知識點進行分類概括和歸納梳理,各種知識點更加形象具體,并通過圖形記憶強化抽象知識記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想象力和創造力開發出不同形狀和不同結構的思維導圖,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既充滿樂趣,又實現效率的提升。
二、思維導圖的具體運用
1. 優化教學流程
首先,通過思維導圖的幫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更加高效的英語預習。在進入新課程之前,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即將閱讀的課文內容產生好奇,并對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產生興趣,能夠讓學生對新的閱讀內容有初步認識,為后續的閱讀課堂做好準備。在英語閱讀開始前,教師應該積極進行閱讀材料的延伸和資源收集,讓學生能夠了解閱讀材料的創作者與創作背景,才能幫助學生對材料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在設計課前預習活動時,教師以閱讀材料的內容為核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逐漸了解閱讀材料的創作背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各種資料的收集和閱讀,補充關于閱讀材料的各種背景知識。在這樣的預習引導下,學生不僅提升了對閱讀材料的閱讀興趣,還能夠強化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讓教師與學生搭建起和諧融洽的溝通橋梁,讓課堂教學的氛圍更加融洽。在預習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激發學生調動記憶中的英語知識,充分融合各種不同的信息數據,達到舉一反三的預習效果。同時,英語教師可以將閱讀材料中的新單詞羅列出來,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不同詞匯之間的延伸關系,幫助學生把握閱讀中的重點內容,找到知識難點,從而為課堂的后續閱讀學習奠定基礎。
其次,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學生閱讀的時間。根據預習的整體水平,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三次閱讀流程,首先進行速讀再次熟悉文章的大意,隨后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找到閱讀材料中與問題相關的重點內容,最后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精讀,深入挖掘文章的情感價值與核心思想。通過思維導圖的合理運用,學生能夠與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讓整個學習過程更加順利。在第一次速讀材料時,教師要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整篇文章的閱讀,熟悉文章大意,了解不同段落的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通過簡單的詞匯和短語進行概括,將這些詞匯和短語作為繪制思維導圖的基礎。在第二次閱讀過程中,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并結合思維導圖中不同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主旨,對文章中的重要信息進行快速地整理和歸納,并從中找到教師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在進入精讀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將未完成的思維導圖進行完善,在其中填入閱讀材料中的一些細節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讓細節內容更加全面、完整,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填充細節的過程中對文章內容進行再次復習,總結文章的關鍵知識點,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這種利用思維導圖的閱讀教學方法,既符合學生學習的基本需求,同時也尊重了學生成長的客觀規律,既抓住了英語學習的整體性,又強調了英語閱讀中的重點詞匯和語句,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形成統一的整體,讓學生能夠掌握自主閱讀的正確方法。
最后,閱讀教學課程結束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檢測,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此時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回顧閱讀材料,檢查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程度,了解學生對整篇閱讀材料寫作框架的掌握情況,避免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反復機械性的閱讀,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借助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更加清晰、有條理地復述文章內容或背誦課文,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最后,以思維導圖的相關內容為核心,教師能夠為學生進一步延伸與該主題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在班級中進行積極的討論和探究,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視野得到進一步開拓,深化了英語閱讀材料的價值,使課堂教學維度得到進一步拓展。
2. 解讀英語文本知識
在帶領學生學習英語時,英語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語言知識儲備情況,這是有效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基礎。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幫助,羅列出英語閱讀材料中的重點語言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補充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明確閱讀材料中的重點內容。首先,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在英語閱讀的過程找到關鍵詞句,并通過思維導圖的引導結合上下語段的內容,了解詞匯的準確含義,讓學生能夠更加順暢地將整篇文章閱讀下來。比如在學習Like Father Like Son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文章題目進行翻譯,例如“有其父必有其子”等,隨后讓學生觀察閱讀材料的寫作形式,了解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對話說明父親在兒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整理其中的語言知識,并通過思維導圖展示出來,根據學生的思維導圖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英語閱讀的質量和效率。
3. 梳理英語閱讀材料的結構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需要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逐漸學會聯系上下文分析語篇的正確方法,掌握不同英語文章所采用的語篇結構,讓學生的閱讀思維得到有效鍛煉,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逐漸提高,并且學會英語閱讀的正確技巧,讓英語閱讀更加輕松有效。因此,高中英語應該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優點,帶領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梳理英語材料的語篇結構,按照英語材料的結構順序對段落進行分析,了解段落、語句、詞匯之間的邏輯關系,認識到作者如此安排文章結構和內容的理由。例如在學習The City of the Future這篇閱讀材料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閱讀材料中描寫未來生活的三個主題:生活科技化、生活環保化和生活資源的節約。隨后,教師以此為基礎作為思維導圖的出發點,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作者的寫作順序和結構安排,快速提取文章中的相關信息填入思維導圖之中,從而更好地把握英語閱讀材料的寫作結構。
4. 借助思維導圖解讀閱讀材料情感
在進行英語閱讀時,學生不僅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還需要樹立起正確的英語閱讀情感態度。根據新課標的相關要求,高中英語教學也同樣需要關注學生價值觀念的樹立,注重學生在學習情感態度上的變化。因此,在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解讀閱讀材料中的價值和情感,深刻領悟作者的思想內涵,并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對文章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從文章中獲取有益的價值觀念。例如The City of the Future的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一起挖掘閱讀材料中反復出現的重要詞匯,讓學生討論作者如此描寫的原因,并總結作者對未來城市發展的態度,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蘊藏的情感,讓學生能夠感悟其中的價值觀念與情感態度,讓學生能夠由此產生對現實社會的思考。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作者的情感意圖層層剖解,從表面進入深層,從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核心思想。
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時,英語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將閱讀課程的流程進一步優化,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材料的結構把握能力,引導學生對英語閱讀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才能夠不斷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和效率,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