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內足球聯賽作為發展校園足球的重要手段,對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參與觀察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對中山市開展校園足球的兩所中學的校內足球聯賽開展情況和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等內容進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校內足球賽對學生的身體形態、機能、素質、體能、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等體質健康指標有積極的影響。中山市把握住發展校園足球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的契機,進一步深化體育課程改革,以校園足球為抓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學生;校內聯賽;校園足球;體質健康;身體素質
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推出《關于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國家大力推進校園足球的建設。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復核硬性指標有:1.未能確保每周上一節足球課;2.《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良率連續兩年下降;3.未開展校內班級足球聯賽活動,該三項指標具備一票否決權,只要任意一項不符合將被一票否決。由此可見,國家對校內足球聯賽和學生體質健康這兩項工作極為重視。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中山市第一中學和中山市小欖中學參與校內足球聯賽的教師及學生。這兩所學校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中山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訪談法等,整理文獻資料,通過調查統計數據及訪談資料,結合研究的內容分析校內足球聯賽對提升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中山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校內足球聯賽的開展
中山市第一中學和中山市小欖中學均被認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中山市小欖中學有高水平的足球運動隊,并多次代表中山市參加廣東省“省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在中山市具較強的代表性。
(1)開展校內足球聯賽工作的定位
舉辦校內足球聯賽完成了特色學校的硬性評估指標,通過比賽的手段,激勵學生們自主地進行足球技能的學習訓練。校園足球活動與學生體質健康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通過校園足球比賽,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效地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學校要跟緊校園足球發展的時代潮流,將校園足球活動作為培養健康體魄、健全人格、奮斗精神和責任擔當的立足點。
(2)校內足球聯賽順利開展的條件保障
兩所學校的校內足球聯賽均由本校的校園足球領導小組組織領導,校長作為領導小組的組長,帶領年級組和體育科組落實聯賽的開展,保障聯賽開展的場地、資金、物質和人員條件等。學校均建有標準的天然草足球場,運動場地設施較完善,能滿足學校日常的教學和其它課余活動的開展。此外,學校足球場地也長期承辦 “市長杯”和“校友杯”等上級比賽。
為了保障校園足球運動持續地發展,上級部門每年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有相應數額的專項經費撥款,學校也有相應的經費完善了保險制度,購買學生體育意外傷害險和其它附加運動保險,為校內足球聯賽和學生體質測試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兩所中學一直在探索和改善校內足球聯賽的賽制規程,且在常規校內足球聯賽的賽制規程中靈活地規定增加輪換人數,并兼顧男生和女生的參與。例如,要求上下半場的人員不能重復,開展女足比賽相結合;甚至嘗試過不限性別,讓足球運動水平較高的女生加入到男足的比賽中。在校園足球工作中不斷地大膽嘗試與創新,在活動開展中總結經驗,不斷改善;還可以設置一些足球相關的體能測試比賽,與專項體能相結合,有效地利用足球手段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2.校內足球聯賽與學生體質健康工作融合的成效分析
發展校園足球以來,有效地利用校園足球的契機,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讓更多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鍛煉習慣,有效地改善了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
(1)開展校園足球促進中山市學生體質健康工作
中山市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處于廣東省的中上游水平,且申報成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檢測要達到30%以上,并在每年復核中要保持不能連續兩年下降。《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指出,讓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良率在2022年達到50%,到2030年達到60%。根據上級部門對兩校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檢測抽測數據,中山市第一中學在2020年優良率達到46%,2021年提升到了53%;中山市小欖中學在2020年優良率就已經達到50%,2021年提升到了51%,保持著平穩的提升。通過校內足球聯賽的機制,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提升了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2)以校園足球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思想轉變
現階段,校園足球的發展要以普及為主,營造良好的足球運動氛圍,讓更多的學生認識足球、學習足球、參與足球運動,以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和終生體育意識。通過普及推廣,搭建足球學習平臺,促進學生體質提升,讓有足球天賦的學生得以發揮。
(3)校內足球聯賽促使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學生健康的定義不僅包括身體或者心理疾病的范疇,還要囊括學生充滿活力的狀態、具備較強的運動能力和社會會適應能力。評價學生體質健康主要通過良好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等指標來反映,而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也首次將體能教學納入了教學模塊,并貫穿始終。
3.校內足球聯賽的開展對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
足球比賽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運動,對足球運動參與者的肌肉力量、身體素質及心肺功能都具備顯著的鍛煉效果。足球運動對比其它運動,對學生的體質健康具有更強效的促進作用。
(1)對學生身體形態的影響
BMI指數是衡量一個人身體形態及身體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足球比賽主要以奔跑、運球、踢球、頂球、跳躍和身體碰撞對抗等技術動作為主,對身體各個部位都能達到充分的鍛煉效果。足球運動具有運動時間長、強度高,體能消耗大等特點,研究發現,堅持參與足球運動的學生,在運動中能消耗體內大量的熱量,充分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2)對學生身體機能的影響
肺活量是人的身體機能攝氧量的重要指標。肺活量較大的學生,其身體狀態也表現更為良好。足球運動能增強學生的心肺功能,提高人體肺活量,從而提高中學生的身體機能。經常參與足球比賽,可以使機體內部的器官系統得到充分的鍛煉。長時間高強度地進行足球比賽,可以增加青少年的脈搏輸出量,進一步能增強心肌細胞的毛細血管,優化心臟的機構,有利于心肌的血液供給,進一步增強心肺的供氧能力。
(3)對學生體能素質的影響
長期參與足球運動的學生,在經常性的快速奔跑和短時間的身體對抗鍛煉中,肌肉纖維會變粗,肌纖維直徑也會越來越大。比賽中有各種踢球、跳躍爭頂的動作,對青少年學生的下肢力量和暴發力都有顯著的提升效果。足球比賽的持續時間長,學生在足球比賽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受能力,逐漸適應和延緩在足球比賽中產生的疲勞,長時間的耐力鍛煉對體質測試中的800米和1000米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對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
足球比賽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養。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正確地看待勝負,體驗成功,接受失敗,提高心理抗壓能力。足球運動是一項團體運動,學生在足球比賽中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學會相互鼓勵,團隊協作,面對矛盾理性處理。足球比賽也是心理教育的良好契機,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結論
1.校內足球聯賽和學生體質健康工作對校園足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健全的校內聯賽機制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足球技能和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
2.中山市能有效把握發展校園足球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的契機,深化課程改革,利用校內聯賽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于省內中上游水平。
3.校園足球比賽對學生的身體形態、機能、素質、體能、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指標有積極的影響,學生的力量、速度、爆發力以及耐力素質的提升具有顯著的效果。
[本文系2020年度廣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高中校內足球聯賽促進學生體能提升的實踐研究”(編號:20SXZPT034)研究成果以及中山市李濤名師工作室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1]張峻.北京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開展的現狀與困境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2]閆巧珍.需要教育理念下青少年體質弱勢群體的發展路徑[J].青少年體育,2014(10):123-124.
[3]屈玉錄.張家口地區中等職業學校足球運動開展現狀[D].河北師范大學,2014.
[4]林忠超,吳湛,王京京.體育中考足球項目設置導引下校園足球教學探究[J].體育視野,2021(11):25-27.
[5]黃永岳.高校大學生校內足球聯賽對校園足球發展的帶動作用[J].體育視野,2021(2):87-88.
[6]王清澤,趙長壁,司亮,等.籃球特長班學生在校內籃球聯賽的實踐效果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5):196-197.
責任編輯? 鐘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