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復銘
2022年5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開始實施,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新法從法律層面對加強職業教育提供了行動指南,對持續推進職業教育依法治教、依法辦學、依法施教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聚焦職業教育類型,以更高質量的發展成效增強全社會認可度。新職業教育法確立了職業教育是一種教育類型的屬性定位,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為全社會達成共識提供了法律基礎。目前,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已經上升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及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高度。要提升職業教育形象和社會認可度,一是從辦學方向上明確職業教育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培養德技并修、五育并舉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定位。二是從辦學層次上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律,明確職業教育“中、高、本、碩、博”等各階段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合理地規劃好、處理好學生在各階段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內在需求和關系。三是重視輿論宣傳,全面挖掘職業教育的先進典型、社會價值和國家貢獻力,既要講好中國職教好故事,也要講好中國職教好政策,營造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四是從評價體系上突出就業導向,注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依法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保障職業院校畢業生享有公平就業的機會和權利,以更高標準的培養質量、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提升全社會的認可度。
聚焦職業教育標準,增強職業教育標準體系與法律基礎的契合度。目前,職業教育已經構建了一系列標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國家職業教育標準體系,為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職業教育是教育事業中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類型。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標準還沒有及時更新落實,與之相配套的相關法規和標準還沒有完全成型,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障礙。新職業教育法的施行,將積極引導各部門自覺遵守和執行,促進國家職業教育標準體系的落實進程,加快多部門通力協作、因地制宜、聯合出臺配套法律法規及政策的步伐,推進相關職業教育標準的迭代和數字化轉型升級。
聚焦產教融合實踐,依法增強政校行企協同育人的融合度。新職業教育法是辦好職業教育的根本途徑。其中明確規定,職業教育必須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面向市場、促進就業。這既規定了職業教育面向社會、適應社會需要的基本辦學模式,也確定了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還體現了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當前,職業教育在校企協同育人方面仍面臨著校企合作深度不夠、產教融合對接不緊密、協作共同體意識不強等發展困境。想要突破困境,就要立足產教融合實踐,增強校企協同育人的融合度。一是要深入研究實踐新法中提出的職業院校與相關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合作的14項具體機制。二是要切實將“崗課賽證”有機融合,建立中國特色學徒制、實體化運行職業教育集團、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將“1+X”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等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做到實處、改到深處。三是要匯聚優勢,健全責任落實機制,建立合作共贏、履職盡責的協同育人共同體,共享資源、同向同行、協同發力、同頻共振、融合發展。四是要突出企業在辦學中的重要主體作用,讓專業與產業、行業、企業、職業真正聯動起來,實現產業鏈、教育鏈、人才鏈、就業鏈、創新鏈的有機融合。五是要注重育訓結合,依法履行職業院校承擔職業技能培訓的法定職責,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和貢獻力。
(作者系蘭州現代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副教授)15F09164-BF1A-47CD-95EB-8AD5ECFFFE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