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軍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金城江區拔貢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河池 547008)
辣椒是一種光性作物,不適宜在高溫強光氣候條件下生長,甘蔗植株高大、葉量多,實際生長過程中需要強光照射。因此將二者進行組合套種模式以后可以在田間形成高低相間帶狀式通道,在改善復合群體內通風透光狀況的同時,還幫助甘蔗獲得了更多的光照,相比之下辣椒得益于甘蔗的遮陰,高溫期辣椒承受的光照強度有所降低,更有助于辣椒生長發育,最終使辣椒、甘蔗的品質均有所提升。
1.1.1地點:南方山坡丘陵地區
為了實現養地培肥,一地多能,間種套種實現單產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產品多樣化,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技術儲備,特開展本生產探索實驗。本實驗從2015年11月糖料蔗新植開始至2019年3月糖料蔗收購入廠結束為止,共三年產量收入周期。
1.1.2實驗材料:在糖料蔗種植50畝以上的片區中選擇蔗地進行生產實驗。(1)秋冬新植蔗地(或翻蔸復種地塊):腐熟豬牛糞1000公斤/畝,45%(15:15:15)史丹利復合肥150公斤/畝,46.2%六甲尿15公斤/畝,60%加拿大鉀肥15公斤/畝,桂糖05136糖料蔗種,地勢高不滯水中等肥力的地塊2.2畝。(2)春種辣椒(1~5月份):品種選用桂線6號線椒,腐殖酸生物有機肥(12-8-10)200公斤/畝,45%(15:15:15)史丹利復合肥50公斤/畝,厚0.018cm寬75cm農用地膜2公斤。糖料蔗產量以進廠過稱重量為準,不設小區和單位面積產量測量。
2.1.1糖料蔗栽培管理技術
整地:冬春植,11月20日(11月上中旬)即可進行深耕犁,使土壤充分曝曬風化,種植蔗的整地要經過2次的深翻、細耙。開挖排水溝渠,預防積水爛種。種植溝深30cm,溝距130cm左右。
品種選擇:選擇宿根性強,豐產潛力大的品種(桂糖05136)。
適時下種:11月26日(11月中旬)下種,霜凍到來之前完成,這樣,若遇霜凍,生長點不易受凍致死;過早下種,則萌發早,生長點易受凍害;過遲,則因氣溫下降,對萌發生長不利。
砍種催芽:種苗要選擇無病蟲危害的蔗種。斬種,每段2~3芽為宜,梢頭苗因節間較密,組織幼嫩,每段3~5芽。斬種后應用5%~8%的石灰水蘸種或采用多菌靈等藥劑消毒處理。下種時要強調覆土宜厚,一般8~10cm為宜。
種植密度:行距120~130cm,雙行擺種,每畝下芽量7000~10000芽左右。
田間管理: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重施攻莖肥, 6月結合大培土,重施攻莖肥,尿素15公斤,鉀肥15公斤。加強病蟲害防治,5~10月份要注意田間管理,發現甘蔗出現螟蟲、棉蚜、介殼蟲等危害,要及早防治。
2.1.2辣椒的栽培管理技術
辣椒育苗 :11月27日播種育苗,播種前施基肥,腐熟豬糞10公斤每平方米,有機生物肥(12-8-10)0.3公斤每平方米。追肥2次,追肥量分別為尿素5、10公斤667平方米(1畝),鉀肥10、15公斤667平方米(1畝)。
整地起廂蓋膜:1月20日起廂蓋膜,在兩行植蔗溝中間開施肥溝,深20~25厘米,然后按廂寬60cm,膜寬75cm,平畦栽培。腐殖酸生物有機肥(12-8-10)200公斤/畝,45%(15:15:15)史丹利復合肥100公斤/畝施入施肥溝,然后覆土平畦蓋膜。
適時定植:1月27日定植,行距25cm,株距35cm雙行種植,窄行寬株種植。
田間管理:按常規田間管理,根據田間情況3~5月份做好蚜蟲、疫病、灰霉病的防治工作。
適時采收上市:采收時間從4月19日開始至5月28日。
2.2.1糖料蔗栽培管理技術
田間管理:5月29日,割除辣椒植株還田,揭掉清除辣椒廂上的地膜。
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重施攻莖肥,45%(15:15:15)史丹利復合肥150公斤/畝,結合大培土,重施攻莖肥,尿素15公斤,鉀肥15公斤。
加強病蟲害防治:5~10月份要注意田間管理,發現甘蔗有螟蟲、綿蚜、介殼蟲等危害,要及早防治。
2.2.2辣椒的栽培管理技術
辣椒育苗:12月18日播種育苗,播種前施基肥,腐熟豬糞10公斤每平方米,有機生物肥(12-8-10)0.3公斤每平方米。追肥2次,追肥量分別為尿素5、10公斤667平方米(1畝),鉀肥10、15公斤667平方米(1畝)。
整地起廂蓋膜:1月30日起廂蓋膜,在兩行植蔗溝中間開施肥溝,深20~25厘米,然后按廂寬60cm,膜寬75cm,平畦栽培。腐殖酸生物有機肥(12-8-10)200公斤/畝,45%(15:15:15)史丹利復合肥50公斤/畝施入施肥溝,然后復土平畦蓋膜。
適時定植:2月3日定植,行距25cm,株距35cm雙行種植,窄行寬株種植。
田間管理:按常規田間管理,根據田間情況3~5月份做好蚜蟲、疫病、灰霉病的防治工作。
適時采收上市:采收時間從4月13日開始至5月30日。
2.3.1糖料蔗栽培管理技術
田間管理:5月31日割除辣椒植株還田,揭掉清除辣椒廂上的地膜。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重施攻莖肥,45%(15:15:15)史丹利復合肥150公斤/畝,結合大培土,重施攻莖肥,尿素15公斤,鉀肥15公斤。
加強病蟲害防治:5~10月份要注意田間管理,發現甘蔗有螟蟲、棉蚜、介殼蟲等危害,要及早防治。
2.3.2辣椒的栽培管理技術
辣椒育苗 :11月28日播種育苗,播種前施基肥,腐熟豬糞10公斤每平方米,有機生物肥(12-8-10)0.3公斤每平方米。追肥2次,追肥量分別為尿素5、10公斤667平方米(1畝),鉀肥10、15公斤667平方米(1畝)。
整地起廂蓋膜:1月27日起廂蓋膜,在兩行植蔗溝中間開施肥溝,深20~25厘米,然后按廂寬60cm,膜寬75cm,平畦栽培。腐殖酸生物有機肥(12-8-10)200公斤/畝,45%(15:15:15)史丹利復合肥100公斤/畝施入施肥溝,然后覆土平畦蓋膜。
適時定植:1月30日定植,行距25cm,株距35cm雙行種植,窄行寬株種植。
田間管理:按常規田間管理,根據田間情況3~5月份做好蚜蟲、疫病、灰霉病的防治工作。
適時采收上市:采收時間從4月21日開始至5月29日。
如表1所示為2016-2018年甘蔗辣椒的實際產量情況,經過對比可以發現2016-2018年期間甘蔗辣椒的產量實際情況:

表1 甘蔗套種辣椒產量情況
表2所示為2016-2018年甘蔗辣椒生產效益情況,經過對比可以發現2016-2018年期間甘蔗辣椒的生產效益實際情況:

表2 甘蔗套種辣椒生產效益情況
生產投入計算當地標準:(1)蔗種(500元/噸·畝),機耕開行(150元/畝),人工(種植人工300元/畝、防蟲除草人工5元/噴霧器×10=50元/畝、培土施肥機械人工120元/畝、收獲人工180元/噸),肥料(化肥510元/畝、有機肥豬牛糞300元/畝,尿素15公斤/畝×2.4元/公斤=36元/畝,鉀肥15公斤/畝×3.6元/公斤=54元/畝),農藥(殺蟲20元/畝、除草劑15元/畝)。(2)辣椒種苗等(600元/畝),化肥(100公斤/畝×340元/公斤=340元/畝,腐殖酸生物有機肥(12-8-10)200公斤×1.6元/公斤·畝=320元/畝),起廂蓋膜種植人工(400元/畝),地膜(5公斤/畝×15元/公斤=75元/畝),采摘等人工(600元/畝)。

在種植過程中需要作物生長的實際情況選擇盡可能適合的品種,尤其需要重點考慮氣候環境、土壤肥力等因素。若種植地區土壤為旱地,種植過程中需要選擇萌芽率高、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反之在水旱種植,則需要重點考慮宿作物的根性。與此同時需要充分結合地方實際環境對種植時間進行適當調整,春季播種在3月底前完成,溫度、降水均為最適宜時期。秋季種植需要在8月下旬進行,并且最晚需要在10月上旬完成。冬季種植需要在12月上旬-次年1月份上旬完成,在高溫地區可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推遲種植時間,不過在低溫區域需要盡可能在12月上旬完成種植。
甘蔗套種辣椒對整地具有一定的要求,基本上達到“深、松、細、平、肥”的標準即可。整地過程中,首先需挖出較深的耕作層,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其氧氣含量,提升土壤疏松度,并且需要將土壤的深度控制在30 cm以上,確保穩定性大于90%。土壤整體性是疏而不散,深松后的土層需要達到松、碎、平的標準。
如果種植區域地勢較為平坦,并且需要確保四周排灌工作暢通,防止出現內澇現象,將耕地的深度控制在60 cm左右。倘若種植面積較大,此時有必要在中間挖豐字型支渠,并且在低洼地勢設置排水渠,為積水順利排出創造條件。
要確保產量的前提就是事先選擇優良品種,隨后選擇最適合種植的地點、最適宜的栽培條件對種子進行培育。同一種植區域內適合安排種植至少3類不同的品種,這樣做可以防止因為品種單一導致病蟲害泛濫。
種莖的選用標準為新鮮、蔗芽飽滿健壯、發芽勢強,需要確保其發芽率達70%以上。植株選擇標準為直立、粗壯、蔗芽飽滿、無蟲害節、無棉蚜蟲。對于甘蔗而言,在斬種時需將其砍為雙芽苗,確保砍口平直,堅決杜絕砍口出現鋸齒不規則的狀態,砍口處傾斜度要適宜,發現病害部位需要將其砍去。使用400-600倍液多菌靈或托布津藥水淋濕種莖兩頭砍口,這種做法可以防止甘蔗感染可鳳犁病。
(1)糖料蔗每年1~5月份生長量不大,株高在1.5米以下,蔗行間的空間光照有利辣椒生長,對辣椒前期單產的影響不大,糖料蔗與辣椒之間的相互影響不大,可以獲取可觀的經濟產量。(2)總體經濟效益相對增加,糖料甘蔗單位面積產量也略有增加。(3)在南方山區光照和雨水充足的山坡丘陵糖料蔗種植產區,可以增加產品容量多樣性,有一定的推廣價值。(4)糖料蔗地頭前期保水防草效果極好。